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71.
替米考星静脉及皮下注射后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成年杂交绵羊静脉和皮下注射替米考星注射液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的药物浓度。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数据,替米考星两种给药途径的药 时数据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静脉注射给药(5 mg/kg bw)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t1/2a 为 0. 611±0. 017 h、t1/2β为 23. 215±0. 459 h、AUC为11 815±0.396(μg/mL)·h、CL(s)为 0.424±0.014 L/(kg·h)。替米考星皮下注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mg/kg bw剂量组 t1/2a 为 1 751±0 557 h、t1/2β为 22 896±2 747 h、t1/2Ka 为 0. 100±0. 025 h、AUC 为 25. 828±1 479 (μg/mL)·h、CL(s)为0.393±0.017 L/(kg·h),Tmax为0.500±0.065 h,Cmax为1.424±0.156μg/mL、F为109.28%±6.25%。30 mg/kg bw剂量组 t1/2a为1.342±0.244 h、t1/2β为 20.052±1.236 h、t1/2Ka为 0.086±0.015h、AUC为57 575±6.760 (μg/mL)·h、CL(s)为0.527±0.068 L/(kg·h)、Tmax为0.437±0.039 h、Cmax为 3.343±0 512μg/mL、F为81.22%±9.54%。结果表明,绵羊静脉和皮下注射替米考星体内分布广,消除缓慢;皮下注射后在体内吸收迅速,达峰快,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72.
猪组织中替米考星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乙腈和磷酸二氢钾缓冲液提取猪组织中替米考星,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乙腈-乙酸铵洗脱,紫外检测器290nm处检测,建立了猪组织中替米考星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肌肉、肝脏中替米考星的检测限分别为0.01和0.025μg/g;定量限分别为0.02和0.05μg/g。肌肉在0.02~2.0μg/g添加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84.2%~96.6%之间,变异系数在5.0%~8.2%之间;肝脏在0.05~5.0μg/g添加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82.0%~92.8%之间,变异系数在5.8%~11.3%之间。本方法检测限低,分析简便、准确,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73.
氯霉素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生素,主要包括氯霉素(CAP)、甲砜霉素(TAP)和氟苯尼考(FF),兽医临床上用于治疗畜禽的细菌性疾病。但由于氯霉素具有抑制造血功能及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毒性作用,因此许多国家都禁止将其应用于食品动物。甲砜霉素的毒性较氯霉素低,但其抗菌效能不及氯霉素。而氟苯尼考作为新型氯霉素类抗生素,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比氯霉素和甲砜霉素具有明显的优势,已在养殖业中大规模使用,但由于兽医临床的滥用、误用,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我国、欧盟及美国均规定了动物组织中氟苯尼考的最大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74.
管侧沟茧蜂对不同日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寄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本土幼虫寄生蜂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管侧沟茧蜂对不同龄期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寄生效果。结果表明,管侧沟茧蜂寄生4日龄和6日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结茧率分别为64.97%和87.01%,显著高于寄生8日龄幼虫的结茧率24.88%;不同日龄草地贪夜蛾幼虫被管侧沟茧蜂寄生后其死亡率有显著差异,4日龄和6日龄草地贪夜蛾幼虫死亡率较低,分别为19.01%和12.99%,8日龄幼虫死亡率最高(62.99%);管侧沟茧蜂寄生4日龄、6日龄、8日龄草地贪夜蛾幼虫后其子代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8.98、7.71和9.07 d,寄生6日龄幼虫子代幼虫发育历期明显缩短;寄生不同日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子代蜂茧畸形率均较高,且处理间有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为田间利用管侧沟茧蜂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为明确天津地区梨园中冬型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对粘虫板颜色和寄主植物的选择效应,在梨园中观察了6种颜色粘虫板诱杀冬型梨木虱数量和该害虫在7个(品种)梨树的老叶、鳞痕和嫩叶上的产卵量和若虫量.结果表明:6种颜色粘虫板对梨木虱诱杀效应的强弱顺序依次为绿色,黄色,蓝色,黑色,红色,白色;梨木虱更偏好于在"雪花...  相似文献   
76.
棉铃虫猖獗危害与虫源基数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搜集和整理了河北省正定1972~1993年棉铃虫系统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并运用相关矩阵法对世代间卵量、幼虫密度、成虫始期、历期和蛾量间关系及2~4代卵量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找棉铃虫猖獗危害的原因。结果表明:(1)越冬蛹数量加大是棉铃虫猖獗危害的基础,1~3代幼虫密度与越冬蛹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2)虫源积累是棉铃虫猖獗危害的重要原因。2~4代累积卵量与上代累积卵量、幼虫密度、蛾量呈显著正相关,并建立了幼虫密度与上代史源的关系式;(3)各代间成虫始蛾期里正相关,但发生期早晚与蛾量及下代卵量、幼虫密度间无明显相关关系;(4)二三代累积卵量与5月下旬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6和0.9,而与相对湿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7.
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掌握其发生规律,能够提高梨小食心虫预测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确定最佳用药时期。2016~2017年连续2 a在河北省赵县范庄镇的雪花梨、雪青、鸭梨、秋月、早酥红和黄冠6个品种梨园,利用性信息素诱捕监测技术,调查了不同品种梨园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梨园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基本一致,均表现为越冬代高峰期明显,诱蛾量远高于其他各代;之后各世代高峰期不明显,世代重叠严重,蛾量偏低。不同品种梨园的梨小食心虫发生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鸭梨和雪花梨诱蛾量较多,雪青和黄冠次之,秋月和早酥红诱蛾量较少。  相似文献   
78.
桃红颈天牛为害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是主要的蛀干害虫。幼虫为害树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为害部位隐蔽,防治困难。近年来,桃红颈天牛在保定顺平桃园发生频繁,为害严重,加强该虫研究刻不容缓。对桃红颈天牛的分布范围、发生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和防治技术等进行阐述,旨为相关研究以及生产上高效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为了明确国产迷向丝和进口迷向丝对梨园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效果,2016~2017年连续2 a对河北省赵县梨园内的梨小食心虫进行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比较了国产迷向丝与进口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迷向能有效防治梨园中的梨小食心虫,其中,2016年2种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均达到了95%,2017年二者的迷向率均升高至97%以上。国产迷向丝和进口迷向丝均对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二者的迷向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0.
近日,农业部宣布,我国全面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目前,全国已免疫家禽50多亿只,家禽免疫密度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