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41.
通过引进浅紫花油菜不育系种质资源,从中选择可育单株,通过系谱法选育及结合温室加代培养,选育出粉白花色油菜品系PW-1B。该品系农艺性状较好,抗寒性强,既可一般种植,亦可作观赏种植。  相似文献   
242.
以番茄品种‘Moneymaker’幼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菌的方法,研究了接种该病原菌后番茄幼苗形态、生理及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病原菌对番茄幼苗生长、根系保护性酶活性及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12 d后,番茄幼苗主要生长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病情指数高达62.3%。随着接种天数增加,接种和对照处理幼苗根系活力均呈上升趋势,但接种处理增幅较为缓慢,且接种后6 d和12 d均显著低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另外,随着接种天数增加,接种处理幼苗根系中乙烯信号标记基因ETR4与Pti4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水杨酸合成关键基因ICS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而PAL的相对表达变化幅度较小;防御信号基因PR1a的响应较为强烈,相对表达量最高升至200倍左右;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1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243.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物候期、生长发育及产量都产生很大影响,研究马铃薯生长季热量资源和适播期变化特征,对调整品种布局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1—2016年晋北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晋北马铃薯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基于积温稳定性原理,建立气象产量预测模型,得出最高气象产量对应的适播期,并分析适播期的年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晋北马铃薯生长季气温以0.32℃·10a-1速率呈升温趋势,≥5℃积温以47.0℃·d·10a-1速率呈增加趋势。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晋北马铃薯产量影响显著的气候因子主要是出苗~分枝期的平均气温,全生育期的积温、日照时数、需水量,出苗~分枝期、花序形成~可收期及全生育期的最高气温≥30℃的日数。气温和日照基本为负效应,降水在营养生长期为负效应,生殖生长期为正效应。晋北马铃薯适播期随着气候变暖有提前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适播期在5月上旬末至5月中旬,90年代适播期在5月上旬,21世纪最初10 a适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2010年以...  相似文献   
244.
为探讨氮肥施用量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提高花生单产水平。以远杂9102、开农176、驻花2号、豫花23号4个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0)、中氮(150 kg/hm2)和高氮(300 kg/hm2)3个氮肥处理,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氮处理中主茎高、侧枝长、结果枝数、果针数及荚果数显著高于对照和高氮处理,随着花生荚果的逐渐成熟,中氮处理在饱果率、百仁重和产量方面极显著高于对照和高氮处理。综合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中氮处理(150 kg/hm2)氮素施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45.
246.
本文以2019年3月29日山西省沁源县王陶村突发森林火灾为例,从事件火灾发生背景、林火扑救过程、气象应急保障、事件处置管理、起火原因调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多个角度总结了本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气象与森林消防等多部门联合作战及带来的启示,为研究复杂困难局面下的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47.
利用山西62个测站1961—2010年的逐日最低地温资料,分析了终霜冻的历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1961—2010年平均终霜冻日呈现提早结束的趋势,并伴有明显的波动变化;21世纪的10年是平均终霜冻波动最为剧烈的时期。(2) 山西省1961—2010年平均终霜冻日为4月12日,其分布整体呈现南早北晚的特征,从3月中旬到5月中旬,终霜冻自南向北相继结束。(3) 山西省正常终霜冻的发生概率为54%~74%,从东北到西南的分布为“小-大”相间分布,概率较大的地区主要位于中部和东南部;偏晚终霜冻的发生概率为2%~22%,南部和北部是其发生概率最大的地区;特晚终霜冻的发生概率为14%~36%,概率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中部。(4) M-K突变检验 表明,山西平均终霜冻在1990年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气候突变;1975—1996年,山西大部分站点的终霜冻日都发生了显著的气候突变。(5) 1961~2010年山西终霜冻变化趋势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南到北呈“大-小”相间分布,提前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位于中西部和南部,推后幅度较大的地区集中在西北部以及中东部。(6) 2001—2010年山西轻微、中度和重度终霜冻的主周期分别为15 a、12 a和7 a;次周期分别为1 a、1 a和5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