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43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瘤胃微生物制剂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日龄白羽肉鸡7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每组35只,进行41 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03;那西肽+0.025;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瘤胃微生物制剂.[结果]在36~41 d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高6.60;,试验组的全期料重比与对照组相当,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胸肌率比对照组高8.40;,腹脂率比对照组低14.34;,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添加瘤胃微生物制剂有替代饲用抗生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2.
试验旨在研究碘醚柳胺对6月龄伊犁马驹驱虫的效果。选取体重(117.60±15.84)kg、出生日期相近、在同一放牧草场放牧的6月龄伊犁马公马驹10匹,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匹。两组马驹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马匹用碘醚柳胺混悬液驱虫剂驱虫,对照组不进行驱虫。驱虫后,进行为期18 d的饲养试验,统计各组马驹粪便中虫卵排出的种类及数量并计算驱虫效果。结果表明,6月龄马驹粪便中共鉴别出9种虫卵,包括马副蛔虫、毛圆线虫、盅口线虫、细颈三齿线虫、埃及腹盘吸虫、韦氏类圆线虫、安氏网尾线虫、马蛲虫、侏儒副裸头绦虫;碘醚柳胺驱虫后第3天每克粪便的虫卵数(EPG)达到最高(13 500个/g);驱虫后第6天,马驹寄生虫感染率降为6.37%,虫卵减少率为90.59%,转阴率为93.63%;驱虫后第18天,感染率降为13.33%,虫卵减少率为71.91%,转阴率为86.67%。结果表明,新疆昭苏马场6月龄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种类较多,碘醚柳胺的驱虫效果在用药后的前6 d内最明显,用药后第18天药效减弱。  相似文献   
93.
试验旨在研究补饲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根据年龄、胎次、泌乳月龄相近的原则选择泌乳期伊犁母马24匹,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补饲0.05 g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为2.0×1011 CFU/g)和0.133 g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为3.0×1010 CFU/g)、0.10 g枯草芽孢杆菌和0.266 g植物乳杆菌、0.15 g枯草芽孢杆菌和0.399 g植物乳杆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血尿素氮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P> 0.05);但补饲复合微生态制剂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升高的趋势;试验Ⅱ组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中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 <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 <0.05),试验Ⅰ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总抗氧化能力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Ⅰ和Ⅲ组(P <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因此,补饲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物对泌乳期母马增强免疫机能,改善氮沉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且补饲0.10 g枯草芽孢杆菌和0.266 g植物乳杆菌复合物时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4.
4种日粮对1岁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4种日粮对1岁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227.38± 16.48)kg的1岁伊犁马16匹,随机分为2组,每组8匹,采用分期分组的试验方法,分别为试验Ⅰ、Ⅱ、Ⅲ、Ⅳ组。试验Ⅰ组每匹马饲喂苜蓿干草8 kg/d、颗粒精料0 kg/d;试验Ⅱ组每匹马饲喂苜蓿干草7 kg/d、颗粒精料1 kg/d;试验Ⅲ组每匹马饲喂苜蓿干草6.3 kg/d、颗粒精料1.7 kg/d;试验Ⅳ组每匹马饲喂苜蓿干草5.6 kg/d、颗粒精料2.4 kg/d。进行21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 d。结果表明,1岁伊犁马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磷的消化率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呈增长趋势,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的消化率呈下降趋势;消化能、代谢能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呈增长趋势(P > 0.05);氮沉积量、氮沉积率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而增长,其中试验Ⅲ、Ⅳ组氮沉积量、氮沉积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 < 0.01);钙沉积量、钙沉积率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且试验Ⅰ组极显著高于试验Ⅱ、Ⅲ、Ⅳ组(P < 0.01);磷沉积量随日粮中颗粒精料水平的增加而极显著增加(P < 0.01);各组血浆中总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 > 0.05),但试验Ⅱ、Ⅲ、Ⅳ组血浆尿素氮含量均低于试验Ⅰ组(P > 0.05)。综合1岁伊犁马对4种日粮的消化代谢情况及血液生化指标,1岁伊犁马粗蛋白质适宜需要量为14.28 g/kg代谢体重,可消化蛋白适宜需要量为9.16 g/kg代谢体重,代谢能适宜需要量为1.74 MJ/kg代谢体重,消化能适宜需要量为1.41 MJ/kg代谢体重。  相似文献   
95.
