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8篇
  15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生长素在植物果实发育与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生长素调控西瓜果实发育与成熟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以含糖量低的野生西瓜PI296341-FR与含糖量高的栽培西瓜97103为试验材料,测定并比较了栽培与野生西瓜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果实整组织游离态IAA的含量。结果表明:果实游离态IAA的含量随西瓜果实发育而上升,在授粉后18d达到峰值,后期逐步下降。含糖量高的栽培西瓜果实游离态IAA的含量在果实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显著高于含糖量低的野生西瓜,说明果实游离态IAA的积累可能与果实成熟及含糖量积累相关。已有研究表明生长素酰胺水解酶(IAA-Leucine Resistant1-like Hydrolase,ILR1-like hydrolase,ILL)通过催化结合态生长素释放游离态生长素,是游离态生长素积累的限速酶。在西瓜全基因组上对ILL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进化树分析,通过qRT-PCR检测了西瓜各个组织的表达情况,发现西瓜果肉中只有4个ILL基因表达,并且栽培西瓜果肉中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野生西瓜,其中,Cla017661在栽培西瓜果肉中的表达量最高,且与果实游离态IAA的含量变化趋势正相关,推测该基因对栽培西瓜游离态IAA的积累起关键作用,进而调控了西瓜果实的发育与成熟的进化。  相似文献   
42.
海洋弗氏链霉菌HNM0089抗真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农药先导化合物,本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海洋放线菌HNM0089的种属进行鉴定,并对其抗真菌的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放线菌HNM0089被鉴定为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利用高分辨质谱、一维和二维核磁波谱技术,将其主要活性成分鉴定为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该化合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水稻稻瘟病菌、香蕉枯萎病菌、薯蓣炭疽病菌和橡胶炭疽病菌均有抑制活性,具有开发成农用抗菌素的潜力。  相似文献   
43.
许韬  徐志  徐媛  段霞瑜 《植物保护》2014,40(3):87-93
对品种混合种植控制小麦白粉病的效果以及对小麦穗重、千粒重、蛋白质等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混合种植控制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品种组合。在对37个小麦品种进行SSR多样性分析的基础上,选用8个生产品种(后备品种),按品种数3、4、5、6、8进行组合,在田间以随机区组设计种植混播组合和单播小区,人工接种白粉菌,比较各小区中小麦白粉病的AUDPC值、穗重、千粒重和粗蛋白差异。结果表明,8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远;4品种混种时AUDPC最小,穗重最重。26个品种混种组合中有防治效果的组合占到73.08%,相对防效为1.23%~56.65%;混种未对穗重和粗蛋白含量造成负面影响。品种多样性种植可以用做调控小麦白粉病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44.
采用RAPD标记技术获得了甘蔗(Saccharum)亲本种RSp2、RSp5、RSp6、RSo13和RSp16 5个RAPD标记特异片段.根据这5个特异片段的测序结果,设计了15对特征性片段扩增区域(SCAR)标记引物,并经SCAR标记特异引物筛选,ZT51、ZT52、ZT53、ZT55及ZT56为割手密种特异引物.RSp2这一甘蔗割手密种特异的RAPD标记被成功转化为割手密种(S.spontaneum)特异SCAR标记,记为ZT51-439.在甘蔗种质检测时,能在崖城割手密、印度割手密及部分云南割手密亲本种中特异检测出,并在具有割手密血缘的47份栽培种中均能检测到明显而唯一的439 bp割手密种特异条带.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探明日本猴睾丸的形态及组织学特征,本实验测量了2岁雄性日本猴及睾丸的基础形态和参数,并通过石蜡切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研究了睾丸的组织学结构。结果发现,2岁幼年日本猴睾丸平均长轴长11.9mm,短轴平均长7.0mm,重0.3073g。光镜下可见幼年日本猴睾丸组织结构明显,有睾丸纵隔、小叶和曲精细管,曲细精管未形成管腔,管内主要是单层排列的精原细胞,未见明显的支持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日本猴的繁殖性能,保护日本猴这种濒危动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过对我国香蕉质量安全标准与世界主要贸易国的标准进行比对研究,分析了世界香蕉的生产、贸易和农药残留标准,指出我国香蕉质量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7.
为了了解多效唑的降解动态变化,开展了多效唑在荔枝及土壤中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在荔枝和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分别符合不同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它在荔枝上得降解半衰期为5.3d,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12.0d。  相似文献   
48.
越冬期根区充足的蓄水量有利于春季冬小麦的生长并有助于增产,而冬季作物根区水分运移规律通常借助土壤冻融过程水热耦合模型来描述,但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受参数确定方法与边界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土壤冻融过程水热耦合模型参数估算方法,即运用土壤冻融特征曲线(冻土未冻水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关系)来原位估算土壤水热耦合模型参数,并检验该方法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评价地表蒸发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大田试验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精准农业示范基地开展,历经两个越冬期(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利用管式介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蒸渗仪分别采集了土壤剖面未冻水含量、土壤温度和地表蒸发量数据。利用第1个越冬期(2011—2012年)的数据拟合土壤冻融特征曲线,对土壤水热参数进行最优估算,利用第2个越冬期(2012—2013年)的数据评价估算参数和地表蒸发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估算参数的模型预测值整体上与实测值相符。考虑到地表蒸发量对模型水热上边界的影响,第2个越冬期10 cm处未冻水含量与温度预测值和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0.046 m3/m3和1.883℃,20 cm深度RMSE分别为0.071 m3/m3和2.347℃。相比之下,在未考虑地表蒸发量影响下,第2个越冬期10 cm处未冻水含量与温度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RMSE为0.059 m3/m3和2.149℃,20 cm深度RMSE为0.081 m3/m3和2.666℃。提出的改进型模型参数估算方法能够保证模型的预测精度,且考虑地表蒸发量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蒸发量对水分与温度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9.
通过实际调查,统计了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校园内主要绿化植物种类。结果表明:校区内主要绿化植物共有78科、154属、230种,其中被子植物71科、139属、207种(双子叶植物有59科、127属、180种,单子叶植物12科、22属、27种),裸子植物7科、15属、23种。经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出南京大学绿化植物中乔木树种有90种,应用较多的是蔷薇科(15属30种)、木兰科(4属11种)、木犀科(5属11种)、禾本科(7属10种)、柏科(4属10种)、蝶形花科(6属9种)等科的植物。灌木为65种,可作为地被的草本植物16种。进一步统计分析具有特色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的植物中有观花树种112种,观果树种75种,观形树种81种,色叶树种79种,绿篱树种43种,可用于垂直绿化的植物18种,草本花卉23种。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校园内的植物资源,有利于师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为今后校园植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0.
黄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27-18529
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2个方面论证了可持续消费伦理是一种和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并阐述了要构建可持续消费伦理,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是前提,提高公众的消费素质是基础,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