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79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9篇
  26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51.
保护性耕作示范效果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总结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效果(10个县)2003年的监测成果。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的抗旱、保墒、培肥土壤、增产、增收和防治沙尘暴等都初见成效。尤其在旱地的效果更佳。试验未发现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的病虫害严重,但免耕的杂草量比传统耕作的要多,经过施用除草剂可以得到控制。在保护性耕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农艺与农机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适合不同类型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52.
为加快饲草青贮加工新技术的推广,提高我国饲草青贮加工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市农业局与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于2004年3月24~25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饲草青贮加工技术交流与设备展示会。来自全国各地农机、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及企业单位的80多人参加了会议。北京  相似文献   
253.
带状浅旋小麦播种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四川成都平原的特点,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要则,研究设计了带状浅旋小麦播种机,解决了灌区内小麦播种行距小、播种机开沟器易堵塞等问题.田间试验表明,播种平均深度为3.57mm,平均宽度为5.51cm,平均行距为20.2cm.该机能在水稻留茬或秸秆全部还田的地上进行播种作业,一次进地可完成破茬或开沟、播种等作业,而且作业时土壤扰动小,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54.
本文以红提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货架温度(5℃、10℃、15℃和20℃)对红提葡萄品质的影响,以确定红提葡萄不同温度下合适的货架期.红提葡萄在5℃、10℃、15℃和20℃下均可保持较高的感官质量16d,但是20℃下红提葡萄的腐烂率和失重率明显高于其他温度处理,20℃16d腐烂率和失重率达到约5%和14%,并且20℃ 16dDPPH抑制率和果梗含水量降到约50%,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的含量都达到最低,果梗出现干枯,影响商品价值.综合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5℃、10℃和15℃条件下红提葡萄货架期可达到16d.  相似文献   
255.
利用海南文昌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木麻黄工业原料林样地资料,通过参数置换法,构建了以优势高模型为基础,以断面积预估为中心,将蓄积量作为目标变量的生长与收获模型系统。结果表明:组成模型系统的各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各模型的预估值与观测值差异不显著,适应性较好,能对木麻黄的优势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生长进行正确预估,可用于研究区木麻黄工业原料林的生长与收获预估。研究方法为一次性调查数据生长模型及类似模型的研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并为当前缺少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和大量解析木数据的森林经营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环酰菌胺和噻酰菌胺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净化(稻秆和稻壳样品添加石墨化碳黑(GCB)辅助净化),UPLC-MS/MS测定,基质外标法(ESTD)定量。稻田土、稻田水、稻米、稻壳和稻秆五种基质中环酰菌胺和噻酰菌胺的添加浓度在0.005~2 mg/kg时,平均回收率均为81.9%~107.6%,相对标准偏差为1.4%~9.6%,检出限(LOD)是0.019~0.061μg/kg,定量限(LOQ)是5μg/kg。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测定浓度范围宽,且操作简便;可用于稻田生态系统中同时对环酰菌胺和噻酰菌胺进行残留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257.
2BML-2(Z)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的研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玉米垄作留茬栽培模式,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要点,设计了2BML-2(Z)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该播种机主要由动力驱动式破茬装置、开沟施肥装置、镇压传动装置等组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粒距合格率约96.2%,破茬刀平均入土深度8.5 cm,播种平均深度5.2 cm,施肥平均深度8.5 cm,种肥间距3.3 cm。一次进地可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作业时土壤扰动小,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58.
杉木中大径材成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江西大岗山 17~ 2 5年生杉木人工林的临时样地 (4 4块 )和固定样地 (52块 )材料 ,研究了立地、年龄和保留密度对杉木成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杉木中大径材成材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立地 ,其次是保留密度和培育年限。立地指数级大于或等于 16 ,保留密度为 10 50~ 1350株·hm-2 ,年龄为 2 0~ 2 2 a时 ,适于培育中径材。大径材培育的经营密度则应更低 ,培育年限应更长  相似文献   
259.
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法与传统耕作法的田间对比试验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对6种保护性耕作法和传统耕作法进行了连续6a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保护性耕作法的冬小麦地夏休闲期蓄水量明显高于传统耕作,平均多蓄水9%,水分利用效率比传统耕作平均高13.2%;产量比传统耕作平均增加约14%,其中旱年增产幅度较大,平、丰水年增产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260.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试验探究白芍总苷(TGP)主要药物成分与类风湿关节炎(RA)肺间质纤维化之间的作用靶点,揭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根据2个ADEM参数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 OB)>30%、类药性(drug likeness, DL)>0.18,筛选出白芍总苷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的基因靶点;检索DrugBank、GeneCards、OMIM、TTD、DisGenet等数据库筛选RA和肺间质纤维化的基因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的基因名转换,收集白芍总苷治疗RA和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靶点。获取化合物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制作韦恩图;将靶点交集导入到STRING数据库绘制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深入分析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将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芍总苷组和托法替布组,通过测定肺脏指数反映肺脏组织的水肿炎症反应,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和踝关节滑膜租住的炎症反应,Masson染色观察肺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