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53篇
  7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目前稻麦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为使研制的新型稻麦联合收获机气力清仓系统机构更加合理、优化,主要针对联合收获机气力清仓系统的压力损失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清仓系统压力损失的研究.建立了联合收获机气力清仓系统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并在联合收获机气力输送系统作业的实验台上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2.
针对传统农业及当前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较为详细地叙述了采取行农业工程技术的三条途径及其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只有综合运用,依靠农业科技的全部成果,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持续发展以及良性循环的目标。  相似文献   
53.
棉花移栽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作物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在分析了国内外众多移栽机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适合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关键部件,并通过实际试验,分析研究了机械栽苗的一般规律,找出了影响栽苗效果的若干因素,确立了主要工作部件的参数选择,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深松技术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机械化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技术,它由免耕播种技术、秸秆残茬处理技术、杂草控制技术和深松技术组成。其中,运用深松技术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且不翻转土壤,在达到调节土壤三相比、改善土壤结构、减轻土壤侵蚀和提高土壤蓄水抗旱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适当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发芽。1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常年的等深耕作,尤其是小型拖拉机和畜力牵引的铧式犁,由于耕作动力小、耕层浅,耕层底部易形成坚硬的犁底层。据中科院地理所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耕地普遍存在犁底层,一般出现在1…  相似文献   
55.
一、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有两大类:(1)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组织。目前山东已形成四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承担着全省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任务,成为建设山东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2)社会化农机化技术推广组织。主要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学术团体和群众性组织等。2005年。全省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1.76万个。  相似文献   
56.
对玉米茎秆在立式切碎装置中抛洒规律进行了研究,对抛洒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选,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玉米茎秆立式切碎装置的切碎效果最佳状态下,挡板与防护罩上不留有抛洒口并且防护罩的出口处与机组的前进方向调有15°的夹角时,能够保证碎杆抛洒均匀。  相似文献   
57.
秸秆覆盖还田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大田水分蒸发,提高作物产量,而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质状况又有不同的影响。为此,就不同玉米秸秆覆盖处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并在小麦全生育期的3个阶段进行采样,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处理下土壤质量的变化,然后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较优的秸秆处理方案为50%覆盖有腐解剂,较优的秸秆覆盖量为50%覆盖,即半覆盖量。  相似文献   
58.
利用设计的模拟田间作业的立轴式玉米茎秆还田装置试验台,研究了行进速度、刀盘转速、喂入位置、玉米茎秆直径等因素对切碎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立轴式玉米茎秆还田机在所需的拖拉机的行进速度为0.6~0.8 m/s、动刀盘的转速为1 550~1 600r/min、茎秆的喂入位置靠近定刀部位时的切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9.
深松覆盖免耕沟播技术及其机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60.
在概述了我国拖拉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当前拖拉机地区分布及其运输功能的变化;针对长期困扰收获机厂家关于拖拉机与悬挂式玉米收获机配套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并得出了重要结论;同时,进一步具体分析了拖拉机挂接参数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对行业系统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