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1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11.
红枣树苗移栽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新疆南疆地区红枣种植面积快速的发展,设计研制了一种红枣树苗移栽机。移栽机整机结构由机架、夹苗机构、传动系统、覆土机构和苗箱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人工将苗箱内的树苗放入仿生夹苗器中,由夹苗器通过链传动将苗木栽入开沟机构开好的植树沟内,前覆土器将植树沟内部的优质土覆盖到根系上,镇压轮将覆入的土压实,夹苗器放苗,再由后覆土器将其余的土壤都覆盖在树苗的周围。该移栽机试验效果良好,并针对试验中出现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脱绒棉籽中不孕籽识别与剔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颜色模型的不孕棉籽识别与剔除方法。以南疆中棉56号、新陆早26号、惠远730 3个品种的棉籽为研究对象,利用棉籽的HSI三要素来表征不孕棉籽的外部特征,进而识别不孕棉籽。利用棉籽外部颜色信息的色调分量值H、饱和度分量值S、强度分量值I3个要素分量值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量,经过训练,得出所设计的网络各层的权值和阈值。建立识别不孕棉籽的BP神经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得到的不孕棉籽识别模型能够很好地反应3个品种棉籽中不孕棉籽与颜色模型三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偏差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74,测试的样本实测值与理想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268,不孕棉籽识别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为不孕棉籽的剔除方法研究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当前新疆南部地区机采棉垛内部霉变监控和预测的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现代测试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等,设计针对机采棉垛内部区域温湿度数据监测以及棉花霉变的预测系统,实现对机采棉垛内的温湿度数据的检测和垛内区域霉变预测的功能,保证机采棉垛整体品质。该系统采用红外线技术对棉垛内部多个区域多点温湿度进行测量,温湿度信号经调理、变送后,转换成与单片机相匹配的信号,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将温湿度信号分别做加权平均数处理,再经过非线性校正归一化处理后,再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模二加通信编码,最后通过ZigBee无线发送器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进行相应的霉变预测,同时服务器做出相应的预警决策,并通过网络发送到PC和手机客户端。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机采棉垛的储存与管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采棉中残地膜与棉花分离容易受到残地膜质量、机采棉飞入速度及强静电场电压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机采棉清杂过程中棉花与残地膜运动规律的预测方法。以南疆机采棉新陆早26号为研究对象,利用棉花与残地膜之间的分离率来表征运动规律。利用残地膜质量级别(1、2、3、4级)、荷电后的机采棉飞入速度(9、10、11、12m/s)、强静电场电压(30、40、50、60k V)3个因素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量,再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训练所设计的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建立能表征机采棉运动规律的分离率的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遗传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得到的机采棉与残地膜分离率预测模型能够很好地反应新陆早26号机采棉与残地膜分离应力与主要控制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8 2,测试的样本实测值与理想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 1 7 5 1,所得到的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机采棉清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浮尘天气较多、红枣的清洗工作量比较大,以及覆盖在红枣表面的灰尘、泥土等不易被清洗等问题,设计开发了红枣清洗装置。该装置采用自循环水的自动清洗和红枣表面风干的一体化机构,一次完成清洗、水循环和过滤及表面风干等作业。该红枣清洗装置主要由升降系统、水循环系统、水温控制系统和转速控制系统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槽水温T、滚筒转速W和红枣加载量M3因素下,对产地红枣进行清洗作业,红枣的清洗率为93%~97%,破损率为3%~5%;清洗效果符合红枣初加工的要求;装置设计合理,效果良好,为红枣清洗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在每个高等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之一,为了深化实践教 学改革,培育出高等技术学校专业技术的创新型人才,本文结合实践教学实例探讨了电气工程 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深入挖掘实践教学过程中所出现过的问题,并对其中的 症结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南疆地区棉籽清选分级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芯片的棉籽分级控制系统,实现了对脱绒棉籽的外观颜色信息的自动检测和自动优选。用颜色传感器检测待优选棉籽的颜色数据,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将信号进行相应的归一化处理,判断该棉籽是否达到优选标准,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同时在显示屏上显示优选的数据信息,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棉籽的优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机采籽棉清杂工序中荷电效果不佳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种钉床式荷电方法。以MCU为主控制单元,设计了一款钉床式荷电控制系统。在荷电极板面上均匀分布且垂直于极板面的长度为5cm的金属钉,控制器控制静电发生器产生高压静电,通过荷电极板上的金属钉放电,将平铺在极板间的机采棉荷电。试验结果表明:与无金属钉的荷电极板相比,机采棉荷电均匀,荷电速度提高了8%,效果良好。该研究可为机采棉静电清杂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 STC89C52RC单片机的棉花水分检测仪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在分析棉花水分检测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通过选择合适电路元件,改进设计方法,使该检测仪满足棉花水分智能检测的要求,系统的可靠性、快速性、稳定性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棒杆式红枣采摘机的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疆地区的红枣种植已经规模化、产业化,依靠人工采收已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模拟人工敲打的棒杆式红枣采摘机。该机主要有机架、传动装置、工作轴、聚氨酯弹性棒杆等部分组成。通过调节装置可以实现采摘高度的调整,调整幅度为0—500mm,调整工作杆的长度可实现对枣树树冠的仿形。根据田间试验和理论计算得到了棒杆式红枣采摘机工作杆的转速最小值为54r/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