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以1、2、3年生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探讨超级苗选择的基础和方法。结果表明:①同龄级个体间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新梢生长量和分枝数也存在较大差异;②同龄个体间高生长量较地径生长量变异大,且苗高、地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因此云南松超级苗以苗高生长量为主、结合形质特征进行选择;③按照平均高生长量加上2倍标准差作为超级苗选择标准,经初选、复选,最终在78 200株1、2、3年生苗木中选出2 825株超级苗,平均入选率为3.6%,且选择结果以2年生苗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2.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不同构件碳(C)、氮(N)、磷(P)的分布特征,分析了2年生云南松苗木主根、侧根、主干、侧枝、母株针叶、萌条枝和萌条针叶不同构件C、N、P质量分数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地上构件C、N、P大于地下构件,地下构件主根C、N、P均低于侧根,地上构件以针叶C和N较高,侧枝P较高,各构件均表现出N受限明显。相同构件不同碳氮磷元素间相关性较弱,而各碳氮磷元素与化学计量比间的相关性较强,其中w(C)∶w(N)主要是受N元素的调控,w(C)∶w(P)主要是受P元素的调控,w(N)∶w(P)主要受N元素的调控。相同元素不同构件间相关性表明C质量分数在不同构件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而N、P及其计量比w(C)∶w(N)和w(C)∶w(P)在不同构件间相关性较为紧密。不同构件间C与N、C与P具有显著异速生长关系,且C的积累速度低于N和P的积累速度;N与P也表现显著异速生长关系,且N的积累速度高于或接近于P的积累速度。综合来看,云南松苗木各构件之间元素的异速生长轨迹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了不同的营养元素分配模式,苗木生长表现为以N调控为主,且N受限明显,及时补充N肥有助于云南松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73.
关于河北杨种子的繁殖问题曾有过报道。但是,由于当前生产上对种子发芽力特性了解不够,致使单位面积产量不稳定,苗木生长细弱且良莠不齐,给育苗和造林工作带来困难,同时苗期诱病危害也相当严重。为此,研究种子发芽力特性在理论上和生产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杜仲幼树氮磷配施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二因素四水平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杜仲幼树氮磷配合施用研究,试验布设吸取了拉丁方排列的特点,共获得八组高径肥料效应曲在方程。方程分析表明,磷素对杜钟生长影响大于氮素,氮磷交互效明显,文中进一步根据肥料价格,用等产线方程与最佳配比线方程计算得到一定产量下的最佳施肥量与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75.
以样地每木检尺资料为基础,依据“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法”以及“样地编年序列法”的原理,探讨了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iodes subsp. sinensis平茬萌蘖种群的密度动态及其调节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萌蘖植株、分蘖和构件密度制约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中国沙棘从个体数量、分株形态、构件生物量分配等不同层次维持种群适宜的数量和结构。①种群通过萌蘖植株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不断改变着种群密度,依次可将种群密度动态分为上升、下降和平稳等3个阶段。②种群通过分蘖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不断改变着萌蘖植株的形态。随着种群基盖度的增大,合轴型分株的比例下降而单轴型分株的比例上升。③种群通过构件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不断改变着构件的生物量分配。随着种群基盖度的增大,枯枝生物量分配上升而叶片生物量分配下降,克隆器官和根系的生物量分配均呈下降趋势。④研究对象的生物量分配已趋于平稳,亟待再次平茬或创造林窗恢复种群的繁殖、生长和存活能力。由此可得出结论:中国沙棘平茬后,通过克隆植株、分蘖及构件的密度制约出生与死亡调节,使种群形成与环境资源供应水平相适应的个体数量与分株形态,从而实现对生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种群持久性的维持。图3表1参22  相似文献   
76.
穗条长度对云南松穗条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云南松4年生幼树的当年生枝条剪取不同长度的穗条作扦插育苗试验,以研究穗条长度对云南松穗条扦插生根率和生根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穗条长度对云南松穗条扦插生根率和生根性状的影响显著。其生根率(50.0%)和侧根数最大值(2.3条.株-1)的对应穗条长度为7.0 cm;最长根长(15.7 cm)、总根长(22.0cm)和最长根粗(2.3 mm)的最大值对应的穗条长度分别为15.0 cm、8.0 cm和10.0 cm。  相似文献   
77.
云南松优良家系及优良个体苗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云南弥渡种子园27个家系的实生苗为材料,探讨了云南松优良家系和优良个体苗期选择的一些关键问题.结果表明:(1)不同家系间和同一家系不同个体间的高、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家系间的抗病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2)通过综合选择,选出苗期生长较快且抗病能力较强的优良家系7个,入选率为25.93.(3)采用标准差选择法,选出153株超级苗,入选率为19.29.(4)不同家系间和同一家系不同个体间的苗高生长量差异明显大于地径,且两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生长性状的选择以苗高生长量为主、地径生长量为辅.  相似文献   
78.
滇中高原云南松林分直径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是云贵高原上常见的主要针叶树种,为我国西部偏干性亚热带的典型代表群系,分布以滇中高原为中心,其地理在23°~29° N,98°30'~106°30'E,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多角形分布区,海拔500~3 200 m,气候属高原季风类型,冬暖夏凉,夏秋季雨量集中,冬春干旱严重,干湿季分明.  相似文献   
79.
IAA和IBA对云南松插穗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解IAA和IBA对云南松插穗扦插生根的影响,作了不同浓度的IAA和IBA处理采自5年生实生云南松混合家系人工林的当年生穗条的扦插生根效应试验.其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在单因素效应中,用以处理云南松插穗的IAA最佳浓度为0.338 g/L,对应的云南松插穗的理论生根率为55.0 %;用以处理云南松插穗的IBA最佳浓度为0.215 g/L,其对应的云南松插穗的理论生根率为31.0 %;交互效应中,用以处理云南松插穗的IAA和IBA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313 g/L和0.163 g/L,其对应的云南松插穗的生根率为63.5 %.  相似文献   
80.
以陆良县的核桃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3.13"霜冻危害原因、程度及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尽快恢复树势的3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