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53篇
  7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多年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水改土、增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尤其在免耕法的基础上增加深松作业,效益更为显著。虽然国内外对土地深松机械也有研究,但现在的一些深松机具质量不过关、性能差,深松深度、机械强度达不到要求,且耕作阻力大。为此,针对这些情况设计并研制了1S-3型振动深松机;通过对试验区实例进行分析、核算和论证,结果表明该机在技术上可行,机具配套合理,经济效益可观,同时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吊篮式棉花移栽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作物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在分析了国内外众多移栽机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适合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机的关键部件,并通过实际试验,分析研究了机械栽苗的一般规律,找出了影响栽苗效果的若干因素,确定了工作部件的主要参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钵苗在滑道上的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虚拟试验,同时还进行了物理样机试验对照,表明虚拟试验与物理样机试验结果比较接近,证明了滑道模型建立的合理性,参数选择恰当.从中得到了滑道倾角的取值范围,对设计物理样机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旱作沟播技术与机具山东工程学院李其昀李丽华山东省农机部门自80年代初着手对占全省麦田60%的低产山旱田进行技术开发,其措施之一就是试验示范旱田小沟麦种植技术并研制相应的配套机具。试验表明,可比对照田增产35%以上。截止到1995年底,仅山东省已累计推...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导柱齿盘式同轴变速装置传动原理与传动件齿形结构的分析,针对导柱和齿盘传动过程中发生的啮合不好、脉动、卡滞等现象,利用仿真手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结构方面的改进,使得导柱齿盘式同轴变速装置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46.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黄淮海"一年两熟地区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试验表明:秸秆覆盖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可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明显地调节作物生长的水、肥、气、热等生态条件,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的产量.未进行秸秆覆盖的处理产量为4 617.93kg/hm2;进行秸秆覆盖的处理,小麦平均产量最高可达到 5 360.00kg/hm2,提高了1 303.67kg/hm2,增产可达到 28.23%.  相似文献   
47.
节本增效农业机械化技术──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下)山东工程学院李其昀三、两种关键机具1.深松机我国东北地区曾研制出与40千瓦以上拖拉机配套的深松机较适合于大农场使用,南方也研制出了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鼠道犁,但动力消耗过大,作业方式也仅限于南方水田,...  相似文献   
48.
对新设计的玉米收获机伸缩式拨禾轮进行了试验,通过单拨禾装置试验研究得出:在该拨禾轮(无分禾器)的作用下,拨禾半径由无伸缩齿的50mm扩大到125mm;通过双拨禾装置试验研究得出:拨禾范围由无伸缩齿的170mm扩大到320mm,实现了拨禾区域的扩大。同时,得出了在喂入速度为0.7m/s、摘穗辊转速为800r/min的情况下,较优喂入半径(分别以两拨禾装置的中心计算)为40~120 mm。  相似文献   
49.
玉米植株受切运动规律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植株切碎还田时影响合格率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影响切碎合格率各因素的较优水平:喂入位置靠近定刀一侧、行进速度为0.6 ~0.8 m/s、刀盘转速为1 576 r/min;利用高速摄影技术,通过试验在玉米收获立式切茎台工作的较优因素水平条件下,得出了玉米植株与刀盘接触瞬间、受切过程中和被切碎后3个过程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50.
仿生手掰穗玉米收获装置结构及运行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板式摘穗含杂率高,辊式摘穗果穗啃伤、籽粒损失严重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仿生掰穗手式玉米收获机构。通过对该机构及关键部件的理论分析,确定整机结构参数,掰穗手数目1~3个、掰穗手速度0.95~2.85 m/s、夹持导轨行进速度0.83~1.67 m/s;利用搭建的仿生掰穗手式玉米收获台架试验装置,以掰穗手数目、掰穗手速度、夹持导轨行进速度作为试验因素对籽粒损失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通过Design-Expert 8.0.6数据分析软件,建立各因素与指标的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籽粒损失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影响主次顺序为掰穗手速度掰穗手数目夹持导轨行进速度;得到各试验因素最优参数组合为掰穗手数目2个,掰穗手速度2.15 m/s,夹持导轨行进速度1.14 m/s,对应的籽粒损失率为0.031%。根据该试验参数组合,进行台架试验验证,可以得到籽粒损失率为0.04%,评价指标与理论优化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009%,远低于国家标准(2%),优化预测模型可靠。该研究实现了玉米果穗的低损收获,验证了模仿人工掰穗的可能性,为低损伤玉米收获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