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0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美国不仅是工业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它拥有28亿亩耕地(人均近13亩);农业人口约占2%,农业劳动力约占2%;近年来粮谷产量3.3亿吨上下,常占世界第一、二位。以1982年为例,它生产了世界1/6的小麦,近1/2的玉米,近1/3的高粱,2/3的大豆,1/6的棉花和向日葵。同年生产的牛肉占世界的1/5,猪肉占1/8,牛奶和鸡蛋近1/7。1982年谷物出口1亿吨,几乎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2。  相似文献   
32.
甘薯施肥施药机械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施肥施药是甘薯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甘薯施肥施药专用机械的匮乏,不仅阻碍甘薯种植全程机械化进程,更制约着甘薯产业的发展。本文结合当前甘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三种不同施肥施药农艺,分析甘薯垄芯分层施肥施药方法的优势,并通过梳理国内外甘薯施肥施药机械发展现状,对采用不同起垄施肥方式的机具进行比较,得出现有甘薯施肥施药机械存在肥药施用量大、肥药无法施于垄芯内、肥药无法分层施放和施肥施药专用机具少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和总结我国目前甘薯施肥施药特点和机器发展趋势,归纳导致甘薯施肥施药总体发展水平低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甘薯施肥施药机械发展的重点在于加深农机农艺融合、加快轻简型机具的研发和加强机械化推广,为甘薯施肥施药机械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当前机插秧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目前机插秧发展迅速,机插秧水平突破20%,但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43%的双季稻区机插秧的发展仍然迟缓。文章通过对这些稻区机插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点分析,提出要加快机插秧的快速发展,必须坚持农机与农艺的融合;确认合理的种植方式;提高在机插秧推广过程中的培训质量;强化育秧配套设施的建设;推进集中育秧;注意扩大机插秧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4.
红薯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但目前国内所使用的红薯移栽机,对地膜的破坏程度很大,降低其经济效益,设计一种新型的指夹式栽植机构,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栽植机构的数学模型与约束条件,通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使用现代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运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能很好地解决非线性约束条件下的优化问题,遗传算法种群规模设置为50,采用随机遍历抽样方法,交叉概率0.8,变异概率0.01,迭代100次后适应度值收敛,得到各参数最优解,基于所得到的优化结果建立三维模型,深度偏差为26%,入土苗长偏差为11.1%,运动仿真结果满足红薯栽植轨迹的需要,相较于传统fmincon函数所得轨迹深度偏差降低5%,入土苗长偏差率降低37.8%,为实现红薯栽植的机械化提供设计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5.
向日葵的主要性状都是数量性状,与生产目的性状有关的一些性状也大都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度量的。数量性状的遗传已非经典的主效基因遗传规律所能解释,而有赖于数量遗传学方法。Nilsson-Ehle 1918年基于小麦粒色研究而首先提出的多基因假说,在迭经完善之后,成为数量遗传学的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二十年来,许多遗传学家研究了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力以及在一定选择压力下的遗传进  相似文献   
36.
高粱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用高梁品质涉及多种性状,除了着壳率和出米率以外,主要是影响适口性和营养价值的性状。影响适口性的因素包括单宁含量、淀粉结构、可溶性糖类和某些芳香物质的含量。影响营养价值的因素主要是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单宁含量,淀粉结构,以及脂肪和维生素的含量。本文主要介绍蛋白质、赖氨酸、单宁、角质含量等几个主要性状的初步研究结果。研究中的数理分析采用下列公式:  相似文献   
37.
水稻插秧机技术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是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的主推技术,我国水稻插秧机技术历经60余年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以插秧机技术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插秧机技术现状,总结我国插秧机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插秧机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一些思路和建议。目前水稻插秧机技术趋于成熟,但一些特殊性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实际和特色需求开展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38.
亟待破解双季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迟缓的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双季稻地区的水稻种植将近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但种植机械化水平很低,严重制约该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文章通过分析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种植发展缓慢的因素,提出要加快发展双季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水平,需要确定以机械化育插秧为主流技术、有针对性地攻克双季稻育插秧技术中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加强育插秧技术农机与农艺进一步融合;加速研发推出双季稻区适用的插秧机机型。  相似文献   
39.
雄性不育系的采用开创了高粱杂种优势育种的新领域。这种雄性不育性属细胞质类型,其不同的来源已见报道(Stephea and Holland,1954;Tatwavadi等,1972)。在印度,PMS1036A和M36—1是广泛用于粒用高粱育种的雄性不育系。前者是CK60A×PJ7R的衍生  相似文献   
40.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是决定插秧质量和效率的核心部件,设计、优化旋转式非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需要大量的数学计算。为此,通过LabVIEW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充分利用LabVIEW丰富的界面开发控件和MATLAB强大计算功能,实现了分插机构运动仿真人机交互平台的快速开发,开发的人机交互平台具有界面友好、计算精度高和功能易扩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