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从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来看2005年11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受供给增加、禽流感疫情双重压力的影响下,价格呈现一路下跌的态势。消费量呈现逐级下跌的同时,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中央财政设立了20亿元防控基金;11月16日,国务院通过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草案)》,并出台了扶持家禽业发展的九大政策措施;11月28日,央行称禽流感期间可延长重点家禽养殖企业还款期。这些利好消息对恢复后期家禽养殖加工企业的生产信心将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由于疫情控制得当,市场对禽流感的恐慌心理目前也有所缓和,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减弱,市场需求也有望…  相似文献   
102.
华北土石山区不同造林密度的油松林结构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北京八达岭林场32年生5种造林密度(2000株/hm2、1500株/hm2、1200株/hm2、1000株/hm2、800株/hm2)阴坡油松林生物多样性、碳密度、水源涵养等功能进行调查与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林木生长状况良好,林下植被层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其它林分高,并伴随着出现辽东栎等其它栎类更树种的生长;800株/hm2的阴坡油松林蓄积为108.19m3/hm2,是2000株/hm2油松林蓄积的1.22倍;不同密度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范围为107.43 t/hm2-174.30 t/hm2,平均碳密度为135.99 t/hm2,且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油松林碳密度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其空间部分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林地土壤的碳密度是相当可观大的,碳密度平均为90.34 t/hm2以上,地上部分碳密度与地下(包括土壤、树根和死地被物)碳密度之比平均为1?3.173;油松林地的稳渗速率、产流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这对增加该地区的径流水量、涵养水源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产沙量也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对选择油松800株/hm2作为最优林分密度是不利因素,但从北京的多年降雨来看,这种影响对我们选取油松在800株/hm2作为首选经营密度还是较小的。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棉花中健康叶片、黄萎病枯斑型与黄化型叶片的挥发性物质,研究与病症差异相关的挥发性组分,为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健康叶片、黄萎病枯斑型与黄化型棉花叶片为材料,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样本材料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提取和检测,通过面积归一化法对各成分进行分析计算,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寻找病症叶片中的差异化合物。【结果】采用SPME-GC-MS方法,从健康叶片、枯斑状病叶和黄化状病叶中共鉴定出158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21种醇、9种绿叶挥发物、49种萜烯、16种烷烃、38种酯、5种芳香烃、13种醛和8种其他类,其中健康叶片检测到的化合物总数为104种、枯斑状病叶为112种、黄化状病叶为54种,不同叶片中的化合物数量差异较大。枯斑状病叶中萜烯类的相对含量小于黄化状病叶,而其他组分的相对含量则均大于黄化病叶。与健康叶片相比,黄化状和枯斑状病叶分别有61、24种差异化合物,其中有6个共有差异化合物均在病症叶片中显著富集,且在黄化状病叶中的倍数变化大于枯斑状病叶。枯斑状与黄化状病叶相比有26种差异化合物,其中特有差异化合物(Z)-2-丁酸...  相似文献   
104.
以山东省际邻边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极差和自然正交函数(EOF)方法,利用1999-2008 年时间序列数据,对研究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特征演化进行分析.分析发现:(1)10年间江苏省的铜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遥遥领先,而最低的县前9年一直位于河南省,2008年位于河北省;(2)山东省际邻边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地理空间上集中分布,即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较高的县域趋于相邻,而较低的县域则趋于与较低的县域相邻.  相似文献   
105.
不同棉花品种对脱叶剂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对脱叶剂响应,筛选出脱叶效果较好棉花品种。【方法】 选择脱叶效果较好的脱叶剂-脱吐隆,分析喷施前后棉花的光合作用和棉花叶片数、脱叶率、单株铃数、单铃重、单产、衣分、马克隆值、纤维长度等指标变化规律。【结果】 Pn角度分析,喷施脱叶剂5 d敏感的品种顺序为P1、P3、P10、P8;Ci角度分析喷施脱叶剂5 d敏感的品种顺序为P1、P10、P2、P3;P10与P3在前期脱叶速率较快,后期P1脱叶速率较快,且脱叶率最高;产量性状各指标(P2衣分、皮棉除外)均低于清水对照;脱叶剂喷施与清水对照的纤维品质各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P1、P3、P10品种对脱叶剂的响应较为迅速。  相似文献   
106.
花粉管介导的准噶尔小胸鳖甲抗冻蛋白转基因棉花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新疆荒漠昆虫抗冻蛋白基因进行遗传转化是培育新疆棉花抗寒品种的新途径. 研究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新疆荒漠昆虫准噶尔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tip ennis dzungarica)中克隆获得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基因Mp AFP149.将MpAFP149克隆至 pBI121上,获得重组质粒后采用电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EHA105内,PCR筛选鉴定重组子,并测序确定抗冻蛋白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将pBI121-MpAFP通过田间的花粉管导入技术转化棉花,收取转化的棉花种子,经检测证明在转化10 000朵花中,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出 13株,PCR检测有2株阳性植株.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抗冻蛋白基因转化棉花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依据2001~2005年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总结出辽宁省平原绿化的资源模式.平原绿化模式是平原绿化发展的重要形式,是发挥功能的基础.文中概括阐述了辽宁省平原地区的自然条件、绿化模式,分析了平原绿化产生的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平原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8.
以萘乙酸和"青皮软籽"石榴插穗为试材,按照物质质量比河沙∶育苗基质∶壤土=2∶1∶1配制基质,设置萘乙酸40、80、160、320和640mg/L等5个有效成分剂量进行扦插育苗试验。通过测定药后30d石榴插穗发芽率和死亡率情况,药后210d新梢长度、鲜重、干重、干鲜比及根数、根长度、生根率、须根发达程度,并对石榴插穗成苗率及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了萘乙酸处理与石榴插穗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通过显著性及相关性分析发现,萘乙酸有效成分含量为80~160mg/L处理,各生物学指标表现较好。综合比较试验结果及成本等因素,推荐采用萘乙酸有效成分含量为80~160mg/L处理石榴插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9.
面对新高考制度变革和新时期学生主体变化的特点,针对生源结构差异和学生知识体系不平衡等急待解决的问题,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下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地质地貌学”为例,基于“以本为本-科教融合-思政同行”的育人思路,探索出了“4B”(OBE+Break-Bridge-Build)育人模式,即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破解学情(Break)、引导自主学习(Bridge)、树立专业情怀(Build),实现课程育人,达到学生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进阶。通过“三三四”教学内容搭建、多元化参与式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组织(BOPPPS)等形式推动课程创新,从“课程前-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课程后”全过程的教学路径践行育人模式。实施“4B”课程育人模式后,“地质地貌学”课程的教学满意度提高、学生科研和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成果显现、育人模式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新农棉2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抗病性及其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