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0篇
  6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低温胁迫下4个剑麻品种的SOD、POD、CAT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处理4个不同抗寒性剑麻品种(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肯3〉皮带麻)并测定SOD、POD和CA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和肯3的SOD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皮带麻SOD则出现持续下降趋势。低温处理后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和肯3的POD含量出现上升趋势,而皮带麻POD含量几乎为零。金边弧叶龙舌兰、H.11648和肯3的CAT含量均连续下降,但皮带麻几乎为零。从植物的保护酶与植物的抗寒关系可以看出,低温胁迫后,较抗寒品种保护酶活性均升高,从而起保护作用,而抗寒较差的皮带麻保护酶活性则相对降低。同时表明在测定剑麻的抗寒性上,保护酶系统可以作为剑麻寒害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2.
利用常规方法结合流式细胞仪对25份剑麻种质资源叶色、叶缘刺有无、叶缘刺类型、叶顶刺类型、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基厚度、顶刺长、顶刺基部宽等10个农艺性状以及倍性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同一种质资源内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基厚度、顶刺基部宽和顶刺长等变异系数分别在0.9%~13.33%、1.69%~9.13%、1.77%~7.61%、3.99%~11.62%、7.82%~14.31%、9.08%~14.84%之间,不同种质资源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1.60%、13.95%、15.9%、21.48%、36.59%和30.77%。同一种质资源内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基厚度、顶刺基部宽和顶刺长差异不明显,不同种质资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α=0.05)。基于10个表型性状将25份剑麻种质资源聚为3类,第一类主要包括番麻、广西76416、南亚1号、东368、蓝剑麻、普通剑麻、粤西75等7份种质;第二类主要包括桂辐4号、H.11648、东74、东27、东26和东16等6份种质;第三类主要包括东18、东2、肯3等12份种质。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总和为5.84,累计贡献率达97.29%。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25份剑麻种质资源中,H.11648、东2等14份种质为二倍体,东16和广西76416两份种质为三倍体,粤西75、粤西114等5份种质为四倍体,肯3和普通剑麻2份种质为五倍体,东74为六倍体,番麻为五倍体和六倍体的混倍体。以上结果为剑麻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了解水分、氮素及其互作对水稻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对协同提高水稻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氮肥利用效率与氮肥施用技术、水分与氮素对水稻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耦合效应、作物-土壤关系及水氮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高产水稻作物与土壤的水氮互作效应尚不明确;高产水稻水氮耦合与高效利用的分子机理不清楚;协同提高水稻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调控途径尚未掌握。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今后重点研究:高产水稻作物与土壤的水氮互作效应及其机制;水氮互作调控水稻吸收利用水分和氮素的生理与分子机理;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调控途径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4.
柑橘天然杂种秭归橘橙来源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秭归橘橙为天然柑橘杂种,果实无核、早熟,但其亲本来源未得到深入的分析和验证。为探明秭归橘橙的亲本,应用倍性检测、形态学标记和AFLP、cpSSR、nSSR等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鉴定。倍性检测证实秭归橘橙为二倍体,叶形指数、气孔密度和大小、花粉育性和花粉形态分析表明秭归橘橙形态特征上偏向于甜橙,而其花粉染色活力介于甜橙与红橘之间。AFLP聚类分析表明秭归橘橙介于橙和橘之间。cpSSR、nSSR确认秭归橘橙的母本为甜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父本为橘类(C.reticulate Blanco)。  相似文献   
25.
通过研究总结国内外籽粒损失传感器普遍存在适应性差、价格高等问题,在国内首次提出PVDF型籽粒损失传感器的设计方案.通过研究PVDF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现状,讨论了PVDF在籽粒损失传感器上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实验室制作工艺的文献资料,初步确定在实验室中利用PVDF 压电薄膜制作籽粒损失传感器的主要过程,为进一步设计、制作经济、实用的籽粒损失传感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6.
建立规范的生物安全体系,通过实施有效的措施及时消除养殖场疾病带来的健康威胁,保护动物群体健康,确保养殖场生产正常化,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对构建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做一分析,旨在提升对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桃树栽培环境、园地选择、良种选育、苗木培育、无公害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8.
蝼蛄是蔬菜生产上常见虫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本文介绍了蝼蛄的主要形态特征,各个分类的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9.
淮北地区小麦于10月中旬播种,到12月20日后随着日平均温度下降3℃后进入越冬期。其间有55~60d的冬前生长阶段,这期间有500~550℃的有效积温。麦苗单株可长出6~7片叶,3~4个分蘖,达到壮苗标准。而2012年由于10月上、中旬干旱无雨,小麦到10月下旬才开始播种,比常年晚播7d左右,再加上降温早,将有一部分麦田达不到壮苗越冬的标准。加强麦田冬前和越冬期管理,保证麦苗安全越冬,为年后麦苗的生长发育和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
对大巴山西段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米仓山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 205种,隶属于134科553属;热带及其间断分布类型有57个科,为特色分布科的主体,明显可以看出米仓山植物区系热带起源或热带分布的历史。属的地理成分热带亚热带分布的高达30%以上,但以各种温带为主,占65%以上;植物区系具有物种多样性丰富度较高、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明显的温带性质、强烈的过渡性和中国特有属、种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