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8篇
  10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42.
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百菌清、代森锰锌和霜霉威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运用16S rDNA特异引物,将土壤中提取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后,通过DGGE技术对PCR产物进行分析,得到施加农药的土壤细菌群落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细菌在高浓度霜霉威的诱导下增加新种群,使细菌多样性增加,这些种群逐渐变为优势种群,低浓度霜霉威对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很大,其他农药处理对于外来农药的污染敏感性较弱,影响不显著,尤其是低浓度处理的百菌清对土壤细菌群落无影响。  相似文献   
43.
生物有机肥对土壤中磷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土壤中磷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Langmuir方程拟合生物有机肥对土壤中磷的等温吸附特性,两种作物条件下,最大缓冲容量(KXm值)各处理的变化趋势相同,依次为:PMS(W富磷城市生活垃圾肥)HF>WSM>CK。  相似文献   
4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每年生产各类作物秸秆约7亿吨,其中有约50%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45.
碱石灰改良酸土对大豆植株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通过施用不同量碱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对大豆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碱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效果明显,AL1和AL2处理均能提高大豆POD、SOD、CAT活性,碱石灰对大豆叶片POD、SOD、CAT活性的影响为AL2>AL1>CK>AL3>AL4>AL5;碱石灰处理对大豆叶片MDA含量的影响为AL2相似文献   
46.
全球粮食危机与非洲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来,国际粮食价格继续上涨,非洲大米等粮食价格节节攀升,给本来就一直紧张的非洲大陆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因素,非洲的农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非洲大陆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条件,只要非洲国家加大农业投资,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将非洲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提高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非洲国家依靠现有耕地完全可以达到粮食自给。  相似文献   
47.
试验对由冻土和冻结牛粪中提取到的在低温下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13株真菌菌株进行了筛选,得到了1株优势菌株F5,其纤维素降解率为49.1%。经数理统计分析,菌株F5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该菌株被初步鉴定为小孢霉属(Syzygites ehrenberg),属耐冷菌,其生长条件为好氧、pH6.5~7.5、最佳生长温度20~25℃。该菌株适合作为低温条件下堆肥的外加菌剂使用。  相似文献   
48.
低温降解纤维素的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环境中低温微生物的提取、初筛、复筛和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分离并确定对纤维素有明显降解作用的两株细菌菌株B9和B21,并对其进行鉴定,B9菌株为噬胞菌属(又名纤维粘菌属,Cytophage)细菌,B21菌株为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细菌。  相似文献   
49.
长武地区土壤导气率及其与导水率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寻求快速、直接、耗资低并且可用于评估野外饱和导水率的量级和其空间变异性的方法,利用PL-300土壤导气率测量仪对长武小麦试验田不同含水率、体积质量、土层、取样方向、根系密度下的导气率,以及室内原状土壤样本(248 cm3)在田间持水率情况下的导气率及饱和导水率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导气率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含水率接近田间持水率时的土壤导气率和饱和导水率之间存在对数线性关系。土壤导气率与饱和导水率的这种预测关系在早期的试验研究中也有所反映。将本试验结果与Loll、Iverson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论证,验证了通过测量土壤导气率预测田间饱和导水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为对比研究改良剂对河套灌区盐碱土入渗特性及水盐分布的影响,设置对照组及2种施用水平(1%和2%)下的2种改良剂(生物炭和脱硫石膏)共5组处理,进行室内土柱试验。结果表明:(1)相比于对照组,1%施用量的生物炭能使入渗时间延缓8.9%,抑制水分入渗,降低相同时间内的土壤累积入渗量,2%施用量的生物炭对水分入渗过程起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能使入渗时间缩短35.6%,2种施用量的脱硫石膏都能使入渗时间缩短91.1%,促进水分入渗,提高相同时间内的累积入渗量;只有2%施用量的生物炭使最终的累积入渗量大幅增加62.8%。(2)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用Kostiakov模型对累积入渗量和时间的关系拟合相对于Philip模型效果更好。(3)相比于对照组,只有1%施用量的生物炭使入渗后的土壤含水率降低2.7%,其余各处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2种施用量的生物炭分别使入渗后的土壤含盐量显著降低28.5%和52.0%,但2种施用量的脱硫石膏分别使土壤表层含盐量显著提高184.3%和403.7%,其中2%施用量处理使土壤整体平均含盐量显著提高73.0%。综合考虑各处理改良后的入渗特性、土壤含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