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24篇
  5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收获时期对西南地区套作大豆机收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获时期难以确定是西南地区套作大豆生产面临主要问题之一。为研究收获时期对套作大豆机收效果和产量影响,以南豆25为材料,测定75%豆荚变黄至豆荚明显炸裂时期机械收获效果、植株不同部位水分含量、机械收获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收获时期延后,机械化收获损失率先减后增,破碎率、含杂率逐渐减少。收获质量指标损失率、破碎率受收获时期影响较大,而含杂率受其影响较小。不同处理间机械化收获损失率变幅为2.06%~5.59%,破碎率变幅较大为0.97%~42.92%,含杂率变幅较小为0.43%~3.46%。损失率分为脱粒清选损失率和割台损失率。脱粒清选损失率随收获时期推迟逐渐减少,为过早收获损失率主要构成部分,占损失率比例为58.26%~96.47%;而割台损失率随收获时期延后逐渐增加,为过晚收获损失率主要构成部分,占损失率比例为55.71%~95.5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表明,损失率与荚皮含水率、破碎率与籽粒含水率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建立损失率、破碎率与植株水分含量之间模型,大豆机械化收获条件应为荚皮含水率12.70%~19.57%,籽粒含水率小于25.55%,百粒重、机械收获产量较高,机收效果符合大豆机械化收获作业标准。  相似文献   
32.
为提高薏苡脱壳质量,运用柔性剪切揉搓脱壳原理,设计了一种压力磨盘式薏苡脱壳装置。装置主要由进料搅龙、动磨盘、压力磨盘和压力调节装置等部件组成。工作时,薏苡随进料搅龙进入脱壳空间,依靠两磨盘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对薏苡进行揉搓脱壳,当压力磨盘受力大于薏仁破碎力时被顶起,以增大脱壳间隙,保护薏仁。对薏苡在导流区、破壳区和分离区的受力进行分析,确定影响薏苡脱壳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薏苡含水率、脱壳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以脱净率、破损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薏苡脱壳装置的最佳参数范围;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含水率为7%的薏苡,以脱壳装置的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为试验因素,脱净率和破损率为响应指标,进行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影响薏苡脱净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预紧力、脱壳间隙、脱壳转速,影响薏苡破损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脱壳间隙、预紧力、脱壳转速;基于响应曲面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优选出脱壳装置的最佳作业参数组合为脱壳转速513.625 r/min、脱壳间隙2.061 mm、预紧力119.628 N,薏苡脱净率为91.731%、破损率为9.612%。将优化参数圆整,对薏苡进行连续脱壳作业,测得薏苡脱净率为91.12%,破损率为8.93%,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3.
基于太阳能和自制土壤湿度传感器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甘蓝型油菜渝黄一号田,研制出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应用RSC-2510DS太阳能电池作为系统的能源供给,自制经济土壤湿度传感器并用MATLAB标定得出土壤湿度一电压模型,由MCU AT89S51和ADC0809芯片等组成数据处理控制模块.解决了根据土壤墒情和农林作物需水规律进行节水自动灌溉的问题,满足了用户对系统环保、经济、节能的要  相似文献   
34.
作为现代农业先进的植保技术,农药静电喷雾技术相对于传统喷药技术,在雾滴沉积率、药液有效利用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喷施效果,在未来农业生产中能够实现节能减药、增加效率等作用。叙述了静电喷雾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详细梳理了国内外对静电喷雾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静电喷雾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了目前静电喷雾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植保机械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5.
为筛选适合套作的大豆品种提供相应的生物力学性能指标,以耐阴型品种'南豆12'和不耐阴型品种'C103'为试验材料,在玉米-大豆套作和大豆单作两种种植模式下,进行了不同品种的节间惯性矩、弹性模量、抗弯刚度等力学指标的测定和相应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套作模式下,两个品种的惯性矩明显小于单作模式,而弹性模量明显大于单作模式。'C103'在单作模式下茎秆的抗弯刚度明显大于套作模式,而'南豆12'在两种种植模式下茎秆的抗弯刚度差异不大。在两种种植模式下,两个品种的弹性模量和抗弯刚度均为第一节间最大,且由低位节向高位节递减,可以作为筛选耐阴型品种的生物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36.
针对玉米移栽机投苗时经常出现的钵苗倒伏、翻转情况,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零速投苗”和“低加速度投苗”的栽植机构,利用SolidWorks对其进行建模、运动和动力分析,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结构的可靠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37.
大豆玉米兼用清选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大豆玉米间套作中收获机清选装置小,清选通用性差、清选时间不足导致的作业效果差等问题,该研究以4LZ-3.0Z小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为基础,改进了一种大豆玉米兼用清选装置的试验台,首先使用EDEM建立玉米清选主要脱出物离散元模型,应用EDEM-Fluent耦合仿真对比原筛箱A(直上筛和下筛)、改进筛箱B(上筛分段、下筛凹面)、改进筛箱C(下筛凹面更大)的清选过程,验证设计合理性。然后选取振动频率、上筛倾角、下筛倾角为试验因素,以含杂率和损失率为试验指标,对大豆和玉米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所选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并分别获得两种作物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筛箱B中籽粒透筛区域和物料移动趋势相对于A、C更加利于清选。试验结果表明:所选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于两种作物,当振动频率增大,损失率和含杂率均先降低后上升;当上筛和下筛倾角增大,含杂率先下降后上升,损失率持续下降。大豆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当振动频率为5.9 Hz、上筛倾角为10.5°、下筛倾角为6.5°,最优清选效果含杂率均值为0.622%,损失率率均值为0.439%;玉米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当振动频率为4.7 Hz、上筛倾角为10.3°、下筛倾角为8.6°,最优清选效果含杂率均值为0.956%,损失率均值为0.771%,对比原机的清选装置,改进后大豆清选时含杂率降低38.8%,损失率降低45.9%;玉米清选时含杂率降低29.9%,损失率降低30.1%。本文可为大豆玉米通用联合收获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8.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的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围绕“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建立与市场经济对农业工程人才需求相适应的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教育运行机制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保证课程体系实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39.
西部开发首先是农业的开发 ,而农业的开发必须根据西部的条件 ,培养适合西部开发的农业工程类人才。因此 ,本文着重探讨了适应西部开发的农业工程类人才的教育改革 ,并对相关的教学结构与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研究 ,以适应西部开发对农业工程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0.
花椒的真空微波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求一种快速、高效、优质的花椒干燥方法,采用自制真空微波干燥设备对花椒进行3因素(功率、装载量、温度)、单指标(平均干燥速率)的二次正交回归干燥试验,得出平均干燥速率的回归方程,并进行参数综合优化,提出了花椒真空微波干燥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试验表明,采取微波真空干燥工艺,能改善花椒微波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