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4 毫秒
41.
利用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1320、SC_(200)和csLV34,对收集于全国多个育种单位的348份小麦种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Yr5连锁标记S1320阳性的种质有122份, Yr10连锁标记SC_(200)阳性的种质有80份, Yr18连锁标记csLV34阳性的种质有7份,检出率分别为35.06%、22.99%和2.01%。分子标记阳性的种质中抗病性表现并不一致,标记阳性且表现抗病的种质分别有27份、11份和3份,这些种质主要来自陕西、北京和江苏。抗病基因聚合种质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 Yr5和 Yr18聚合时对条锈病表现高抗或免疫, Yr10与 Yr5或 Yr18聚合则不能有效提高种质的条锈病抗性。此外,有10份种质虽然未检出上述3个基因,但是对条锈病表现近免疫,是抗条锈病育种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2.
选取甘草多糖(GPS)为原料,主要研究甘草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生长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中,800、1 500 mg/kg GPS处理组的AD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对断奶仔猪腹泻率影响中,400、800、1 000 mg/kg GPS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腹泻率显著下降;在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中,1 000、15 000 g/kg GPS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IgG含量显著升高,800、1 500 mg/kg GPS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IgM含量显著升高;在断奶仔猪生长基因表达量中,肝脏中800 mg/kg GPS处理组的IGF-1基因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背长肌中1 000 mg/kg GPS处理组的IGF-1基因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800 mg/kg GPS处理组IGF-2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43.
为给BNS型杂交小麦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BNS低温敏感雄性不育系衍生的两个杂交小麦及常规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为材料,研究了制粉系统各出粉点面粉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出粉点的面粉品质性状间存在差异,皮磨粉的灰分含量少,白度值、干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等均最高;心磨粉的粗蛋白含量、灰分含量、破损淀粉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弱化度等随出粉点后移呈升高趋势,而白度、干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最终黏度、回生值等随出粉点后移而降低;同一出粉点不同材料的品质特性具有明显差异.杂交小麦不同出粉点品质的变化趋势与常规小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4.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高产潜力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茹振钢  冯素伟  李淦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388-3393
黄淮麦区是中国冬小麦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对中国小麦生产以及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耕地资源非农化、耕地利用非粮化的发展现状,指出未来提高小麦总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要充分挖掘小麦高产潜力,培育高产品种是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黄淮麦区的生产条件及生态特点,分析不同时期高产品种产量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在大田条件下实现小麦高产潜力,千粒重与穗粒数并重是小麦新品种的发展方向。并从机械化生产对品种的要求出发,探讨了黄淮麦区小麦高产品种的高产空间与创育思路,提出进一步挖掘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高产潜力的有效途径:(1)小麦高产潜力的实现,应重新认识和定位穗光合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穗器官的光合优势,培育穗叶高光效品种。小麦穗器官除具有空间优势外,其光合特点类似于C4途径或介于C3—C4中间型,籽粒呼吸释放的CO2能被穗光合再次固定。鉴于穗光合对籽粒产量形成的较大贡献,应强化绿穗灌浆特性,发挥穗器官的光合优势,提升穗粒重。(2)提高单产水平,必须注重群体生物产量的提高。在保持现有收获指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茎秆强度,实现植株高大化、密植化,能有效改善群体穗叶空间结构。通过调节生长发育节律,培育小叶、壮秆、大穗型新品种,实现小麦高生物产量。高生物产量品种还应拉开穗层,使穗层由一层增至三层,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容穗数。(3)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已日趋成熟,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是今后挖掘高产潜力的重要途径。利用杂种优势挖掘高产潜力需同时兼顾品质性状的优化,充分考虑多个品质性状间的协调稳定。可通过多穗大穗实现高产,通过提高强势小花结实比例稳定品质,从而实现高产与优质并重发展。挖掘小麦产量潜力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文章旨在通过协调各种产量形成影响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黄淮麦区小麦的高产潜力,为中国黄淮麦区的小麦高产育种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5.
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抗寒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河南省主推品种百农矮抗58、邯郸6172、豫麦49号、豫麦54-99系、豫麦18号、豫麦2号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控制各生育时期的生长温度,分别测定苗期、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各品种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6个品种在各生育时期的抗寒能力差别较大,百农矮抗58和邯郸6172抗寒能力较强,其他几个品种抗寒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46.
Pb2+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久  李淦  肖万红 《种子》2006,25(12):44-45,53
研究了不同浓度Pb^2+离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Pb^2+浓度不高于100mg/L时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短期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所有处理的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随着浓度的提高,Pb^2+离子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水稻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幼苗高度、幼苗鲜重、根鲜重明显降低;Pb^2+离子胁迫下对水稻种子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芽。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鸡的迅速发展,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日趋严重。本文从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一例规模肉鸡场大肠杆菌病,并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出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内含子Ⅱ的多态性及其对绵羊生长性状的影响,筛选对绵羊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分子标记,以期为绵羊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大尾寒羊、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湖羊、杜泊羊5种绵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对MyoG基因内含子Ⅱ(Eco72 Ⅰ)进行基因分型,利用PopGene32软件计算绵羊MyoG基因内含子Ⅱ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利用SPSS 17.0软件对不同基因型与绵羊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小尾寒羊、杜泊羊、湖羊群体中MyoG基因内含子Ⅱ均存在3种基因型:AA(368/540 bp)、AB(908/368/540 bp)和BB(908 bp);大尾寒羊和豫西脂尾羊群体中仅检测到2种基因型:AB(908/368/540 bp)和BB(908 bp)。大尾寒羊、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湖羊、杜泊羊的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45、0.633、0.917、0.706和0.811,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55、0.033、0.083、0.176和0.054,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333、0、0.118和0.135。小尾寒羊的杂合度最低(0.455),杜泊羊的杂合度最高(0.497),表明杜泊羊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其他群体;5个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均为中度多态(0.25<PIC<0.5)。关联分析发现,小尾寒羊MyoG基因内含子Ⅱ BB基因型个体胸围、胸宽、头长、颈长均显著低于AA、AB基因型(P<0.05)。【结论】 MyoG基因内含子Ⅱ Eco72 Ⅰ位点可作为影响绵羊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结果可为今后绵羊生长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奶山羊是以食草为主的家畜,对粗饲料利用率高,生长发育快,成熟早,单位体重产量多。饲养奶山羊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是广大农民致富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河南是全国奶山羊生产基地之一,而开封奶山羊质量居全省之首。为摸清我省奶山  相似文献   
50.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为了给小麦高产栽培及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对9个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干重呈"S"型曲线增长,籽粒灌浆期可分为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三个阶段.相关分析表明,粒重主要是由快增期持续时间和灌浆速度决定的,与整个灌浆持续期关系不明显.在小麦灌浆快增期,灌浆速度越快,持续时间越长,干物质积累越多,粒重就越高.不同品种间籽粒灌浆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表明,襄麦29和百农矮抗58-1籽粒灌浆速度较快,粒重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