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我国苜蓿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国内苜蓿收获方式逐步转向机械化、自动化,普遍采用苜蓿收割机代替人力收割,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而现有的苜蓿收割机在收割过程中,较易造成大量苜蓿叶片散落在田间,这种情况如采用人工捡拾则大大影响收割效率,弃之不顾则影响苜蓿的实际收集量,造成浪费,间接影响到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2.
应用96只罗曼雏鸡,检测了3种浓度禽球清、2种浓度杀球灵药物对盲肠球虫的抗球虫效力。试验分8组,设6个药物组,1个感染不用药组,1个不感染不用药组,每组12只鸡。除第8组,每只鸡感染7×104万已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根据相对增重率、存活率、病变值和卵囊值四个参数计算抗球虫指数(ACI)。8组试验结果的ACI分别为122、132、132、144、182、132、129、200。依据抗球虫效力进行判定,只有杀球灵正常量的组效果为优,其余的组药物效果均为差。  相似文献   
23.
烟草收获机的后轮传动采用链传动,其张紧机构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烟草收获机的整机性能。为此,对烟草收获机的竖直链张紧机构中的鼠牙条,进行了传统分析,在Solidworks中建立了其三维模型,并将该模型导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静力结构分析得到了鼠牙条的应力大小与分布情况,找到了该机构的薄弱环节,而后将改进的两种鼠牙条与原鼠牙条进行比较,找到了较好牙形的鼠牙条。  相似文献   
24.
针对南疆棉区人工植棉成本上涨,人工采收异性异色纤维多等情况,分析了南疆发展机采棉意义重大,并剖析了在南疆发展机采棉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建议,以推进南疆机采棉的发展和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中长绒棉在开花期花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进行试验,以阐明赤霉素对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能增加中长绒棉的结铃,对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用赤霉素10 mg/L溶液多次喷施更有利于棉花结铃,有利于提高原棉质量。  相似文献   
26.
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3个灌水量:3000 m3/hm2(W1)、4500 m3/hm2(W2)和6000 m3/hm2(W3);副区为4个密度:29.24万株/hm2(D1)、26.32万株/hm2(D2)、23.92万株/hm2(D3)和21.93万株/hm2(D4),研究灌水量和种植密度对南疆无膜棉逆境生...  相似文献   
27.
不同密度下封顶方式对南疆棉花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棉花生产过程中人工封顶耗时、低效、高成本的问题,探讨种植密度与封顶方式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互作效应,分析化学封顶代替人工封顶的可行性,无疑将对实现棉花的全程机械化、减少劳动量和降低种植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封顶是棉花全程机械化简化栽培的技术内容之一,其对不同群体棉株生长及产量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以419为材料,开展裂区设计试验,密度为主区,设9万株/hm2、18万株/hm2和27万株/hm2三个水平;封顶方式为副区,设不封顶、人工封顶和化学封顶共3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封顶方式的效应,分析化学封顶代替人工封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封顶方式下,随密度增加,生殖器官干重运转率和LAI有所增加,但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降低,株高则变化不大。在相同密度下,封顶方式对单株叶面积、LAI及单株干物质积累影响不大;封顶处理的株高较不封顶处理降低4.90~6.46 cm,生殖器官干重运转率、收获指数、衣分和产量分别提高6.33~9.47个百分点、0.03~0.05个百分点、0.03~1.01个百分点和529.56~301.42 kg/hm2。与人工封顶相比,虽然化学封顶的单株叶面积、LAI、株高和单株干重分别提高0.01 m2、0.11、1.56 cm、1.80 g/株,生殖器官干物质转运率、收获指数、衣分和产量分别降低3.14个百分点、0.03、0.42个百分点和228.14 kg/hm2,但各性状间差异不显著。各性状受密度与封顶方式互作的影响较小。以上说明封顶是优化棉花生长、保证产量的关键措施,而化学封顶具有类似人工封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针对农业院校工科教学中存在实践及创新不足的问题,结合农业高校本科生学习特点,讨论农业院校工程实践、创新网络平台探索与构建,及其模块组成和功能。结合近三年对该平台的应用和实践情况分析,其可有效提升专业相关课程教学效果,可以有效验证工程实践、合理创新网络平台结构。研究成果对农业院校工科平台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为解决新疆植棉区残膜污染问题,倡导棉花无膜栽培,实现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引进筛选抗草甘膦棉花品种在南疆地区种植,调查草甘膦异丙胺盐对棉花的药害情况及棉田各类杂草的防治效果,分析喷施草甘膦对抗除草剂棉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异丙胺盐对棉田各类杂草的防治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节约田间管理成本;抗病...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24份陆地棉资源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为今后育种工作中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棉花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结铃数第一果枝长度株高第一果枝节位果枝数单铃重衣分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生育期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伸长率;相关分析表明马克隆值与伸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上半部平均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断裂比强度与单铃重和衣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3.471%,第1主成分与马克隆值有关,第2主成分与第一果枝长度有关,第3主成分与单铃重有关,第4主成分与衣分有关,第5主成分与生育期有关;可作为改良棉花断裂比强度、产量构成以及马克隆值的材料加以利用,育种工作中可以结合性状之间的关系,培育新品种与新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