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试验以欧李农大6号×农大7号、DS-1×Y03-09和DS-1×99-02等3个杂交组合的后代为材料,对杂交后代进行可滴定酸含量(T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测定。结果表明,农大6号×农大7号、DS-1×Y03-09和DS-1×99-02的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0.540%~2.825%,0.453%~2.542%和0.599%~2.7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9.17%~18.35%,11.41%~26.00%和10.15%~20.1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F1中多是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异,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可滴定酸含量呈明显的连续变异,表明欧李果实TA的遗传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F1频次呈偏正态分布,表明TA的遗传可能是由一个或多个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控制的复杂遗传。所有组合F1的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异系数,表明可滴定酸比可溶性固性物的选择潜力更大。农大6号×农大7号组合SSC趋向高亲遗传,TA为趋向低亲遗传,有向更低酸度变异的倾向,DS-1×99-02和DS-1×Y03-09等2个组合的SSC和TA均为趋向高亲遗传,选育比母本酸度更低品种的概率较低,更容易选出高糖品种。  相似文献   
92.
转基因技术在果树研究的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成绩。现从果树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影响果树基因转化效率的因素,转化植株的筛选及转基因安全问题等方面对果树转基因应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3.
为筛选出欧李叶片类黄酮和9种类黄酮物质中单一物质含量较高的品种,并分析确定具有抗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质,本研究以38份欧李种质基生枝成熟期叶片为试材,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测定儿茶素、表儿茶素、甘草素、芦丁、槲皮素、槲皮素-7-O-葡萄糖苷、杨梅素、光甘草定、根皮素活性物质含量,对其抗氧化及抑制酪氨酸酶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8份欧李种质叶片中,Y09-14品种类黄酮含量最高,为64.84 mg·g-1,且类黄酮及其9种组分的变异系数均超过20%,表明其遗传多样性丰富。根据叶片类黄酮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发现70%以上的种质为中类黄酮类型。通过对不同种质欧李叶片类黄酮及不同组分物质含量的测定发现,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槲皮素-7-O-葡萄糖苷在38份种质中均能被检测到,且儿茶素含量为6.271~935.295 mg·100 g-1,极显著高于另外8种物质。4种不同活性物质(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槲皮素-7-O-葡萄糖苷)与DPPH清除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这种活性物质的抗氧化能力较强;芦丁、槲皮素-7-O-葡萄糖苷、光甘草定与酪氨酸酶抑制率呈正相关。本研究为欧李后期相关物质的检测及提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4.
果树矿质营养研究现状及养分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矿质元素在果树体内需求分配规律及独特的体内养分调节能力、果树养分诊断方法及存在问题、果树缺素症状及养分资源管理对策,并提出了果树养分管理必须与无公害及有机果树生产体系相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95.
'农大6号'欧李果实花色苷提取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农大6号’欧李果实花色苷的生物活性,本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以及抑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为90%,pH=3. 0,料液比为1∶7(g∶m L),超声时间为30 min条件下,欧李果实花色苷提取量最高,为0. 112 mg/g;欧李果实精制花色苷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FRAP还原力、·OH自由基清除力显著高于粗制花色苷;果实花色苷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1 040、260、2 080μg/m L,60℃以上高温处理后,花色苷降解速率加快,抑菌效果也会减弱。  相似文献   
96.
为探究欧李果实品质的遗传规律并为欧李育种提供参考,研究选用欧李品系DS-1与99-02亲本及其正反交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测定双亲及后代群体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并对其后代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正反交后代平均值均高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均高于100%,遗传稳定,表现为杂种优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遗传传递力低于100%,表现为衰退变异。单果质量、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20%,后代出现广泛分离,其他性状均低于20%。果形指数、可滴定酸含量受父本影响较大,其他指标均不受正、反交影响。  相似文献   
97.
针对目前钙果在梳脱过程中出现随机不定向脱落的问题,设计了梳脱式钙果采收试验台,并以电机转速、梳齿弯曲角度、梳齿排布弧度直径和梳齿材质为影响因素,采收率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梳脱式钙果采收试验台采收率随电机转速增大和梳齿材质本身弹性系数和摩擦系数的增大而逐渐降低,随梳齿弯曲角度和梳齿排布弧度直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电机转速、梳齿弯曲角度和梳齿排布弧度直径对采收率影响的优先级依次为梳齿弯曲角度、梳齿排布弧度和电机转速。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综合考虑实际采摘效率,选择最优梳脱参数为转速25 r/min、梳齿弯曲角度120°和梳齿按直径为900 mm的弧度进行排布时,试验台采收率为95.03%。试验结果可为钙果机械化采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种胚败育在许多植物中普遍存在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种胚败育机制尚不明确。为探寻植物胚胎败育分子机制,本文在介绍植物胚发生过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种胚败育的相关基因及基因表达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当前植物胚胎发育的调控基因互作、协同机制尚不清楚,今后应运用多组学加大从基因调控到信号传导过程的深入研究,并对植物胚胎败育分子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硝酸钾处理对欧李枝条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欧李栽培管理提供指导。[方法]在一年生欧李自然休眠解除以后,取粗细一致的基生枝,洗净后去掉稍端和基部,用0.10%、0.50%、1.00%2、.00%4种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在25℃条件下水培欧李枝条,以清水为对照。分别于培养的第0、51、01、5、20天调查萌芽情况,同时测枝条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硝酸钾溶液处理能促进枝条萌芽,提高萌芽率,其中0.10%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效果最好;用硝酸钾溶液处理可使欧李枝条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中0.10%硝酸钾溶液处理使枝条中可溶性蛋白最多。[结论]0.10%硝酸钾溶液处理的欧李枝条长势最好,在枝条萌芽前用0.10%~0.50%的硝酸钾溶液喷施或浇灌能促进其萌芽和生长。  相似文献   
100.
 欧李(Cerasus humilis Bunge)新品种‘农大7号’是从欧李自然杂交实生后代中选育而成。果实扁圆形,底色橘黄色,向阳面着红晕,果肉淡黄色,离核。平均单果质量14.3 g,可食率94.4%,可溶性固形物14.57%,总糖7.96%,可滴定酸1.28%,糖酸比6.22,维生素C 506.9 mg · kg-1,氨基酸总量5.45 g · kg-1。外观漂亮,香味浓郁,酸甜适口,丰产强,在山西晋中8月下旬成熟,为鲜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