为探究不同种源粗叶榕扦插育苗成活率情况,开展了不同基质、不同浓度ABT1对不同种源粗叶榕扦插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基质对不同种源粗叶榕扦插成活率呈显著差异,其中泥炭土:营养土=1:3基质粗叶榕扦插效果最佳。(2)不同浓度ABT1处理对不同种源粗叶榕扦插成活率也呈显著差异,其中200mg/kg浓度ABT1处理后,粗叶榕扦插效果最佳。(3)不同种源粗叶榕扦插成活率呈显著差异,其中广西钦州种源扦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补喂不同水平的鞣花酸对马驹粪便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通过探究粪便菌群的变化,以期为哺乳马驹胃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肠道健康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出生日期相近、体重为(143.33±16.10)kg的3月龄纯血马马驹15匹,随机分为3组,每组5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对照组马驹不做任何处理,试验Ⅰ和Ⅱ组马驹每天分别补喂15和30 mg/kg BW鞣花酸,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试验第60天晨饲前于直肠采集马驹粪便样品,测定粪便菌群多样性。【结果】OTUs结果显示,试验各组共有OTUs 789个,试验Ⅰ组特有的OTUs为182个;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Alpha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Ⅰ组Shannon、Chao1及ACE指数有提高的趋势;菌群丰度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前十的优势菌种类相同,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为主,且丰度占总数92.94%以上,各组之间门、科和属水平菌群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LefSe分析结果表明,试验Ⅰ组有差异菌9种,试验Ⅱ组有2种;预测前十的功能有全局与...  相似文献   
97.
【目的】构建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裂解酶重组表达乳酸菌Lactococcus lactis,并检测重组菌及其表达产物的抗菌效果。【方法】全基因合成噬菌体裂解酶Cp51基因,构建PNZ8148-Cp51原核表达重组载体,电转化至乳酸菌NZ9000,经乳链菌肽诱导表达可溶性Cp51蛋白;用比浊法检测表达蛋白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抗菌活性;利用细菌液混合培养检测重组菌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噬菌体裂解酶Cp51在乳酸菌中成功表达,为1 268 bp;质量浓度1μg·mL-1以上的重组蛋白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具有高效抗菌活性;重组乳酸菌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增殖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混合培养后使产气荚膜梭菌活菌数从9×10~9 CFU·mL~(-1)下降到约9×10~8 CFU·mL~(-1)。【结论】A型产气荚膜梭菌噬菌体裂解酶重组乳酸菌构建成功,为后续优化表达和临床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为了在海南推广种植八月瓜,试验通过收集不同种源的八月瓜,并开展种子发芽率试验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在播种前采用10%赤霉素浸泡种子2h,随后采用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育苗基质为全河沙基质时发芽率最高,达到92.6%;不同种源的八月瓜果肉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云南种源(1.173%),其次为广东种源(0.789%...  相似文献   
99.
100.
3~6月龄伊犁马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3~6月龄伊犁马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揭示断奶前马驹肠道菌群演替的规律,从微生物学角度为此阶段马驹生长发育及肠道健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89.75±8.81)kg、出生日期相同的3月龄伊犁马5匹,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分别在试验的第0天(即试验开始的前1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采集马驹粪便样品,从每份样品中提取微生物基因组总DNA,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检测样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显示:1)对5匹马驹的20份粪样进行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数157 665条,获得平均操作分类单元(OTUs)1 117个。2)马驹粪便中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随着马驹月龄的增加呈波动性变化,但各时间点之间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3)在门水平上,马驹粪便中10大优势菌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螺旋体菌门(Spirocha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TM7、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其中以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及疣微菌门的丰度较高;在科水平上,马驹粪便中10大优势菌分别为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动球菌科(Planococcaceae)、肉杆菌科(Carnobacteriaceae)、BS11、RFP12、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在属水平上,马驹粪便中10大优势菌分别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德库菌属(Desemz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Ureibacillus、Paludi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埃希式杆菌属(Escherichia)、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密螺旋体属(Treponema)、艰难杆菌属(Mogibacterium)。由此得出,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能够准确地对3~6月龄伊犁马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分类研究;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是3~6月龄伊犁马肠道内的优势菌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