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8篇
  19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1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从羊舍选址与建设、山羊繁殖及其饲养入手,分层面阐述山羊养殖技术,以供山羊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2.
结合石屏县情实际,探讨健全完善机制、强化防疫工作,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满足人民肉食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3.
海洋尖尾藻是世界广布的一种赤潮原因甲藻,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室内海洋生物实验的模式海洋浮游生物,但国内仅对其微观结构和摄食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制约了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通过对海洋尖尾藻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摄食方式、室内培养、分布特征及其与赤潮、二甲基硫和其它海洋生物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今后海洋尖尾藻生态特征研究的发展方向,明确了海洋尖尾藻的生态特征是对其合理利用和有效调控的基础,加强其生态特征研究意义重大.研究亮点:海洋尖尾藻已成为国际上室内海洋生物实验的模式海洋浮游生物,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对其生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该文综述了海洋尖尾藻生态特征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更好地全面研究海洋尖尾藻以及利用和调控海洋尖尾藻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4.
还原容量(RC)是衡量胡敏酸(HA)还原特性的重要指标。采用饱和H2振荡法和土壤溶液法对HA分别进行化学和微生物预处理,分别以硝酸铁(Fe(NO3)3)、柠檬酸铁(FeCit)作电子受体,测定了三种HA(上海巨枫SH,天津光复TJ,缙云山JY)的本底还原容量(NRC),化学还原容量(CRC),微生物还原容量(MRC)。对不同电子受体条件下、不同初始状态和不同种类的胡敏酸的R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HA中,以缙云山土壤提取的胡敏酸RC值最高,还原容量最大,分别为20.21?0.26mmolc mol-1C (NRC)、26.02?1.12mmolc mol-1C (CRC)和29.29?1.56mmolc mol-1C (MRC)。两种电子受体中,采用Fe(NO3)3得到的RC明显高于在FeCit条件下。另外,溶液态HA的RC明显高于固态。由此证明胡敏酸还原容量是一个相对量;其容量大小不仅和自身结构、性质有关,也受到HA初始形态和不同电子受体的影响。对比三个还原容量指标发现CRC和MRC显著大于NRC,而CRC和MRC之间无明确大小关系,因此用CRC来表征HA被微生物还原后的还原容量(MRC)还需作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5.
为了推进河北省张承地区养羊业的发展,了解羊场的环境控制与装备现状,作者调研了该地区10个规模化羊场,对养殖模式、圈舍设计以及生产配套设施(饲喂和饮水、通风和采光以及清粪设施)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舍饲、半舍饲养殖模式逐渐代替了放牧饲养,有窗密闭羊舍居多,但羊舍地面、墙体、屋顶和门窗等外围护结构差异较大,保温和通风矛盾突出,且窗户大小、位置和数量随意性较强,通风和采光难以保障;场区道路和排污欠合理,净、污道划分不明确,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有些羊场饲喂和饮水设施落后,需要改进。通过对张承地区羊场环境与装备的分析,掌握了该地区羊产业现存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环境调控的发展思路和途径,为该地区养羊业的健康、环保和优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旨在评价河北省三大区域(冀北燕山、太行山区和冀中南平原)羊场夏季绵羊的热应激程度,并分析温热环境参数与绵羊个体生理指标的相关性,为改善羊舍环境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个区域12个规模化羊场,自动检测并记录夏季羊舍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2个月,同时检测各场绵羊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结果表明,冀北燕山、太行山区和冀中南平原的羊舍日均温度分别达24.3、28.5和28.7℃,温湿指数(THI)分别达72.40、79.91和79.47,冀北燕山区域绵羊正遭受轻度热应激,而太行山区和冀中南平原地区的绵羊遭受中度甚至重度热应激,可见,夏季河北省舍饲绵羊的热应激防控需要引起关注,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措施刻不容缓。从绵羊个体生理指标看,3个区域绵羊的直肠温度范围为39.1~39.8℃,呼吸频率为42~114次·min-1,直肠温度与环境温度、THI之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P>0.05),但与相对湿度间表现出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P<0.05,r=0.60);呼吸频率与环境温度、THI之间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r=0.84;P<0.01,r=0.87),与相对湿度间未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P>0.05)。因此,通过羊舍温湿参数和THI的测定可以推断绵羊的个体生理状况,对实际生产中舍饲羊热应激的预防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现场裂解猪全血提取DN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决常规现场裂解猪全血时出现的血液凝结问题,提高了裂解液中抗凝剂EDTA的浓度,并对血液消化的蛋白酶K的用量作了梯度处理。结果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裂解液间DNA产量有极显著差异(P<0.001)。用我们改进的抗凝剂配方,DNA产量高于常规裂解波,且所提DNA质量没有下降;不同蛋白酶K用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8.
武陵山区来凤县不同生境下昆虫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79.
李雪梅  朱长甫 《大豆科学》1996,15(3):228-234
本文研究了摘英、摘心和去叶处理对不同生长习性不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荚处理对无限型大豆固氮酶活性(ARA)无明显影响,而使有限型和亚有限大豆的ARA明显降低。摘心和去叶处理使三种生长习性大豆ARA降低;摘英、摘心和去叶处理使三种生长习性大豆根瘤中酰脲含量增加;去叶处理使有限型大豆幼茎中酰脲含量明显增加,但对无限型和亚有限型大豆影响不大。摘英处理使有限型和亚有限型大豆幼茎中酰脲含量明  相似文献   
80.
针对夏季绵羊遭受严重热应激现状,研究日粮中添加中草药组方(藿朴蒲苓散)对夏季育肥羔羊生长性能、消化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00只体重相近、年龄一致的健康育肥公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0%(对照组)、0.5%、1.0%和1.5%藿朴蒲苓散,试验期30 d,试验期间舍内温湿指数平均达79.11。试验末检测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饲喂0.5%藿朴蒲苓散的羊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日饮水量和日采食量在不同组间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从生理指标分析,饲喂中草药的羊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2)0.5%组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钙和磷等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DM消化率较对照组提高7.20%(P < 0.01),而1.0%和1.5%组的消化率较对照组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3) 从血清生化指标上,3个给药组的生长激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0.5%组含量最高,较对照组提高16.90%;且0.5%组的甲状腺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 < 0.05)。4)从瘤胃发酵参数分析,3个给药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乙酸和丁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分别是对照组的1.19~1.30倍、1.18~1.24倍和1.28~1.43倍。综上,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藿朴蒲苓散有助于缓解育肥羔羊的热应激,添加量以0.5%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