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生物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生物工程综合实践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对生物工程综合实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构建了生物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以长期使用阿特拉津除草剂的土壤为材料,通过设计特定的培养基来驯化长期使用阿特拉津的土壤微生物,并用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菌株,初步判断为阿特拉津降解菌;该菌株通过革兰氏染色,基因组DNA凝胶电泳、PCR分析得知:该菌为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基因组长度为19000bp,16SrDNA长度为1700bp的菌株.  相似文献   
24.
徐亚维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245-249
为了获得芹菜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对其包合工艺进行研究。以包合率为指标,考察投料比、乙醇浓度、包合时间及包合温度对包合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溶液搅拌法是最佳包合方法,且投料比对包合效果的影响最大。芹菜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是:芹菜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3,乙醇浓度为50%,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1 h时,达到最好包合效果,此时按最佳工艺条件制备包合物的包合率为42.8%。通过对不同包合方法和不同包合条件进行探索,得到一条适合芹菜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芹菜素的应用开发提供一点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以龙葵果为原料,以吸附和解吸效果为研究指标.对比分析了5种不同树脂分离纯化龙葵果中花青素的试验效果,并检测了温度、吸附时间、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温度、洗脱剂浓度、洗脱剂用量对解吸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比,筛选出AB-8树脂最适合分离纯化龙葵果中的花青素.最佳吸附和解吸条件为:最佳吸附温度为35 ℃,最佳吸附时间为6 h,最佳的流速为2 mL/min,最佳解吸温度为30 ℃,最佳乙醇浓度为70%,最佳乙醇用量为9倍体积.  相似文献   
26.
龙葵果中原花青素优化提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龙葵果为原料,以原花青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研究提取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野生龙葵果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60%的乙醇,料液比1∶15,提取温度25℃,提取时间80 min。此优化条件下提取野生龙葵果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最高,达0.055 2%。  相似文献   
27.
利用RT-PCR技术从山荆子cDNA中克隆CBF基因,ORF全长756 bp,编码252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含典型的CBF基因蛋白保守的序列AP2/EREB DNA结合域及CBF家族蛋白特征短多肽序列(PKK/RPAGRxKFxETRHP和DSAWR);与Genebank上收录的几种植物CBF基因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对,结果发现山荆子CBF转录因子MbCBF和苹果CBF/DREB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8%;与梅树CBF相似性为67%;进一步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为利用CBF基因提高植物抗逆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8.
以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为材料,采用RT PCR技术,对六倍体小麦多倍化初期氮、糖代谢关键酶基因(GS1、GS2、G6PD H 、S PS)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六倍体小麦 GS1基因表达水平较其双亲中值(MPV)显著升高,GS2基因表达水平与其亲本基本一致,而 G6PDH基因和S PS基因表达水平较其M PV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29.
以玉米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LA-PCR技术扩增了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基因启动子序列,并将其克隆到pMD18-TVector上,对重组子进行PCR检测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并测序。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和Genbank中发表的玉米淀粉分支酶sbeⅡb基因启动子同源性达98.52%,克隆片段长为934bp。再将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得到的启动子片段克隆到相同酶酶切的pBI121载体上,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beⅡb,并进行酶切鉴定和PCR检测。结果显示,启动子基因sbeⅡb已成功整合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序列中发现高等植物启动子所特有的基本核心序列和种子特异表达所需的特殊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