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8篇
  5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以油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油菜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贮藏24 d仍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12℃可加快油菜的呼吸速率、叶绿素的降解和电导率的升高,贮藏16 d油菜80%变黄、腐烂,并出现异味,失去商品价值。5℃贮藏效果介于两者之间,适用于较短时间(〈15 d)内油菜的贮藏。  相似文献   
42.
GC-MS/MS法测定草莓中吡唑醚菌酯 残留量及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MS)测定草莓中吡唑醚菌酯的含量, 〖JP+1〗通过探究吡唑醚菌酯在草莓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评估吡唑醚菌酯的膳食风险?样品经1.0%甲酸乙腈提取, Cleanert MAS-Q净化管净化, DB-5 MS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 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检测?吡唑醚菌酯在质量浓度为0.001~0.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 8), 在0.02~2.0 mg/kg添加水平下, 草莓中吡唑醚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6.8%~101.4%, 相对标准偏差为1.8%~3.3%?定量限为0.020 mg/kg?吡唑醚菌酯在草莓中的残留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其消解半衰期在2.2~3.0 d?膳食风险评估表明末次施药5 d后一般人群吡唑醚菌酯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the national estimated daily intake, NEDI)为1.34 mg, 占日允许摄入量的70.9%, 我国居民对吡唑醚菌酯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相似文献   
4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艳杰 《玉米科学》2006,14(1):132-133
玉米使用W-HE生物表面活化剂、CHE3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宝、丰产宝、生根粉、丰收素能促进玉米前期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双穗率,对植株有较明显的活化和调节作用,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4.
通过1990~1995年试验示范推广,采用早熟品种、增加密度、公顷株数达75 000~82 500株,提高匀度、施肥达到中量级以上,增产率为9.6%~11.0%,降低子粒含水率9.3~10.5个百分点,解决秋天子粒脱水难,改善了品质、提高了效益。  相似文献   
45.
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承载着提高项目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能力,提高良种法入户率,提高农场种田水平,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重要任务.为此,科技推广必须是建立在科技计划编报、推广方案制定、科技推广的实施及其总结考评等系列程序基础上,以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相互协调发展为途径,以良种应用、良法推广、农场种植户科技培训等为核心内容的综合工作.  相似文献   
46.
黑龙江省军川农场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两江之间,年大于10度活动积温2478.7℃,无霜期平均135d,农作物生长期日照为1400h左右.年降水量504.4mm,降雨量多集中在6~8月,对玉米生长发育较为有利.玉米是军川农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2.2万hm2左右,占全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8.6%左右.  相似文献   
47.
栽培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于琳  李艳杰  纪武鹏 《玉米科学》2009,17(4):101-103
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选用当地主栽品种,系统比较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很大,行间覆膜处理,因前期保水和保温,使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干重及产量均高于其他栽培方式处理。  相似文献   
48.
介绍北方糯玉米套种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从茬口安排、整地、品种选择、营养土配制、播种、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糯玉米与大白菜的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提高企业对需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人们提出了供应链及其联豆策略.此前的供应链研究主要是观点分析与说明,并无从具体数据方面加以论证,缺少说服力.在这里,我们从数理方面分析产品成本在是否参与供应链的差异,并由此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0.
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山葡萄几丁质酶基因VCH3的全长cDNA片段,并将该基因构建到双元载体pBI121质粒35S启动子下游,形成重组质粒pBIVCH3。通过冻融法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到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获得了植物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