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3篇
  20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探讨沙棘原花青素对人体的抗氧化作用,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抗氧化功能人体试食检验方法,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对照设计,受试者服用以沙棘原花青素为功效成分的“沙棘花青素胶囊”90d后,进行相关安全性指标及功效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试食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试食前后比较过氧化脂质(MDA)含量下降14.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10.8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HS-px)升高3.78%,自身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O.01或0.05)。说明“沙棘花青素软胶囊”对人体安全且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海南省帚状江蓠(Gracilaria edulis)野生群体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状况及红藻门物种间亲缘关系,采集海南省文昌和莺歌海潮间带的野生帚状江蓠,采用PCR扩增获得帚状江蓠质体UPA基因片段(质体23S rRNA V区域)和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分别对其进行序列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UPA基因片段T、C、A、G的含量分别为26.2%、16.2%、30.3%、27.3%;COⅠ基因片段T、C、A、G的含量分别为39.2%、15.1%、27.6%、18.1%;UPA和COⅠ基因片段的A+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6.5%和66.8%。UPA基因片段长度为370 bp,共检测出1种单倍型,无多态性位点;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664 bp,共检测出2种单倍型,3个多态性位点,均为简约信息位点。与UPA基因相比,COⅠ基因具有更高的变异度,更适合用于帚状江蓠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基于UPA和COⅠ基因片段对帚状江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两者结果一致,结合形态学分析表明,帚状江蓠应是江蓠属内独立的分支。  相似文献   
93.
用ELISA检测猪链球菌病血清抗体(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2.5%NaCl浸提猪链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选用2%明胶作封闭液,4%PEG-PBS为血清稀释液,用ELISA检测猪链球菌病血清抗体,特异性强,比琼扩敏感25-250倍,简便快速,在本病诊断、检疫中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荸荠白禾螟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结果表明该虫以幼虫越冬 1a发生 4代 ,6月份为第 1代 ,7月份第 2代 ,3~ 4代在 8~ 10月份重叠发生。防治该虫的指标和适期为 75 0头 /hm2 蛾日后 3~ 5d。天敌优势种群为稻螟赤眼蜂和螟卵啮小蜂。药剂筛选表明 ,由久效磷、高效氯氰菊酯组成的复配剂 1号 (33 .5 % + 1.5 % )效果最好。采取围歼秧田 ,重治 3代的策略 ,3a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为害率控制在 1%~ 2 % ,并推广该技术 2 0 0 0hm2 以上。  相似文献   
95.
无翼坡垒(Hopea reticulata)又称铁凌、铁垒,为中国特有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仅自然分布于海南三亚市崖州区与保亭县交界的甘什岭一带,但在分布区域内,其种群密度很大,并形成了一片以它为优势的单优热带雨林。对海南岛甘什岭无翼坡垒天然种群进行调查,通过建立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描绘该种群的结构特征,利用种群数量动态预测和时间序列分析法定量探究其未来的发展走势。结果显示,海南岛甘什岭无翼坡垒种群发展稳定,为增长型种群。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表明,无翼坡垒种群Ⅱ龄级小树阶段个体死亡率较低,Ⅲ龄级中树阶段死亡率最高;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Ⅱ型;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一致。生存分析表明,无翼坡垒种群具有前期生长状况良好,中期竞争压力大,后期整体发展趋于平缓的特点。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发展成熟的无翼坡垒种群其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一旦度过了由Ⅲ龄级中树阶段向Ⅳ龄级老树阶段发展的过渡期,其种群便能十分稳定地发展。因此,建议在目前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加强对无翼坡垒中龄植株的保护,提高存活率,使其能有更多数量的个体进入下一龄级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利于该种群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6.
【目的】香芹酮是植物精油中常见的单萜类物质。从激素调控和膜脂过氧化方面探讨香芹酮对马铃薯种薯发芽调控的作用机制,为其在种薯上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青薯9号’微型薯为试验材料,采用香芹酮0.3 mL?kg -1(药剂体积/块茎重量)的处理剂量,贮藏18周后进行停药6周的处理方式,同时以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分别在贮藏0、6、18、20和24周,测定种薯芽长、失重率、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并定期对种薯芽分生组织进行切片和显微成像分析。【结果】香芹酮可调控种薯的发芽和芽长,降低种薯的失重率,贮藏24周时,处理种薯芽长为4.77 mm,显著低于对照芽长51.02 mm,且失重率比对照降低49.76%。香芹酮通过损伤种薯顶芽分生组织和维管束组织抑制顶芽的生长,但不影响腋芽的萌出。贮藏期间,香芹酮显著提高了种薯中ABA的含量,但抑制了IAA的含量,推迟了GA3含量的峰值和(GA3+IAA)/ABA>1拐点的出现;香芹酮处理的种薯MDA含量比对照降低了15.04%—25.90%,PRO含量比对照高24.59%—54.45%,SOD、CAT和PPO活性分别比对照高18.86%—35.56%、14.34%—31.97%和26.00%—36.41%,POD的活性是对照的1.87—3.07倍。【结论】香芹酮通过促进/抑制甲羟戊酸途径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基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来调节种薯中内源激素ABA、IAA和GA3的含量水平,抑制种薯顶芽生长。此外,香芹酮提高了种薯中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进而延缓种薯衰老。  相似文献   
97.
在茶文化传播发展的过程中典籍英译原则与技巧的合理运用非常重要,翻译的准确性会直接关系到各国之间的茶文化交流。为了能够提高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必须要普及茶文化典籍的英译原则与技巧,本文就以此为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8.
讨论了一类具有变时滞反应扩散随机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模型,利用Lyapunov函数与微分不等式,得到了该模型平衡解的存在唯一性与p阶矩指数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推广了前人发表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一类具有leakage时滞的随机T-S模糊神经网络的稳定性,通过构造一个新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并应用It公式、随机不等式技术,得到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均方意义下的全局稳定性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100.
对酶重量法测定膳食纤维含量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以BCR-383四季豆标准样品为材料,将已有AACC32-07方法中的1.0 g样品称样量降低至0.5 g,将进口蛋白酶(P390)优化为木瓜蛋白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试验结果与未优化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