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3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日光温室热压风压耦合自然通风流量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风是温室环境调节的重要手段,通风流量计算涉及流量系数与风压体型系数,因此有必要定量分析不同通风模式下的通风流量及对应的系数,为通风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分析了热压风压耦合作用对通风流量的影响机理,构建了通风流量与热压风压作用关系的数理模型;采用CO2气体示踪法测试日光温室模型(按1:5的比例缩小)在不同通风口宽度条件下的通风流量,将试验测得的通风流量、空气温度、风速和通风口宽度等参数代入模型,对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得出拟合度最高的流量系数与风压体型系数。结果表明:当温室模型通风口宽度为3、5和7cm(相当于实际温室通风口宽度为15、25、35cm)时,热压风压耦合作用的通风流量可按G=0.81S•(H•?T/T)0.5 +0.078S•u、G=0.63S•(H•?T/T)0.5 +0.067S•u 和G=0.46S•(H•?T/T)0.5 +0.058S•u分别计算,式中S、H、?T、T、u分别为通风口面积、宽度、室内外温差、室外温度和风速;相应的流量系数分别为0.78、0.60和0.44,风压体型系数分别为0.04、0.05和0.07;在总通风流量中,当室外风速高于1.5m·s-1时,风压通风流量所占总通风流量的比例均高于50%,风压通风占主导作用;当室外风速大于2.5m·s-1时,风压形成的通风流量所占比例均大于70%,说明此条件下可忽略温度即热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基于CFD技术的日光温室自然通风热环境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构建自然通风条件下日光温室内温度和气流场的模拟模型;其次,通过测量典型晴天前覆盖下通风口开启时日光温室内各测点的温度,将16个测点的实测值与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对模型进行验证;然后,利用通过验证的模型模拟分析3种通风模式下(前覆盖上通风口单独开启、前覆盖下通风口单独开启以及上下通风口同时开启)日光温室内温度和气流场的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当温室前覆盖上通风口单独开启时,室外冷空气从通风口下端进入并迅速下行,然后通过通风口上端流出,温室内气流主要受热压的影响,空气流速小。当温室前覆盖下通风口单独开启时,温室内0.5m高度以下气流速度较大,室外冷空气从通风口下端进入,与地面、后墙、后坡和覆盖层进行热交换后,从通风口上端流出,温室内温度分布与气流走向一致。当温室前覆盖上、下通风口同时开启时,冷空气从下通风口进入,从上通风口流出,在通风口处气流速度较大。模拟条件下,温室单开上通风口或下通风口时室内平均温度为300.0K,但单开上通风口温室内温度分布更均匀;上、下通风口同时开启时,温室内温度为299.0K,通风降温效果明显优于单开一个通风口。  相似文献   
33.
地源热泵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一种新型加热方式-地源热泵,并在顺义三高建造了地源热泵加热温室,对其加热效果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室外、试验温室与对照温室夜间平均温度分别为-7.9℃、14.4℃和8.7℃,加温效果明显。地源热泵加热与传统燃煤锅炉相比,平均节能为29.6%。  相似文献   
34.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油菜籽品种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采用高光谱图像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对油菜籽品种进行鉴别的方法.采集多个品种油菜籽400~1 000 nm范围的高光谱图像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获得主成分图像,确定特征波长;采用基于灰度直方图和灰度共生矩阵联合的统计方法从特征图像中提取纹理特征参数,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油菜籽品种鉴别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训练时品种判别率为93.75%,预测的判别率为91.67%.说明高光谱图像技术对油菜籽品种具有较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  相似文献   
35.
基于热泵的日光温室浅层土壤水媒蓄放热装置试验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方慧  杨其长  张义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0):210-216
由于日光温室的蓄热能力有限,后半夜温度往往比较低,难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热泵的日光温室浅层土壤水媒蓄放热方法,其原理是白天开启循环水泵,将后墙获得的太阳辐射储存到温室浅层土壤中;前半夜通过浅层土壤热量的自然释放加热温室;当温室温度较低时,启动热泵系统将浅层土壤中的热量提升后加热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在阴天系统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能达到3以上,与燃煤热水锅炉相比节能33%;与对照温室相比,盖上保温被后,由于试验温室蓄热量大于对照温室,试验温室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分别比对照温室平均高3.2和3.3℃;开启热泵机组后,试验温室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分别比对照温室平均高5.7和2.9℃。  相似文献   
36.
选取广东省服务业480名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样本,采用自编的工作满意度量表测查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状况。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的总体工作略偏向满意状态,位于平均满意水平以上的达34.9%,均值得分3.22,各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的依次为:人际关系满意度(3.51)>自我发展满意度(3.41)>工作本身满意(3.12)>工作条件满意度(3.06)>工作回报满意度(3.04);(2)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和拥有的土地要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工作满意度越高,未婚者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已婚者,拥有土地要素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37.
基于Windows CE的农田信息快速采集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在掌上电脑环境下基于 Windows CE操作系统来实现农田信息快速采集的关键技术。针对典型 GPS的特点 ,提出了相应的农田信息采集的解决方案 ,并在基于 Windows CE的农田信息实时处理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验证。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决精细农业中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与分析处理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袖珍计算机的农田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作为一种实时系统,该系统可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和各种传感器,快速地测量和分析农田信息,为精细农业田间信息快速采集提供了高效的技术和手段。  相似文献   
39.
基于掌上电脑的农田信息空间分析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变量作业是精细农业的核心,信息采集和分析是实现变量作业的关键.为了实时分析采样数据,本文研制了基于掌上电脑的空间分析模块,该模块主要应用于基于掌上电脑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中,从而使基于掌上电脑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不但能实时地采集数据,而且能及时地分析数据,以此得到整个地块的产量或养分的空间分布情况,并用可视化技术,直观地显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0.
日光温室浅层土壤水媒蓄放热增温效果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该文以太阳能为热源,以水为蓄热介质,以温室浅层土壤为蓄热体,白天通过水的循环将热量收集并储存到温室浅层土壤中,夜间通过土壤的自然放热将热量释放到温室中,提高温室夜间温度。结果表明:此蓄热方法增加了温室的蓄热量,在盖上保温被以后,试验温室与对照温室温差开始增加,平均气温差为4.0℃。试验温室土壤深度60 cm以上区域温度一直高于对照温室,0 cm处夜间平均温差为3℃,30 cm处夜间平均温差为3℃,60 cm处夜间平均温差为5℃。因此,此方法既提高了空气温度,也提高了作物根部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