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36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数字植物研究进展:植物形态结构三维数字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数字植物围绕农林植物生命、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多维信息高效感知和认知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农林植物-环境3D数字化、高通量信息获取、情景感知、信息融合、结构和功能模拟、数字化设计和精准管理决策等数字农业的关键性、基础性以及共性理论和技术问题。植物形态结构的三维数字化是数字植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很多学者从植物组织、器官、植株和群体等不同尺度,或者从植物根系和地上部等不同视角,围绕植物形态结构的参数测量、几何结构解析、三维模型构建、结构与功能建模,以及三维植物模型真实感展现等需要,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在组织尺度方面,随着MRI、CT、显微成像等技术产品的不断成熟,使得利用这些先进测量仪器获取和测量植物组织内部结构数据成为可能,并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成为进行植物内部形态结构测量和分析的有效手段。在植物根系的三维数字化方面,由于植物的根普遍生长在土壤里,观察和测量十分困难。虽然近年来XCT、MRI等穿透射线成像技术已越来越多地用于根系的形态结构探测,但这类技术往往仅能获取范围较小的根系局部数据,且价格昂贵。因此植物根系形态结构的准确、无损(原位)、快速测量仍然是一个挑战。在群体尺度方面,基于实测数据的三维重建逐渐成为植物群体三维重建的主要途径,研究者正试图从激光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植物群体三维点云中提取群体的形态参数并实现群体的三维重构。而在三维植物模型的真实感绘制方面,如何准确地测量各种植物器官的光学特性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是当前的研究重点,虽然已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法在便捷性和普适性方面仍然难以令人满意,有待更多深入研究。笔者最后结合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对数字植物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以冬小麦为供试作物,采用肥力中等的红油土进行盆栽试验,对试制的含有N、P、K、Zn、Fe5种元素的四种草炭复混肥制品(酸化处理、加水处理、干混处理、肥料混合物)进行了肥效试验。结果表明:草炭复混肥制品均明显的提高了小麦生物学产量,增加了根系干重;减少了土壤对Zn、Fe、P的固定作用,作物吸收养分量增多。在4种复混肥中酸化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加水处理次之。不同施肥方法对复混肥效果有一定影响,分层施用优于混施。  相似文献   
23.
无公害黄瓜无土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广州市黄瓜无土栽培生产技术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多年栽培试验,结合广州市蔬菜无土栽培生产水平,依据国家、农业部、广东省有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对黄瓜无土栽培技术的相关环节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宜广州市黄瓜无土栽培生产的技术规程,为提高广州市蔬菜无土栽培生产水平、政府决策和制定有关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数字果树及其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是重要的农林植物。在万物智联时代,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建立数字果树技术体系,实现对果树生命、生产和生态复杂系统的高效感知、认知和智慧管控,对于果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数字植物技术范畴下,系统论述了数字果树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数字果树技术体系框架。重点在果树表型信息获取、环境数据获取、三维模型计算、数字育种、果树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数字果树研究进展。从产业应用角度,综述了数字果树技术在树形管理、生长监测、种植管理、农技培训、品牌营销等方面应用效果和挑战。最后,展望了数字果树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和技术突破方向,以期为数字果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5.
醋酸棉酚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验室模拟培养、测定剩余尿素量的方法,对醋酸棉酚作为一种新型脲酶抑制剂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醋酸棉酚对红壤脲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醋酸棉酚与尿素混合施用,培养2d,1%醋酸棉酚(相对于尿素质量)的脲酶抑制率为53.57%。土壤持水量对脲酶活性有较大影响,且在脲酶活性高时,醋酸棉酚的脲酶抑制作用更强。随着温度的升高,醋酸棉酚对土壤脲酶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且表现出混合性抑制的特征。醋酸棉酚提前施用7d,尿素回收率从混合施用的73.64%增加到99.00%,说明改进施用方式可大幅度提高醋酸棉酚的脲酶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6.
为了从日光温室施工图纸中重建出温室结构三维模型,提出基于语义映射的施工图纸三维重建方法。首先解析和分类日光温室施工图纸DXF文件,从中识别和理解主要特征构件,建立日光温室构件语义模型并生成分层控制参数,进而基于参数化驱动日光温室三维建模,最后对日光温室三维模型进行真实感渲染。该方法整合CAD制图与三维建模技术,有利于提高日光温室施工图纸的读图效率,建立的三维温室模型具有保真性、交互性和真实感等特性,可用于工程量和造价计算、温室结构优化以及虚拟展示。  相似文献   
27.
不同浸提条件对包膜控/缓释肥水中溶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以几种不同包膜材料控/缓释肥为供试肥料,研究不同肥(养分)水比、浸提方式(连续浸提和更换浸提液)、温度和pH条件对控/缓释肥水中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液中肥料浓度是影响养分释放的重要因素,加大肥水比、更换浸提液可以显著减小这种影响。升高温度,有机和无机材料包膜控/缓释肥水中溶出率均显著加快。肥料类型、肥水比对浸提液的pH都有显著影响,但在连续浸提和更换浸提液方式下,7d内浸提液的pH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控/缓释肥在pH.5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率显著高于在pH.7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率。因此,对于不同包膜材料控/缓释肥以一定pH值的微酸性缓冲溶液作为浸提剂,定期更换浸提液或采用动态流法,相同的氮(或磷、钾)水比,30℃左右的浸提条件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28.
利用来源广泛且成本低廉的木屑作为主要成分制成不同复合基质,研究其理化性质及其栽培樱 桃番茄的效果。结果表明,以木屑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复合基质在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及 pH等理化性质方面优于以泥炭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基质(60%泥炭 20%细沙 20%珍珠岩),其中以复合 基质(60%木屑 40%煤炉渣)综合性状表现最优,另外其在栽培樱桃番茄过程中的保水保肥能力也最 强,产量表现也最佳,比对照增产30.3%,并且果实在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等品质指标 上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是栽培樱桃番茄较理想的复合基质。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保水剂在不同磷、钾肥料溶液中吸水倍率和对肥料养分吸持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磷、钾盐肥对保水剂吸水、保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磷、钾肥磷酸一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均能显著降低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并随肥料浓度的增加,保水剂吸水倍率显著降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来表征。4种肥料对保水剂吸水倍率的影响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一铵<过磷酸钙顺序递增,它们对聚丙烯酸钠盐型保水剂的影响大于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型保水剂。保水剂在吸水溶胀的同时,也吸持溶解在水中的肥料离子,吸持量的大小因保水剂和肥料种类而不同。肥料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着保水剂吸水倍率的降低,吸持量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30.
通过选点取样对剑麻营养元素的测定,利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养分间、养分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增施N、P、Zn将导致剑麻叶片产量、单叶纤维重、单叶重、纤维产量的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增施Ca、Si虽可促进单叶重显著提高,但将导致纤维率的显著下降,增施K将导致纤维率的显著下降,因此,应注意麻田的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