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3篇
  9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蚕桑规模大户经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新 《蚕桑通报》2003,34(3):51-52
蚕桑生产实行区域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是近年来我市蚕桑生产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自2000年以来,全市出现承包桑园1hm2以上的蚕桑规模大户已有12个,他们的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有4种:一是由村干部牵头承包桑田,利用原村办小学校舍进行养蚕生产(如东兴镇成德村刘全才);二是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租用村办小学校舍生产(如生祠镇鞠双村展觉尉);三是私人业主投资蚕桑生产(如红光镇法喜村陆进);四是由几个农民自主结合出股投资承包本村多余田块发展蚕桑生产(如新桥镇滨江村孔凡太)。2001年,我市第一个养蚕大户刘全才4hm2新桑顺利投产,2002年免春伐提…  相似文献   
12.
<正>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达、商贸繁荣的中心城市之一,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90亿元,所辖泰兴、靖江、兴化、姜堰四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本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15℃,土壤肥沃,四季分明,地势平坦,适宜发展蚕桑生产。但由于种种原因,泰州的蚕桑生产发展步伐较慢,生产规模总体偏小。2005年全市有投产桑园面积1 395公顷,年产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93年以来,江苏蚕区大部分市县都在积极探索茧丝绸行业体制改革的新路,组建了多种形式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茧丝绸管理机构。我市于1995年6月开始进行茧丝绸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结合本市生产实际并借鉴兄弟市县的经验,成立了市茧丝绸总工司,对全市蚕桑生产、蚕茧收烘加工和经营实施行业管理。从新体制运行一  相似文献   
1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灾变预测方法,对新密市东方红灌区的旱、涝灾数据进行灰色处理,以预测灾情发生的时间。结果表明,在2011和2022年将出现年降水量小于500 mm的干旱年,在2007和2018年将出现最大月降水量大于300 mm的涝情,2007年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从理论和实例上说明了该方法适用对于灌区旱涝程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雨水集蓄利用区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水的集蓄利用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发生了变化。将层次分析法应用到雨水集蓄利用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问题上,对设定的各种方案进行优劣性评价,为解决雨水集蓄利用区复杂的生态经济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实例证明,该优化方法有利于发挥当地自然优势、经济优势,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多水源联合调配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一个重点。实践表明,多水源的联合运用不仅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利用量,同时还可以使农业生产和环境条件得以改善,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以彭楼灌区为例进行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优化配置研究,并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建立了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优化的三层谱系结构模型。在对边界及水源条件确定合理约束基础上,用此模型对彭楼灌区进行水资源优化,结果表明:此模型符合客观实际,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灌区水资源短缺和控制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轻北运河流域农田灌溉引起的非点源污染,探索良性农田管理模式,选取北运河流域武清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SWAT模型模拟不同灌溉方案下武清区地表径流非点源氮磷污染。结果表明:同一灌溉定额下,随着污灌次数的增加,流域水体内氮磷负荷总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所制定的灌溉情景中,冬小麦越冬、拔节期和夏玉米抽雄期进行污灌,其...  相似文献   
18.
运用茆智提出的ET0预测方法,并结合其他学者对方法的改进,利用日常的天气预报信息,分别对豫北地区的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内的ET0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生育期的ET0预测值,返青前绝对误差不超过0.8mm/d,返青以后93%的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小于20%,53%的预测结果小于10%;在夏玉米生育时期内的预测值,95...  相似文献   
19.
郭霄  韩茁  徐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694-7695,7776
通过多年试验及数据监测,在防雨棚下的测坑中设置不同的水分处理,研究无覆盖与秸秆覆盖对冬小麦耗水特征、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冬小麦生育期间,覆盖与不覆盖处理间总耗水量差异明显,但不显著;秸秆覆盖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也存在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型灌区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运用系统工程、模糊数学、层次分析的有关理论原理,结合大型灌区的实际状况,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大型灌区水资源的承载力。在确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决策方法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而为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