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科学   26篇
  16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ZigBee和Internet的温室群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张猛  房俊龙  韩雨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25):171-176
针对当前国内温室群环境智能测控研究现状以及黑龙江省寒地日光温室建设实际,研发了一种基于ZigBee和Internet的温室群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由数个独立温室监控系统组成,各独立温室监控服务器将数据汇总至总服务器,由总服务器提供远程监控接入管理服务。各独立温室监控系统传感网部分基于ZigBee网络设计,通信模块采用TI公司新一代片上系统CC2530,ZigBee网络通过RS232-RJ45协议转换器接入局域网。软件算法设计参考了大系统理论,对温室环境因子进行综合调控。通过日光温室实地试验,测试了ZigBee网络通讯稳定性,通讯丢包率控制在4.9%以内,远程监控系统稳定,满足了工程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压模式控制Buck变换器运行时参数变化导致系统出现分岔和混沌等非线性现象问题,结合Buck变换器电路结构及其精确状态方程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并加驱动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信号幅值及相位调节,使系统达到最优非线性控制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电路参数变化时,采用外加驱动控制法可有效抑制系统中非线性现象,系统稳定运行,通过搭建电压模式控制Buck变换器实验平台验证该方法对控制非线性现象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配电系统自动化及无人值守变电所的发展与逐渐普及 ,对农村配电设备的运行环境、财产安全、现场控制目标、突发事件的远程监控管理已显得尤为重要。1 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总体结构如图 1所示。图 1 系统结构图2 系统功能特点(1) 采用基于动态数据压缩 (MPG4 )的计算机视频处理技术 ,基于 TCP/IP的 RAS计算机网络远程控制技术 ,以及基于 DAO的数据库技术、工业数据采集技术等。(2 ) 数据通信接入设施即可采用局域网又可采用公共电话网 ,适合不同信道条件。(3) 系统的智能控制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将系统中的状态点、测量点、…  相似文献   
14.
主变非电量测控系统是适应电力调度自动化,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化和综合自动化的一种新型自动测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5.
田间杂草的识别是准确使用除草剂有效的依据,对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成本、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无害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就如何利用机器视觉技术从复杂的土壤背景下分离出植物(作物和杂草)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为杂草的识别做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30kV液体食品灭菌用高电压脉冲发生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电压脉冲电场灭菌是目前新出现的冷灭菌方法中最受瞩目的方法之一。灭菌用高电压脉冲发生器是整个灭菌过程中的关键。为此,介绍了30kV、频率可调的高电压脉冲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试验应用表明,该脉冲发生器对液体食品具有明显的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非聚光光伏-热电耦合系统表面换热影响分析及模型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光伏-热电耦合系统模型多是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的一维传热模型,忽略了系统表面自然对流及自然辐射换热的影响,对非聚光光伏-热电耦合系统能量分析影响较大。该研究通过ANSYS建立了光伏-热电耦合模型,分析考虑系统表面对流及辐射换热后的系统能量传递过程,研究不同冷却模式下3种不同光伏电池的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特性,并通过试验对比仿真效率与测量效率,分析仿真模型误差。研究发现系统表面换热对非聚光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热通量影响主要与环境温度与光伏温度有关,光伏温度越接近环境温度,系统表面对流及辐射换热影响越小。考虑系统表面对流及辐射换热后,3种光伏-热电耦合系统在不同冷却模式下,光伏背板热通量最多减少22.60%。系统表面对流及辐射换热对自然风冷散热模式的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精度影响最大,光伏背板热通量至少减少9.21%。当冷却效果较好时系统表面对流及辐射换热会导致光伏背板热通量增加,最多增加7.17%。非聚光模式下GaAs光伏-热电耦合系统受辐照度影响最小,600~1 400 W/m2辐照度范围内效率最多减少0.12%。该文所建模型仿真效率最大绝对误差为-0.299 5%,最大相对误差为-3.032 0%,较为适用于非聚光模式的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TI公司TMS320LF2407 DSP处理器,对新型三相不可控整流三相逆变器的软硬件进行设计,采用新的调制波重构SPWM技术可以减小直流侧电容,甚至去除直流侧电容,并能更好的逆变输出电压,提高输出功率因数和减小系统电流畸变率,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LabVIEW和Multisim的电子电路虚拟实验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LabVIEW虚拟仪器图形化编程平台开发与电子电路类实验有关的虚拟仪器,主要包括虚拟示波器、虚拟信号发生器、虚拟频谱分析仪。利用在线实验指导学生使用Multisim 10电路仿真软件开发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仿真程序。在计算机上建立了虚拟电子实验室,弥补了硬件环境下实验教学的不足,改进了电子电路课程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层进式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北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结合专业特点提出了层进式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构建了启发性实验、基础实验、虚拟在线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项目、大学生竞赛、应用型毕业设计等逐层递进的实验教学流程,分析了各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和目的,构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从认识到自主设计的递进,从提升到应用阶段的递进。实践表明,层进式实验教学模式可有效破解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有助于加强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