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26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长汀县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云英属于豆科黄耆属(Astragalus sinicus),是一种优良冬绿肥和优质青饲料,种植紫云英有省工、投资少,适应性广、产量高、肥效好、饲料品质优等优点,此外种植紫云英对促进土壤氮素循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养分、节约能源、培肥地力、降低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紫云英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的鲜草量与种植地块本身的土壤肥力密切相关,鲜草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示范试验地紫云英平均鲜草产量为27 240 kg/hm2.该示范研究为从事紫云英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紫云英还田下水稻适宜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紫云英翻压后对后茬水稻(单季稻)化肥减量的水平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云英还田量2250 kg/667m2情况下,后茬水稻(单季稻)以施N 1.8kg/667 m2,N∶P2O5∶K2O为1∶0.4∶0.7为宜,过量施肥不能增产或增产不增收。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福建黄泥田施用种肥、苗肥和接种根瘤菌及其组合对紫云英产量、有机C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的紫云英枝茎长度与根瘤数量,各施肥处理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分别较CK增幅81.2%~162.6%,45.8%~101.1%,分别达极显著与显著增产水平;各施肥处理有机C累积量与养分累积量分别较CK增幅51...  相似文献   
94.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施用麸酸有机复混肥与化肥配施对黄瓜产质量、土壤游离氨基酸、土壤微生物量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麸酸有机复混肥与化肥配施能提高作物产质量、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土壤游离氨基酸及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与单施化肥相比,黄瓜产量提高2.5%~7.9%,Vc提高4.9%~19.6%,可溶性糖提高6.7%~25....  相似文献   
95.
相同紫云英翻压量化肥减量条件下水稻合理施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翻压紫云英33750 kg/hm2的田块上,适量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法对后茬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性状变化等的影响,探求紫云英与化学肥料的最佳配比组合及最佳施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33750 kg/hm2可减少40%~60%的化肥用量,但以减少40%化肥用量,且化肥以基肥∶分蘖肥∶穗肥=2∶5∶3施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最有利。  相似文献   
96.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是一项重要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通过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含量进行快速、高效的检测,避免农残超标产品流入市场,对预防食品中毒事件及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特点、方法及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
连续3年研究了福建单季稻区翻压紫云英绿肥下,水稻生长对减量氮钾肥施肥时期比例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紫云英鲜草每年翻压18 000kg.hm-2,单季稻氮钾肥施用时期与比例以基肥∶分蘖肥∶穗肥=0∶5∶5的籽粒产量最高,分别较基肥∶分蘖肥∶穗肥=3∶4∶3、基肥∶分蘖肥∶穗肥=5∶5∶0、基肥∶分蘖肥∶穗肥=0∶7∶3、基肥∶分蘖肥∶穗肥=0∶10∶0的增产3.6%、4.9%、3.0%、6.1%,均达到显著增产水平,其增产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每穗实粒数的增加,显示紫云英翻压为水稻幼苗期生长提供了足够的营养。福建单季稻区翻压紫云英及水稻减量化施肥条件下,氮钾肥施用时期后移,增加孕穗期施肥比重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98.
不同施肥制度对黄泥田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对连续施肥23年的黄泥田土壤酶及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分析,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条件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制度(化肥、化肥+牛粪、化肥+秸秆回田)下土壤有机质增幅达19.5%~47.1%,氮素增幅达20.6%~47.9%,磷素增幅达36.7%~499.0%,钾素增幅达55.8%~80.0%.施肥提高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增幅达10.3%~28.6%.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与部分酶活性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性.表明黄泥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性状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9.
在银川市西夏区平吉堡镇研究了滴溉条件下水肥耦合效应对甜高粱新品种中科甜2号生物学特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量、N和P2O5三者对中科甜2号的生产力形成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最佳水肥配比为:灌溉量3 000 m3/hm2,施肥量N 300 kg/hm2、P2O5 150 kg/hm2。该水肥配比下中科甜2号各生物学指标及折合产量最高,干物质产量可达37 653.4 kg/hm2。Canoco排序分析结果表明,灌溉量、N和P2O5对甜高粱产量形成的累计解释量高达88.5%,灌溉量是影响生产力形成的主导因子,N次之,而P2O5的作用相对较弱,说明合理调控灌溉量和N用量是提高甜高粱生产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棉属A、D组棉种是研究物种形成过程中生殖隔离机制和基因组互作的良好材料,本研究旨在获得AD远缘杂种并从形态学初步鉴定杂种的真实性,探讨A、D组棉种间生殖隔离的先后顺序,并进一步探究亲本基因组在杂种中的互作模式。[方法]选用A组亚洲棉、草棉为母本,D组雷蒙德氏和瑟伯氏棉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杂种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形态性状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四个组合中只有亚雷、草雷和亚瑟获得杂种并长成植株,亚雷和草雷组合的杂种植株长势旺盛并能开花,且杂种大部分性状间于双亲之间;亚瑟组合收到种子并能成苗,但植株生长受阻不现蕾;草瑟组合没有收到饱满种子。[结论]草瑟组合属于合子前生殖隔离;草雷、亚雷、亚瑟生殖隔离是由合子前和合子后生殖隔离共同起作用。且草雷、亚雷杂种基因组互作亲和,而亚瑟杂种基因组互作不亲和。D组雷蒙德氏棉能同时和A1、A2组杂交成功并获得杂种后代,进一步验证了雷蒙德氏棉被视为四倍体棉种祖先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