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科学   17篇
  22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降雨过程中碱性坡耕地土壤侵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坡地土壤侵蚀的治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研究碱性坡耕地土壤在降雨过程中的入渗和侵蚀特性,该试验采用室内人工降雨模拟器方法对两种不同碱度的壤质黄土在不同坡度条件下的入渗和侵蚀进行了调查。试验土壤的可交换钠百分比(ESP)分别为2.8和52.0,土壤表面坡度为5%~25%。试验数据显示,在降雨过程中,土壤的入渗能力随ESP的减小或表面坡度的增大而增加,土壤的可侵蚀性随土壤ESP或表面坡度的增大而增加。两种ESP的土壤在各种表面坡度情况下的土壤累积侵蚀量随累积降雨量直线增加,并随土壤坡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当土壤坡度大于15%时,高ESP土壤的累积侵蚀量随土壤坡度的增加远大于低ESP土壤的增加。USLE经验公式较好地预测了低ESP土壤的坡度系数,但不能精确计算高ESP土壤的坡度系数。由于土壤细沟侵蚀的发生,WEPP模型低估了两种ESP壤在大坡度情况下的坡度系数。  相似文献   
12.
暗管排水是高地下水埋深地区农田排水的主要方式之一。【目的】确定农田暗管-明沟组合排水系统的布设参数。【方法】根据农田排水理论,建立了农田暗管-明沟组合排水系统布设参数计算模型及其C#语言编程。【结果】在题设条件下,考虑地下水蒸发影响时的吸水管间距比不考虑其影响可增大2.9%~17.3%;吸水管间距由15 m增大到25 m时,地下水埋深降深减小24.7%~27.5%;当吸水管埋深由1.5 m增加到2.0 m时,地下水埋深降深可增大34.8%。计算结果与相关算例的最大相对差异小于1.2%,运行速度快,在5 s内可以完成计算过程,适用于不同土壤质地、地下水埋深、地下水蒸发条件和作物种植条件。【结论】设计的软件减轻了农田水利工程基层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酰胺施用对碱土和非碱土水力传导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冲  李法虎  潘兴瑶 《土壤学报》2006,43(5):835-842
聚丙烯酰胺(PAM)可增加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但它对土壤水力传导能力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室内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了PAM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对不同碱度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的影响。PAM施用量为0、1/5000、1/2000和1/1000(PAM与于土重之比),施用方式为混合施用和表面覆盖施用,土壤为碱土和非碱土两种。试验结果显示,在未施用PAM的条件下,非碱土水力传导度大于碱土。PAM混合施用显著地减小了土壤的稳定水力传导度,但它对碱土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非碱土的影响。PAM覆盖施用降低了非碱土的稳定水力传导度;但碱土的稳定水力传导度随PAM施用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为了维持良好的土壤水力传导性能,应尽可能地减小PAM的施用量,或在非碱土地上采用混合施用而在碱土地上采用地表覆盖的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特性和作物产量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土壤水盐及作物参数空间结构的研究是改善农田管理水平的基础。该文对暗管排水条件下玉米试验田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盐碱度及作物植株高度和产量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的自相关距离除在0.3~0.6 m土层为20 m外,其它深度均小于5 m。土壤电导率和钠吸附比的自相关距离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玉米的生长而减小,一般都小于40 m。玉米植株高度、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的自相关距离分别为20~25,10和22~42 m。玉米高度和产量与土壤含水率正相关而与土壤含盐量负相关。土壤盐分对玉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技术的北京通州区灌区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需水是区域需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灌区生态需水是维持灌溉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对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系统进行了分类,确定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2003年通州区生态需水量为45.33×106 m3/a,生态、生活和生产需水量是可供水资源量的1.23倍,用水矛盾较为突出。在采用节水、开发新水源和区外引水等措施后,2010年和2020年研究区的生态、生活和生产需水基本可以得到满足,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该文研究结果为通州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直剪仪在试验室测定了一年生天然草本植被(主要为稗草和狗尾巴草)根系特征参数对土壤-根系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根系复合体抗剪强度与根重密度的相关性大于其与根长密度或根-土面积比的相关性。土壤-根系复合体抗剪强度随着土壤干密度和根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土壤干密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根系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大于根重密度的影响程度,其与土壤-根系复合体抗剪强度的标准回归系数(Beta值)分别为0.456、-0.321和0.186。当根重密度为5~10kg/m3时,一年生天然草本植被根系可增大土壤-根系复合体抗剪强度19.8%~39.5%。  相似文献   
17.
18.
计算机控制的36通道时域反射测量系统监测土壤水分T.J.HeimovaaraW.Bouten《WaterResourcesResearch》Vol.26,No.10,P2311-2316,(1990)[英]由于测定土壤水分自动技术的缺乏,长期阻碍着土...  相似文献   
19.
田间测定饱和传导度的原理及方法李法虎(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随着对土壤水分及溶质运移研究的深入,利用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土壤中水分及溶质运动状况已得到较大发展。高精度的数学解包括解析解、半解析解和数值解,除了必须有合理全面的定解方程描述外,还必须有较为精...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节水节肥方案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7年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为参考,将设定的减量施肥目标、灌溉用水总量和土地资源等作为约束条件,对北京市农业种植结构方案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农业种植结构模式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当化肥施用量比现状年(2007年)减少3%~9%时,农作物种植的年净收益最大(37.27×10^8元);随着施肥减量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年净收益逐渐减少;但在施肥减量比例小于15%的条件下,其年净收益均高于现状年。在测试的施肥减量比例范围内,灌溉需水量随施肥减量比例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施肥量比现状年减少11%时,灌溉需水量达其最小值8.43×10^8m3,而年净收益值则达其最大值的99.5%。比现状年施肥量减少9%和11%的施肥方案分别是经济效益最佳和灌溉需水量最小的推荐施肥减量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