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乌拉尔图小麦PBF基因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醇溶蛋白盒结合因子(prolamin-box binding factor,PBF)是胚乳组织特异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主要调控籽粒蛋白基因表达效率进而影响面粉的加工品质。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2份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 Tum.)中克隆得到2个PBF基因(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MF547409和MF547410)。与已报道不同来源PBF基因比对分析发现,乌拉尔图小麦PBF存在丰富变异位点,高达4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其推导的PBF蛋白具有典型DOF结构特征,存在22个氨基酸变异位点,尤其第22位A→S和第23位G→A变异形成特有酪氨酸激酶Ⅱ磷酸化位点(CK2-phospho-site)。该结果表明乌拉尓图小麦PBF基因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也暗示了氨基酸变异位点可能对其PBF蛋白的调控功能产生影响。同时,聚类分析显示乌拉尓图小麦与普通小麦的PBF蛋白聚在1个亚组,进一步证实了二者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2.
不同灌水处理对机采棉干物质和氮素运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北疆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机采棉干物质、氮素运移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机采棉水氮高效利用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以机采棉品种新陆早57号为供试材料,滴灌定额为4500 m~3·hm~(-2),设置3个不同的灌水次数分别为10次(D10)、8次(D8)、6次(D6)。结果表明:在滴灌定额为4500 m~3·hm~(-2)的条件下,D8处理的株型结构更为合理,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适宜,各器官干物质及氮素分配比例较为合理,可提高机采棉的铃重及单株铃数,充分发挥其个体优势,皮棉产量较高。因此,在D8处理的灌水分配方式下,结合相应的灌水制度,有利于实现棉花高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本课题组现有种质资源中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共分离分子标记SCAR1400和SCAR564,对收集于全国多个育种单位的354份小麦种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354份种质中,携带Pm21的有21份,分别为‘石H083-366’、‘BH50890-1-1’、‘06Y06’、‘南农02Y393’、‘09P80’、‘09P131’、‘09P283’、‘黔麦18号’、‘黔早麦15-3’、‘黔979-1’、‘黔9963-3’、‘黔9961-2’、‘YN06’、‘绵杂麦168’、‘MR168’、‘09品A6’、‘09品E6’、‘内麦836’、‘内麦9号’、‘绵阳39’和‘绵麦367’,检出率为5.9%,其中,8份来源于四川,来源于江苏和贵州的各有5份,河北、陕西和云南的材料中各有1份;仅有1份种质‘中大01’携带Pm13,来源于河南,检出率为0.28%。本研究结果可为抗白粉病基因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影响小麦抗倒伏性的主要因素,选用生产中应用较广泛的6个高产小麦品种,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抗倒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百农矮抗58的倒伏指数较小,为0.432,与其他品种相比差异显著;百农矮抗58的茎秆机械强度大、茎秆基部第二节短粗、秆壁较厚、次生根数量较多、株高和重心高度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第二节关系密切,第二节机械强度越大、壁越厚、干重越大、地下部根量越多,倒伏指数就越小,茎秆抗倒性就越强;适当降低株高可以降低植株的重心高度,增强植株抗倒能力。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茎秆抗倒性的直接因子为茎秆基部第二节机械强度、第二节干重、地下部根量及地上部鲜重,其中第二节机械强度对茎秆倒伏指数的直接作用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775,可用第二节机械强度的大小评价品种茎秆抗倒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倍性染色体小麦种质为材料,探讨通过生长点分生组织进行染色体制片,获得理想染色体图形的方法.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上午9:00-10:00,切取幼苗基部分蘖节约2 cm,剥离茎外部组织,立即放入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中,试管在0~1℃冰水中处理24~30h,之后将茎尖组织转入装有卡诺氏固定液(95%酒精∶冰醋酸=3∶1...  相似文献   
16.
以新陆早32号为供试材料,在新疆自然生态环境下研究不同机采棉行距配置(66+10 cm、72+4 cm)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72+4模式利于棉花前期生长,因其地膜覆盖率高,采光面积大,地温高;66+10模式利于棉花中后期的生长,因其通风透光性强;其中66+10模式与72+4模式相比,棉花生育时期提前3 d,株高高于72+4模式15.66%,叶片多于72+4模式13.53%,两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以此为基础,66+10模式下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得到有效合理的协调,并促进了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积累,且因中后期的通风透光性强,提高了外围铃比例,为增产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尊重和保护动物的思想,动物福利已为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当前,我国的动物福利事业发展较慢。公众对动物福利思想缺乏了解,与动物福利相关的法律缺少。本文追溯动物福利思想的起源以及发展过程,论述动物福利思想的核心内容。比较中国与欧盟在农场动物福利法律和操作规范的差异,寻找二者在动物伦理的主要区别。结果表明,动物福利建立在承认动物生命价值,并承认人类对动物有保护责任的基础之上。动物福利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或减少动物的痛苦。中国与欧盟在动物福利问题的主要分歧是对人与动物关系的理解,即"动物是否是‘物’"和"动物是否有生命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旨在了解北京市典型奶牛舍春季温热环境及空气质量状况,为奶牛正常健康生产提供环境依据。试验分别测定了奶牛场泌乳牛舍不同时间段(8:00~9:30、10:00~11:30、14:00~15:30、16:00~17:30、18:00~19:30)不同位置(向阳面、向阴面、饲喂通道)的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结果表明:在测定的5个时间段内,泌乳牛舍内的温度呈规律性变动,先升高后降低(P0.01);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升高(P0.01),而且温热指数(THI)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均小于达到热应激的指标(THI≥72);早上的风速低于其他时间段(P0.05);白天的辐射热高于早上晚上,但差异不显著(P0.05);PM浓度在早晚相对较低(P0.05);氨气浓度在16:00~17:30和18:00~19:30高于其他时间段(P0.01);二氧化碳浓度在18:00~19:30这个时间段明显高于其它时间段(P0.01)。舍外风速极显著(P0.01)大于舍内,舍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极显著(P0.01)高于舍外。牛舍内向阳面、向阴面、饲喂通道三个不同位置的氨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向阴面氨气浓度大于其它两个位置;饲喂通道二氧化碳浓度大于其它两个位置。由此得出,北京市典型泌乳牛舍的春季温度、湿度较适合牛群生产;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符合生产标准,对奶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熵权TOPSIS法的江西省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构建了包含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方面的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并结合改进熵权法确定权重,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082010年农用地利用效益、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和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快小麦品质育种进程,以籽粒类型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的半粒种子为材料,整粒种子为对照,分别在三种苗床上测定其发芽率和出苗率。结果表明,半粒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不受籽粒颜色和角质程度影响,但与籽粒长短有关:短圆型籽粒的半粒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较整粒种子的显著降低,长卵型和长粒型籽粒的半粒种子发芽率与整粒种子无显著差异,但发芽势减弱,拱土能力变差,在沙床和土床上的出苗率显著降低;对半粒种子的伤口进行封蜡处理后,可使出苗率提高至正常籽粒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