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黑龙江省龙江县抢抓机遇,发挥项目效能,大力实施以义务植树为重点的生态发展战略,组织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创新机制,强力推进,着力打造义务植树精品工程,取得了显成绩。十多年来,全县共完成义务植树1252万株,面积161239亩,建义务植树基地3029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72.
多年来,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在全国绿化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城乡生态建设的质量,为国土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比如:一些干部群众思想意识观念落后,组织管理机制滞后,机构不健全,绿化费收缴难度大等。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一、强化政府行为。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把义务植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各级绿化委员会的机构建立,配备专人负责义务植树工作,单独核定编制,独立开展工作,增加各项投入。二是各级政府应从财政预算中,拨出绿化经费,支持义务植树工作。三是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推动义务植树工作的开展。二、加强属地管理。针对当前人口流动大,私营企业飞速发展的状况,义务植树要进行属地管理,由当地绿委统一组织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农村的义务植树,委托所在地的行政村或乡镇政府组织管理;城镇下岗职工,委托所在地的街道社区组织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三资”企业的义务植树工作,由所在地县绿委办直接管理。三、建立信息管理网络。尽...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国槐腐烂病的病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措施进行了描述,为搞好城市绿化工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4.
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莺  李耀辉  孙旭映 《草业科学》2015,32(4):539-551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干扰。目前,气候变化对黄河源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黄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和已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径流量、土壤侵蚀、湿地、冻土和植被5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讨论了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河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治理对策。结果显示,黄河源区降水略有增加,气温显著升高。黄河源区径流有很大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相对偏丰,90年代初至2008年相对偏枯;源区年径流量距平的年际变化与年降水量距平的年际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降水强度也是影响径流量的原因。黄河源区土壤侵蚀现象严重。湿地面积减少,沼泽和水域的斑块数、破碎度和分维数增加,优势度降低。源区多年冻土已经减薄或消失,多年冻土的边缘地带,垂直方向上形成不衔接冻土和融化夹层,多年冻土分布下界升高50~70 m。源区植被覆盖总体上保持原状,局部出现退化。在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形成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社会环保意识,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加强部门联合,实施生态移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75.
气候变暖影响区域水循环与粮食安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发民  李耀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85-15187
综述了气候变暖对水循环、粮食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进展。未来气候变暖造成的热浪以及作物生长季节温度的不确定变化导致的农业减产,将严重威胁世界的粮食安全。近些年许多地区热浪增强、强降水事件增多、干旱持续时间延长,表明了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采取减排和适应对策的紧迫性和复杂性。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而适应气候变暖所采取的相应对策则是区域行为,因而难度很大。世界各国应该共同合作,集合世界的力量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  相似文献   
76.
会宁县农田地膜使用与残留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摸清会宁县农田地膜残留状况,依据生态区域及地膜应用特点,进行了会宁县地膜残留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会宁县农田都有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污染,地膜残留量为12.45~211.05 kg/hm~2,且存在区域差异。其污染程度受人为作用、种植作物、地膜厚度、利用次数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张宇  李耀辉  刘抗 《干旱区研究》2015,32(3):518-525
采用1961-2012年全国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以及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黄淮海区域降水指数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25~54候逐候脊线、强度、西脊点指数计算,分析黄淮海夏季区域降水异常,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其可能的影响方式.结果显示:1961-2012年我国黄淮海夏季区域降水相对偏少,夏季区域降水有减小趋势,且旱年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3种特征形式对比得到,脊线偏北、强度偏小,西脊点偏西时,黄淮海区域北部、东部、中部降水偏多,西部、南部降水偏少;旱年41候时西太副高表现异常强大、偏西;5月时可用强度大小和西脊点位置作为黄淮海区域各站点夏季降水预测的参考因子,6月时西脊点位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8.
李小食心虫又名李子食心虫、李小蠹蛾,在黑龙江省各地分布很广,危害性极大。为了有效控制灾情,下面介绍李小食心虫生活的全过程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9.
三北地区荒山荒地沙棘播种造林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沙棘的生物学特性 沙棘耐干旱,耐瘠薄,是喜光性强,不耐庇荫的落叶豆科灌木,耐高温、耐严寒,能在零下32℃严寒,零上55℃高温范围内正常生长,其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枝叶茂盛,是治理水土流失,绿化荒山荒地的先锋树种和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80.
浅议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机械化要在2020年总体进入高级阶段,丘陵山区机械化必须取得质的突破。要针对当前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配套、思想认识不到位、机具供应不充分、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症下药,因地制宜,政府部门、主管单位、农机合作组织、科研院所和农机企业同向使劲,通过改造基础设施、增强科技创新、完善组织机制、优化产业结构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强大合力,努力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