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6篇
  19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皖西南赣语太湖、东至部分方言点存在来母逢细音今读塞音的特点。这一特点广泛分布于江西赣语。湖北赣语、湖南赣语、湘语、客家话、徽语部分方言点也存在这种现象。这一现象不是复辅音分化的结果,而是浊音清化、声调分阴阳之后才出现的,音变的时间下限不会晚于14世纪。  相似文献   
232.
牟婷婷  周通  徐建  甘信宏 《土壤》2022,54(3):556-563
选取我国主要农作区的33个典型土壤,开展了两个常规小麦品种(蓉麦4号(RM4)和山农22号(SN22))的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小麦体系内Cd的积累特征,并探究了相关土壤主控因子。结果表明:RM4和SN22两个品种小麦籽粒Cd含量分别为0.21(0.040~0.99)mg/kg和0.18(0.037~0.70)mg/kg,据GB 2762—2017,Cd超标率分别为75.6%和69.7%;小麦籽粒Cd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0.92(0.24~2.55)和0.81(0.16~1.67),均表现出较强的Cd富集能力。多元逐步回归和广义Boosted模型分析发现,土壤全Cd和pH是影响小麦籽粒Cd吸收的主控因子,分别解释33个土壤中变量的81.3%和80.5%。  相似文献   
233.
目的通过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的实验研究,明确败毒散、败毒颗粒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①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②小鼠热板实验;③大鼠足趾肿胀抗炎实验;④小鼠氨水诱咳实验;⑤小鼠酚红祛痰实验。观察败毒颗粒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的药理作用。结果①致热后,败毒散组(3.24g生药·kg^(-1))及败毒颗粒中、高剂量组(3.24、6.48g生药·kg^(-1))可明显抑制大鼠体温升高,发挥解热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败毒散组及败毒颗粒中、高剂量组(7.02、11.7g生药·kg^(-1))可延长小鼠痛阈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败毒散及败毒颗粒中、高剂量组(3.24、6.48g生药·kg^(-1))在造模后1~4小时内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大鼠足趾肿胀,且成一定的量效关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④败毒散组及败毒颗粒低、中、高剂量组(2.34、7.02、11.07g生药·kg^(-1))可明显延长氨水刺激后的咳嗽潜伏期,并且抑制氨水刺激后5min内的咳嗽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⑤败毒散及败毒颗粒低剂量组(2.34g生药·kg^(-1))、九味羌活颗粒组及氨溴索对照组可明显增加小鼠酚红排泌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败毒散、败毒颗粒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作用,可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