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3篇
  9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宝鸡峡灌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宝鸡峡灌区节水改造后的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根据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将社会经济指标、水土资源指标、工程状况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作为灌区的可持续发展的4类基本指标,建立灌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宝鸡峡的一种AHP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集成评价方法,并建立社会经济、水土资源、灌区工程状况、生态环境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模型,应用静态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可持续发展度,并利用模糊数学中贴近度的概念计算协调系数,最终对宝鸡峡灌区节水改造后的可持续发展作了综合定量评价。结果显示,2000年-2006年四个系统的发展水平按随时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近几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2.
城市旱情分析与评估标准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干旱分区,给出了旱情评估方法与标准,最后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干旱分区和旱情等级分析。  相似文献   
153.
赵振国  黄修桥  徐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80-16081,16084
通过分析水文循环研究意义,综述了灌区水文循环研究现状,给出了各类方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原理,并阐述了灌区水文循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4.
我市常年种植油菜8万亩左右,种植面积有扩大趋势。油菜与稻麦相比,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效益较低,特别是南部稻区,由于受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油菜生产一直处于低迷局画,制约了油菜生产发展.受北部旱田直播油菜的掀起和稻麦套播轻型栽培技术的启发,本站1998年开始对稻套油轻型栽培技术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操作简便、农户易掌握的稻田套播油菜轻型栽培技术模式及其体系。这一栽培模式和体系迅速在全市各地推广应用,并辐射周边县市的油菜生产。  相似文献   
155.
为了提高城市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中管材选择的科学性,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输水管材选择的多层次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模型的具体运用。实例研究表明,运用该理论选择管材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真实可靠,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56.
一品红隶属大戟科大戟属,为常绿或半常绿灌木,色泽艳丽,美观大方,是我国冬季最受欢迎的花卉之一。但由于一品红很少结籽,常规繁殖靠扦插,繁殖速度慢,且茎段容易腐烂,加上多数优良品种枝条较少,初期繁殖速度和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利用组培方法可实现快速繁殖,提供大量优质种苗,本试验对其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方法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品红植株上,选取生活力强的当年生较幼嫩枝梢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浸在洗衣粉稀溶液中浸泡30 s左右,再用0.1%的升汞溶液浸泡15 m in,用无菌水冲洗5次,无菌滤纸将水分吸…  相似文献   
157.
星花凤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星花凤梨短缩茎作外植体培养,成功建立了几种星花凤梨类的快速繁殖程序,切取茎尖与嫩叶分别接种在MS培养基上诱导侧芽萌发;侧芽在MS 6-BA 3mg/L NAA0.1mg/L培养基上继代增殖效果较好;不定芽在MS NAA 0.5mg/L IBA 0.5mg/L培养基上容易生根。  相似文献   
158.
磨削烧伤是浅切湿式磨谢加工中常见缺陷之一。其实质是由于磨削温度过高,引起被磨削工件表面金相组织的变化。它不但影响工件表而粗糙度、尺寸和形状精度,而且使工件抗腐蚀性和疲劳强度大大下降,严重影响零件质量和使用寿命。在磨谢温度和磨削烧伤方而国内外学者已做了许多工作,英国T.DHowes等对深切缓进表而烧伤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烧伤是稳定态沸腾转化为膜态沸腾的结果,并称之为“热涌现象”.但对浅切湿磨尚未得到充分的试验数据和进行深入研究故通过试验,进一步研究目前广泛应用的浅切湿磨的磨削液沸腾现象与烧伤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