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53篇
  7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现有玉米掰穗试验台存在的秸秆过长和不易喂入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完善和优化,并分析了掰穗装置的性能要求,确定了试验台的总体方案。在Solid Work软件平台上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并进行了干涉检查,结果表明:各零部件之间没有发生干涉。利用Solid Works自动生成的相应二维图纸,进行试验台的加工和装配,搭建了能够完成喂入、掰穗及切茎功能的玉米掰穗装置试验台。上拉切茎式仿生玉米掰穗装置试验台的成功搭建为进行各种影响掰穗性能参数的试验奠定了基础,对新型玉米收获装置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秸秆还田机对根茬处理效果较差、功率损耗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在玉米秸秆还田机上的玉米根茬挖切装置。以刀轴转速、台车前进速度、挖茬深度为因素,挖茬功耗为指标,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方法安排试验,建立了挖茬功耗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Design-Expert 8.0软件对试验参数进行优化,确定刀轴转速640r/min,台车前进速度1.2m/s,挖茬深度31mm为最佳参数组合,此时玉米根茬挖切装置的挖茬功耗为615W,表明该组合下试验误差较小。同时,对刀轴转速做了单因素试验,用Origin 8.0进行数据拟合并绘图,计算显示:固定挖茬深度为31mm、台车前进速度为1.2m/s条件下,完成根茬挖切作业的最低刀轴转速为626r/min。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具的生产、使用现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索对悬挂式玉米收获机挂接架进行标准化的可行性以及方法,并总结标准化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获得的经验,为我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小麦半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自在山东多点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以来,已经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掀起一股全国范围的小麦机械化半精量播种的热潮,各地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半精量播种机具,使这项先进技术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实践证明,只要应用得当,这项技术确实可以使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使各高产田小麦有了较大的突破,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为此,总结了山东省近几年采取的行之有效的,以改制机具为主的技术措施和经验,并对小麦半精量播种机具有进行了大量的、较为系统的试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育苗移栽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育苗移栽对抗御干旱、寒冷、盐碱、病虫害,保证苗全、齐、匀、壮,缩短田间生长期,特别是多茬种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述了发达国家移栽机械化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国内移栽机的主要机型,并论述、分析了各自的结构、原理、性能和特点.同时,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玉米摘穗装置均存在着籽粒破损率高、含杂率高和功率消耗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采用模仿人工收获玉米果穗的方式,设计了仿生玉米掰穗装置。首先进行拉力测试试验,分别在静态与动态2种条件下对传统摘穗方式与仿生掰穗方式收获玉米果穗所需力进行测量,验证仿生掰穗方式可行性;然后设计仿生玉米掰穗装置试验台并进行掰穗速度与功率消耗的综合试验,得到掰穗手速度与纯功率消耗的关系。试验表明:静态传统摘穗方式与仿生掰穗方式收获玉米果穗平均所需力分别为435和41.4 N。动态传统摘穗方式与仿生掰穗方式收获果穗平均所需力分别202.5和20.7 N。仿生掰穗比传统摘穗所需力大大减少。与传统玉米收获装置相比(正常工作速度1.2 m/s),该装置功率消耗低,约为36 W,小于传统一对摘穗辊消耗的纯功率(240 W)。该研究为玉米收获机摘穗部件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钵苗在滑道上的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虚拟试验,同时还进行了物理样机试验对照,表明虚拟试验与物理样机试验结果比较接近,证明了滑道模型建立的合理性,参数选择恰当。从中得到了滑道倾角的取值范围,对设计物理样机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1.1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国外发展情况从19世纪末,美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到20世纪30年代,干旱、贫瘠、细碎的裸露农田难以抵挡大风的袭击,终于酿成了震惊世界的“黑风暴”。1935年5月的一场“黑风暴”,横扫美国2/3国土,刮走了表层5cm多厚的肥沃表土,300万hm2农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滑道分钵轮式栽植器的结构、工作过程,并对该栽植器的工作稳定性进行了试验分析,找出了栽植器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三种因素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