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研究探讨了红火蚁的发生程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番禺区红火蚁的发生与年降雨量呈负相关,在降雨少的年份,红火蚁发生相比降水多的年份较为严重,反之亦然。然而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风速与红火蚁的发生没有关联,因此从本研究结果可知,在番禺区这样的小范围内,红火蚁的发生主要与降水量相关。  相似文献   
92.
在长江二号多花黑麦草不同播量梯度下,研究出苗率、分蘖数、密度、株高和生物量等指标,验证竞争一密度、密度一产量等效应。结果表明:在生长前期,播量大的出苗率反而低;在生长后期,高密度小区的竞争更为激烈,对资源(包括空间)的争夺时,小个体植株首先受到死亡的威胁,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死亡率增大,使不同播量下多花黑麦草的密度基本趋于一致;同时在不同播量下同样单位面积下的多花黑麦草最终产量基本相同,符合最终恒值产量法则。  相似文献   
93.
不同施氮量和时间对鸭茅生产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鸭茅是温带地区优良牧草,是需肥最多的禾本科牧草之一。氮肥在鸭茅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氮肥施用方式是影响鸭茅生产如饲草产量、种子产量及其品质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鸭茅的氮肥营养,开发适宜鸭茅的牧草用肥,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对于提高鸭茅种子品质、牧草产量和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
在盆栽条件下,分析了5株木霉菌[3株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1株长梗木霉(T.longibrachiatum)和1株里氏木霉(T.reesei)]对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生长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发现5株木霉菌株对鸭茅植株均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各处理与不接种木霉菌的对照组相比,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分蘖数及叶宽等均有所增加,各指标平均分别增加2.88 g、0.40 g、2.22、0.31 mm;株高及叶长较对照稍有降低,平均分别降低6.31、7.19 cm。从营养成分来看,5株木霉处理均能提高鸭茅植株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及钙、磷的含量,各指标平均分别增加了8.16%、5.73%、34.48%、33.47%、38.64%、5.95%;有效降低了鸭茅植株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平均分别降低了7.11%、8.04%。5株木霉菌株能明显提高鸭茅的营养品质,其中哈茨木霉1菌株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95.
为了筛选产多肽类抗菌物质的活性菌株,为生产猪用益生素及新型抗菌活性物质提供菌源,试验分别从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中分离肠道内生菌2 317株,利用临床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通过点种法进行对峙培养,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复筛所得50株肠道内生菌株均对指示菌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筛选得率为2.2%。经过胰蛋白酶、蛋白酶K水解处理,将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明显降低或丧失的结肠57号和盲肠2号菌确定为可产蛋白或多肽类抗生素的活性菌株。经16S rDNA的序列检测及比对,两菌株均属于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6.
为了掌握贵阳市2014年蛋鸡禽流感(H5、H9)、新城疫免疫情况及免疫抗体水平,对贵阳市6个规模化养鸡场28个不同批次蛋鸡进行抽样,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5(re-5株/re-6株)、H9及新城疫免疫抗体,共检测血清840份。结果:28个不同批次蛋鸡H9、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6.4%、100%,免疫效果良好;H5免疫抗体合格率为57%,抗体水平整体较低,且变异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97.
王普昶  赵丽丽  宋高翔  张锦华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03-12804,12808
采用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对贵州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山区不同样地白刺花种群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值较低(1.049~1.512),信息维数样地间差异较大(0.933~1.741),关联维数中等(1.375~1.664)。表明整体上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个体空间占据能力不强,较大植株个体分布趋于均匀性或随机性,较小植株个体呈聚集性分布且植株间竞争激烈,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是其对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
不同种源华北驼绒藜种群种实特征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特有植物种——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种群种实特征变异性。[方法]采集内蒙古四子王旗、锡林浩特、克什克腾旗和瓮牛特旗4个旗县6个野生种群的华北驼绒藜种子,分别测定其种子形态和萌发特征的8个指标。[结果]华北驼绒藜种子各性状在种群内存在广泛的变异性,其种群内的变异性大于种群间,表明华北驼绒藜种子性状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种子形态性状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931,P〈0.01),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间有显著相关性(r〉0.836,P〈0.01)与结实率也有显著相关性(r〉0.896,P〈0.01),与形态性状有弱的相关性。种子形态和萌发特征与地理气候因子相关性表现为,种子背毛长与经度、降雨量,种子宽与温度、降雨量有显著相关(r〉0.801,P〈0.01)。[结论]该研究为育种和种质资源收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数据,建议在开展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时,种子收集应从不同种群,特别是不同单株进行。  相似文献   
99.
为了解决白山羊饲料缺乏营养价值参数的问题,更好地了解贵州白山羊对牧草的代谢规律,为石漠化治理中草地营养优化配置与白山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试验选取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去势贵州白山羊,以喀斯特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扁穗雀麦(Bromus catharticus) 4种牧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尼龙袋法测定4种牧草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降解动态及降解模型参数。结果表明,4种牧草DM的72 h降解率与有效降解率为白三叶最高(P<0.05),依次降低为紫花苜蓿、扁穗雀麦、多年生黑麦草;4种牧草CP的72 h降解率与有效降解率为紫花苜蓿最高(P<0.05),其次为白三叶、扁穗雀麦、多年生黑麦草;4种牧草NDF与ADF的72 h降解率与有效降解率表现最好的为扁穗雀麦和紫花苜蓿,白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则表现次之。综上所述,白山羊对4种牧草的营养吸收利用状况良好,其中紫花苜蓿的表现最为优越,能够促进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
根据我国精准扶贫—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扶贫工程的需要,结合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草食畜牧业工程建设情况,发展构树产业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有着重要意义。文中综述了构树功能性状与环境关系以及其生态修复的机理,概述了构树资源利用价值及相关生态产业,简要分析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发构树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指出构建"以树养畜、以畜治石"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科研机构+构树+合作社"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构树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是实现构树技术转移和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乡土构树树种饲料化、林浆纸一体化等产业化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进一步推动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