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林业   6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从四个方面阐述国内外关于能源林的发展现状及能源树种的研究概况,以使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科研人员对能源林的开发利用引起重视,并对能源树种的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关于加速发展我国生物质能源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质能作为唯一的可再生能源,具有产量大、可储存、二氧化碳零排放等优点,为解决我国能源紧张和环境治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因此,国家应尽早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生物质能源循环系统研究平台,加速能源植物培育,拓宽其转化技术示范点,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63块标准地资料和95株解析木资料,对多个树高生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选择R ichards生长函数H=a(1-e-bA)c作为南方型杨树优势高生长模型.在分析优势高生长过程的基础上,参照前人的分析结果,确定基准年龄为6 a,立地指数级距为2 m,立地指数等级为7级,龄阶距为1 a.用差分法展开导向曲线,编制了单形立地指数表.应用分组整理后的数据资料,拟合出最优多形立地指数模型,编制了多形立地指数表.结果表明,所编单形与多形立地指数表精度均较高,且多形立地指数表精度更高,适用性也更强.  相似文献   
104.
对7个杨树无性系(Y4、Y6、Y8、Y11、Y20、I-72、南林95杨)的生长量、生物量、光合速率、纤维素含量、C含量、热值和灰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杨树Y11的生物量、光合速率较其他无性系为最高,Y20、Y4次之,Y8最低;各无性系生物量、光合速率、C含量和木材热值呈显著正相关;灰分含量和热值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5.
苏北杨树人工林细根分布及其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苏北4种杨树人工林栽培模式(宽窄行模式PK、片林模式PP、网格模式(PW)、网格台田模式(PT)下,采用土钻法对细根(≤2mm)的分布与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4 a生杨树孤立木,水平分布在距树干1 m处细根生物量最大;垂直分布随土层深度增加,细根生物量递减,0~10 cm细根生物量在PK模式和PP模式下,分别占总细根生物量的62.8%和60.8%,而在PW和PT模式下仅为43.4%和27.2%;细根季节动态在PW和PT模式下均表现为双峰型,采用配对t检验得到,两种模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酸铝处理下4个不同耐铝型速生桉无性系[巨尾桉9号(G9)、巨尾桉12号(G12)、韦赤桉3号(G3)、尾叶桉4号(G4)]叶片内源激素中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揭示速生桉对铝毒害的响应机制及选育耐铝型速生桉优良无性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砂土培育法对桉树幼苗进行酸铝处理4个月后,应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幼苗叶片中ABA、IAA、GA3、ZR 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利用坐标综合评定法对各无性系的抗逆能力进行排序.[结果]酸铝处理对4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幼苗ABA产生积累作用,对IAA、GA3和ZR等产生抑制作用,且pH值越低、铝处理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以120 mg/L Al3++pH 3.0的处理效果最显著;幼苗叶片的ABA/IAA、ABA/GA3、ABA/ZR 3个平衡指标表现出显著的升高趋势,通过内源激素平衡指标综合评定排序,耐铝性最差的尾叶桉4号的平衡指标增加幅度分别是耐铝性最强的巨尾桉9号的9.2、7.3、8.3倍.[结论]4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叶片内源激素间的协调能力与耐酸铝抗性成正比关系.巨尾桉9号对酸铝逆境处理的适应性最好,其ABA含量最低,IAA、GA3、ZR含量最高,各指标变化的幅度较小,受到的抑制作用影响最小,而耐铝性最弱的尾叶桉4号内源激素对酸铝处理的敏感性较强,受到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07.
3个榆科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和适应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聚乙二醇人工模拟水分胁迫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青檀、朴树和榔榆3个树种种子在干旱逆境下的种子发芽和成苗特性.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3个树种的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发芽速率和萌发幼苗胚根、胚轴伸长以及幼苗含水量均随环境水势的降低而下降,种子从发芽到成苗阶段对水分亏缺最敏感.3个树种种子发芽能忍耐的最低环境水势分别为-0.49、-0.32 MPa和-0.15 MPa,种子成苗能忍耐的最低环境水势分别为-0.32、-0.32 MPa和-0.15MPa.水分胁迫解除后,具有生活力的种子能够恢复发芽,但水分胁迫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具有后续作用.3个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适应策略主要表现为耐旱发芽和避逆发芽.  相似文献   
108.
青钱柳子叶不定根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青钱柳子叶为材料,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ABA和IBA对子叶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并对不定根发生与内源激素的变化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添加0.5~5 mg·L~(-1) IBA,对子叶不定根发生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以1.5 mg·L~(-1)效果最佳,诱导生根率、平均生根条数和根长均达最大,生根率可达到100%;而添加0.01~0.5 mg·L~(-1) ABA和不加激素的对照没有不定根的发生.内源激素的动态测定表明IAA对不定根的发生起关键性作用,根原基的启动需要较高的内源IAA,而不定根的形成与根的伸长需要相对较低的内源IAA水平.较高的IAA/ABA,IAA/GA_3比值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能较好反映出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间的平衡需求,GA_3可能不是影响不定根发生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为青钱柳生根诱导及其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壳斗科4个树种木材基本密度及燃烧值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茅栗(Castanea sequinii Dode)、槲栎(Quercus aliena BI.)、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I.)和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的木材基本密度和燃烧值的径向和纵向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树种内燃烧值纵向不显著差异外,树种间、树种内木材基本密度和燃烧值及交互效应都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变异均为自髓心向外波动曲线形式下降型,纵向变异表现不同的趋势;燃烧值的径向变异与木材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相同,纵向变异表现为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回归分析表明,可用多项式方程来描述4个树种木材基本密度和燃烧值随年龄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0.
目前很少有直接的证据证明经营措施(特别是收获技术)导致了立地质量下降,并使人工林立地生产力下降。直接依据的缺乏,主要是由于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设计完善的试验林的不足。为了提高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并使研究结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开展设计完善的长期田间试验和过程研究势在必行。虽然立地分类系统和计算模型能够综合现有的知识以表达立地生产力的高低,但它们本身不能用作立地生产力下降或提高的依据。因此,建立长期田间试验是准确预测长期立地生产力变化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