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133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85篇
  75篇
综合类   689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348篇
园艺   150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沼气发酵微生物低温驯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6℃低温处理对沼气低温发酵微生物菌群产气特性及菌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生化培养箱控制温度条件,采用批量发酵、排水集气知MPN计数法,了解6℃条件沼气发酵器中的主要微生物菌群的数量。[结果]结果表明:通过6℃低温驯化,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能维持日平均产气量为23.6ml/2500ml发酵液;发酵细菌数量为3×10^8个/ml,纤维素分解菌为9×10^4个/ml;硫酸盐还原菌数量为1.9×10^5个/ml,其种群数量与常温条件相近;产甲烷菌数量为4×10^5个/ml,比常温条件低2个数量级。[结论]发酵体系中,低温主要影响产甲烷菌群。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高温蒸煮除油对餐厨垃圾性状及厌氧发酵的影响。[方法]在37℃条件下,通过批式试验分析不同温度蒸煮去油后的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气潜力。[结果]蒸煮除油处理提高了餐厨垃圾的sCOD、溶解性糖、溶解性蛋白的水解;未加热处理餐厨垃圾、110℃、120℃及130℃蒸煮除油后餐厨垃圾的单位挥发性固体(VS)产气潜力分别为766、578、624和646 ml/g;随着蒸煮除油温度提高,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总固体(TS)和VS降解率增大。[结论]蒸煮除油可提高餐厨垃圾的水解效果,有利于提高产气潜力。  相似文献   
73.
栽培小菊和几种菊属植物花粉离体萌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野菊、毛华菊和栽培小菊品种43-2、46-1、48-2为试材,研究了菊花和菊属植物花粉的离体萌发最适培养基配方、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南京野菊和毛华菊花粉最适离体萌发培养基是ME3+300 g·L-1 PEG1500,最高萌发率达54.1%和46.3%;栽培小菊46-1和48-2最适离体萌发培养基为ME3+300 g·L-1 PEG1500或ME3+200 g·L-1 PEG4000(两者差异不显著),最高萌发率达25.3%和29.3%.硼酸和Ca2+对花粉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花粉管的质量,花粉管长度适中、较直且粗;蔗糖对花粉萌发的作用不显著.固体和液体培养对南京野菊、毛华菊和栽培小菊43-2及48-2花粉离体萌发的作用差异不显著.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南京野菊、毛华菊和小菊43-2及48-2的花粉萌发率均逐渐升高,尤以栽培小菊的升高幅度最大;黑暗和光照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4.
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在我国分布广泛,地理变异明显,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是良好的用材树种;其根、皮、花、果皆可入药,对多种害虫有明显的毒杀、拒食和忌避活性,是常见的生物农药原料,将苦楝果作为活性成分提取材料,有利于开发材用价值.文章综述了苦楝果提取物的抗虫作用、杀虫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效果,并结合遗传育种策略,针对国内对苦楝果活性成分地理变异研究的局限与不足,提出在全分布区内收集具代表性的苦楝种源或家系,分析不同种源、家系间苦楝果的活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研究其地理变异及个体变异规律,在优良种源或家系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苦楝的生物农药应用结合木材利用进行改良,选择果实中活性成分含量高及生长性状表现优良的种源或家系,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培育出优良品种用于果林营造,以期达到苦楝材用与药用相结果的目的,综合开发苦楝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资源枯竭矿区的生态环境状况,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东北某资源枯竭矿区为例,根据评价原则构建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测算该矿区的资源开发、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综合指数,以及应用Arcgis 9.3的空间和叠加工具,实现其生态环境质量分级区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资源枯竭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主要为Ⅲ级,即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中,占矿区总面积的42%,Ⅳ级和Ⅴ级区域分别占31.01%和15.01%,而Ⅰ级和Ⅱ级区域仅占1.98%和10.00%;其评价结果符合实际,能够为该资源枯竭矿区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针对现有单边制动履带车辆跟踪控制算法同周期内并行控制难、跟踪精度低、转向控制次数较多等问题,该研究以电控化改装后江苏筑水农机 3B55 型履带运输车为试验平台,开展单边制动履带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算法研究。通过单边制动履带车辆运动学分析,构建车辆预瞄跟踪模型,提出一种预瞄跟踪模糊控制算法,将横向偏差与航向偏差作为多输入输出模糊控制器输入参数,实现车辆同一控制周期内转向与直线行驶的并行控制。为了优化车辆路径跟踪精度与转向控制次数,提出改进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的自适应前视距求解算法,考虑车辆的横向偏差和转向路径角度约束,解析较优前视距离,通过仿真和田间试验对算法进行跟踪精度与转向控制次数综合评价。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预瞄跟踪模糊控制算法跟踪多角度规划路径时,车辆转向控制次数为89次,误差面积为1.74 m2。田间作业路况下,由于试验路面起伏不平,并且随速度增加车辆跟踪精度下降,但跟踪精度及转向控制次数随前视距离的变化规律与仿真结果一致,当车辆分别以0.14、0.47和0.83 m/s跟踪路径时,自适应预瞄跟踪模糊控制算法相对于固定前视距离预瞄跟踪模糊控制算法车辆转向控制次数分别减少13.59%、9.87%和11.25%,误差面积分别减少19.93%、48.48%和54.59%,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单边制动履带车辆的农机自动导航技术提供创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7.
国审小麦新品种山农20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高抗倒伏、丰产性好、适宜区域广等特点,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打好播种基础,加强冬前管理,搞好中期管理,重视后期管理,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78.
鄂尔多斯盆地长7烃源岩是一套最重要的优质生油岩层,经研究在该烃源岩底部大量富集放射性元素铀,利用化学逐级提取、电子探针、a放射性照相等方法研究了长7优质捶源岩中铀的赋存状态及其相应的含量关系,并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在该区首次发现了胶磷矿中的含钛独立铀矿物。研究表明,铀以独立铀矿物及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胶磷矿中,比例达50%;以吸附态赋存于黄铁矿和有机质中,比例达40%;还有少量铀被吸附在粘土矿物中,比例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79.
合理使用动、植物脂肪,可促进畜禽生长.添加的脂肪量应根据畜禽品种、生产性能、外界环境等确定,并根据机体需要量合理添加.添加太少,达不到动物的育肥效果;添加太多,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吸收,且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脂肪的添加量:产前至哺乳母猪为占日粮的10%~15%,仔猪5%~10%,生长育肥猪3%~5%,肉用仔鸡5%~8%,产蛋鸡3%~5%,鱼10%~15%,奶牛日粮中每天每头添加400~600克脂肪.  相似文献   
80.
本试验通过药敏试验和药效对比的办法筛选出对黑胸败血杆菌、灵杆菌有抑制作用的药物。结果表明,盐酸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氟苯尼考药物中,氟苯尼考对黑胸败血杆菌和灵杆菌败血菌病的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