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37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20篇
  17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达到城市宠物药物避孕的效果,开发醋酸甲羟孕酮原位凝胶植入剂(MPA-PLA).采用MPA-PLA进行动物体内实验,考察MPA-PLA对小鼠避孕时间和繁殖率的影响及其对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激素浓度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MPA-PLA对大、小鼠具有长效抗生育作用.  相似文献   
92.
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在环境的选择压力下,一方面植物为了逃避各类草食动物的采食而形成防御性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另一方面,动物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食物和满足营养需求,通过优化采食以提高其适合度。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实际上也是自然界适者生存的"军备竞赛",因而对物种进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协同进化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协同进化的原因,并探讨其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93.
利用乙醇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平均体质量为(20±1)g的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鹿茸醇提物高剂量组、鹿茸醇提物低剂量组、鹿茸粉组和联苯双酯组,制作肝组织的病理切片及电镜超薄切片,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肝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各治疗组肝损伤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发生肝细胞坏死的动物例数减少,病变程度减轻。电镜检测结果表明:鹿茸能改善染色质边集、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细胞质膜受损等病理改变。鹿茸对小鼠酒精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
采伐强度对水源涵养林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源涵养林一般要求具有复层、冠长率高、冠幅完满、树种混交、灌草丰富的森林结构。中村林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中村镇,其经营范围位于黄河中游一、二级支流的上游山区地带,90%以上为水源涵养林,油松为主要优势树种。为增强林分水源涵养能力,林场开始采取近自然经营理念与技术优化林分结构,增强生态功能,但由于生态公益林采伐限额的限制,林场在小面积范围内进行了不同采伐强度的经营试验。本研究定量分析了3种经营强度下形成的3种林分类型(包括不经营的高密度油松纯林T0、总间伐强度47%的油松相对纯林T1、总间伐强度62%的油松混交林T2)的空间结构与非空间结构,包括空间混交度、大小比、多样性指数、林层结构、径阶分布、林冠层指标(冠长率、冠幅面积与冠幅)、灌草盖度等,并初步提出未来近自然经营措施。结果表明:T2林分各林层树种丰富度、冠长率与冠幅面积最高,其次是T1,T0最差;在林分水平结构与林分多样性以及树种竞争力方面,亦是同样结果;由此可知,人工生态公益林其森林结构与生态功能只有通过经营才能得到提高。对于初始密度高的人工水源涵养林,只有通过不断间伐,调整林分密度与林木分布,才能促进天然更新,增加树种多样性与提高林分稳定性。本研究为全场调整林分结构和制定针对性经营措施提供数据支持与基本林分特征参数,同时,为被划分为生态公益林的高密度人工林经营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为提高酸性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SPI)的乳化性能,该文研究了物理-酶联合改性对SPI(pH值为4)的乳化性能影响,通过对比确定了物理-酶联合改性,即超声波-酶复合改性和挤压膨化-酶复合改性两种改性方法在酸性条件下的乳化性能效果最好;并通过对改性后 SPI(pH 值为4)进行溶解性、游离巯基、二硫键、粒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分析,从蛋白结构变化上进一步揭示了乳化性能提高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超声波联合植酸酶-酸性蛋白酶改性的 SPI (Uphy-aci-SPI)的乳化活性(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为0.53 m2/g,比未改性SPI(0.18 m2/g)显著提高了196%(P<0.05),乳化稳定性(emulsifying stability index,ESI)为17 min,比未改性SPI(13.5 min)显著提高了25.9%(P<0.05);挤压膨化联合菠萝蛋白酶改性的SPI(Ebro-SPI)的EAI为0.46 m2/g,比未改性SPI显著增加了155%(P<0.05),ESI为17 min,比未改性SPI显著增加了25.9%(P<0.05)。在pH值为4的条件下对物理-酶联合改性的SPI的性质分析发现,物理-酶联合改性的SPI与未改性SPI相比,物理-酶联合改性的SPI的溶解性显著增加(P<0.05);物理-酶联合改性的SPI的乳状液平均粒径减小,CLSM观察乳状液中油与蛋白溶液稳定共融,改善了油滴之间的空间排斥力。物理-酶联合改性的SPI游离巯基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二硫键含量显著降低(P<0.05)。SEM观察物理-酶联合改性的SPI为结构松散、破碎均一的微观结构。由此可见,乳化性能的提高是通过深层改变蛋白的结构来实现的。该研究可为探索提高酸性条件下SPI的乳化性能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北豆36号(原代号华疆1127)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审定编号:黑审豆2010016. 1选育经过 针对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选育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收获的大豆新品种为育种目标.1998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试验地以垦鉴豆28号为母本、北豆1号为父本,杂交后进行系谱选择.于2004年F5代决选稳定株行,决选编号1127.2005、2006年进行所内鉴定及异地鉴定试验表现突出,2007、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生产试验.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定名为北豆36号.  相似文献   
97.
【目的】测定杧果花芽分化期间结果母枝各器官内玉米素核苷(ZR)含量,探索ZR在杧果花芽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杧果花枝短截后剪口芽在当年还能再次花芽分化并开花结果的现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定期测定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及芽内ZR含量。【结果】短截结果母枝后,剪口叶、附近韧皮部和剪口芽内ZR含量分别于2月25、20日和3月2日降至最低,为1.73、1.52、2.0μg·g-1FW;叶片、韧皮部及剪口芽于3月12日达最大值,为6.39、8.47、10.32μg·g-1FW。2月25日剪口芽芽眼中心颜色逐渐呈蜡黄,并向芽体四周扩散;3月2~7日,芽体逐渐膨大,蜡黄色加深,芽眼呈半透明状;3月7日后绿色逐渐增加,半透明状消失。【结论】ZR在杧果花芽分化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作用。花芽分化临界期前,ZR含量低,生长点细胞活性下降,有利于杧果植株从叶芽生理状态转化为花芽生理状态;花芽临界期后,相对高的ZR含量有利于杧果植株生长点进行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98.
鱼类水产品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鱼类的安全生产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正被逐渐运用到鱼类安全生产的研究中,尤其是鱼类物种的鉴定、鱼类生鲜食物的理化评价、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批次质量差异检验和鱼类产品标准化等方面。鉴于此,本文在介绍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鱼类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鱼类安全生产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9.
我国菜用大豆研究进展与生产利用现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中国有种植菜用大豆的悠久历史。近十几年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上菜用大豆的主要出口国。笔者论述了菜用大豆的国际市场需求动态、科研生产现状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为拓展我国菜用大豆的消费市场和发展出口创汇生产及开展高产、优质、抗病育种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0.
在传统五香牛肉干制作配方和工艺条件下,采用不同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将毕节高山生态有机红茶添加到毕节市威宁黄牛肉中,制作高山生态有机红茶风味牛肉干,通过对加工工艺和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分析了影响高山生态有机红茶风味牛肉干制作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高山生态有机红茶添加到牛肉的方式以红茶抹茶撒拌效果最好,烘烤时喷淋茶汁浓缩汁其次,在复煮时加入茶叶比从初煮时加入茶叶口感和风味评分较高,同时得出各类添加方式的最适红茶添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