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0篇
  6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以剑麻H.11648愈伤组织为材料,分别采用0、2、4、6、8 g/L浓度的秋水仙碱对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时间(1、2、3、4、5、6 d)的诱导处理,观察处理后的再生植株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片厚度以及苗头大小等,采用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方法对处理后的再生植株体细胞DNA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用4 g/L浓度的秋水仙碱处理2 d诱变率最高,诱变率为(57.69±6.66)%,不定芽分化率为(63.33±2.89)%,分化系数为(3.55±1.24),加倍后的再生植株叶片下表皮气孔变大,单位叶面积的气孔数减少,叶片变宽变厚,叶形指数变小,植株变粗,突变体再生植株体细胞DNA含量是二倍体的2倍。  相似文献   
42.
转反义GhADF1基因对陆地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反义的棉花GhADF1基因导入陆地棉基因组,进一步了解抑制GhADF1基因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方法】构建了GhADF1基因的反义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Coker312。【结果】通过PCR检测卡那霉素抗性选择和系统选育获得3个不同转基因事件纯合系(A5、A9、A20),Southern blot显示:反义GhADF1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且能稳定遗传。转基因纯合系连续3代纤维品质分析显示,它们的纤维比强度和长度与对照相比都显著提高。【结论】转反义GhADF1基因可以提高棉花纤维比强度和长度,改善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43.
剑麻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模板DNA浓度、镁离子浓度、引物浓度、dNTP及酶含量、退火温度及反应缓冲液中明胶或BSA含量等对ISSR反应体系的影响,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适合于剑麻ISSR反应的扩增体系,为进一步利用ISSR分子标记开展剑麻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张学财  李俊峰  周文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60-14161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下4个不同剑麻品种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剑麻抗寒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的低温处理4个剑麻品种,并测定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电导率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低温胁迫后,4种剑麻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在4 ℃以下处理后,金边弧叶龙舌兰叶片叶绿素含量仍持续下降,其他均出现明显上升现象;低温胁迫后,叶片电导率以及丙二醛的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抗寒性较差的品种其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抗寒性较好的品种。[结论]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剑麻的抗寒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45.
斑马纹病是剑麻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挖掘剑麻斑马纹病抗病相关基因,以斑马纹病抗病品种热麻1号为材料,分别在接种0、24、36、48和72 h进行转录组测序,组装后获得103 326个转录本和70 110个Unigenes,转录本和Unigene的平均长度分别为726 bp和645 bp。其中有33 474个Unigenes被成功注释到NR,NT,KO,Swissport等7个功能数据库中。DEG分析表明,在接种24、36、48、72 h后分别有4 676、3 769、3 308、3 757个Unigenes被诱导差异表达,且PR蛋白,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丙素类生物合成、过氧化物酶等基因上调表达明显,而热击蛋白、细胞色素P450和叶绿素a/b结合蛋白等基因明显下调表达。差异基因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参与核糖体、光合作用、苯丙素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等代谢通路明显富集。本研究全面了解剑麻与烟草疫霉互作关系,是为剑麻斑马纹病抗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6.
为了研究几丁质酶对香菇多糖提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水提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5,提取温度105℃,提取时间2 h,物料粒度80目,香菇多糖得率1.68%。在水提法的基础上进行了酶法辅助提取香菇多糖的试验。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提取香菇多糖得率为1.92%,果胶酶提取香菇多糖得率为1.93%,纤维素酶提取香菇多糖得率为1.68%,几丁质酶提取香菇多糖得率为2.05%。研究结果表明,几丁质酶对提高香菇多糖的得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玻璃化问题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已成为植物组织快速繁殖的瓶颈。本研究以H.11648为材料,分析H.11648不定芽玻璃化过程中气孔形态、DNA含量、叶片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防御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玻璃化后的不定芽叶片保卫细胞膨大,气孔变大。体细胞DNA含量没有变化,但细胞数减少。随着玻璃化程度的增加,叶片含水量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POD活性显著上升,SOD活性先上升后又略有下降,但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APX活性先明显上升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CAT活性略有下降但不显著。本研究为揭示剑麻不定芽玻璃化的生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稀酸强化水解对玉米秸秆发酵产氢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玉米秸秆进行机械粉碎、蒸汽爆破和稀酸水解处理,并分析不同处理、玉米秸秆粒度等对玉米秸秆产氢能力的影响。[结果]蒸汽爆破后采用0.8%稀H2SO4强化水解的预处理方法产氢效果较好;玉米秸秆粒度为0.425~0.850mm时,产氢效果最好;当0.8%H2SO4(质量)∶秸秆(重量)的液固比为10∶1时,产氢效果较好。[结论]玉米秸秆经蒸汽爆破后,再用0.8%HSO强化水解处理可以取得较好的产氢效果。  相似文献   
49.
结合景谷自然条件,通过多年摸索,总结出夏季杂交玉米高产制种技术。该技术的创新点:构建高产群体,改过去的挖塘点播为条播,提高母本株数,合理调整播差,集中种植2期父本备用,确保人工授粉到位,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50.
根据满足河流健康相应的水质目标要求,确定设计水文条件,计算出玛纳斯河及蘑菇湖水库相应的水环境容量,在对污染物排放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流域在2010年、2015年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方案,为流域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