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论落叶松树种改良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种源间的遗传变异,开展高世代育种提供遗传基础广泛且品质优良的育种群体,对来源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陕西、甘肃的25个华北落叶松种源的种子形态(种子质量、饱满率)、室内发芽率(发芽时间、发芽势、发芽指数)和1年生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不同种源的种子在形态、室内发芽率和1年生苗期生长性状方面差异均显著;河北围场1-9(20号)种源的种子质量最大(8.268×10-3g),河北赤城(11号,32.47×10-3g)的种源种子质量最小;河北围场7-46(24号)、8-74(25号)、1-5(19号)和1-9(20号)4个种源的发芽率均高于90%;河北围场7-46(24号)和8-74(25号)种源的苗高为20.0和19.2 cm,显著高于其他所有种源;种子质量与饱满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正相关,且均与苗高和茎鲜质量也显著正相关;根据发芽指数和苗高综合分析,河北围场7-46(24号)、8-74(25号)、山西阳高县(13号)和河北崇礼(5号)种源表现好于河北围场种子园种源(18号)。  相似文献   
13.
<正> 1 前言北海道地区,通过优树选择,在1959~1962年的4年间,营造落叶松种子园52ha°这些种子园分散在道内5个地点,分别进行经营管理。自1973年开始采种,到目前累计为一般造林提供种子730kg。今后道内的落叶松造林计划全部采用这些种子园的种子(育种种子)。在育种过程中,与种子园种子生产的同时进行子代测定。子代测定的目的是,对应用育种种苗和应用从采种林分或母树林采收的生产用种苗(普通种苗)进行比较,证实育种种苗在生长、材质等有用形  相似文献   
14.
华北落叶松造林成对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对华北落叶松的造林方法进行成对比较试验研究,比较“高分子保水剂蘸根+塑料袋包装”与“传统造林方式”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用“高分子保水剂蘸根+塑料袋包装”法造林其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2007~2009年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校区内对3科40种(品种)园林树木连续3年进行定位物候观测,结合当地气象资料,较系统地研究了河北昌黎地区园林树木始花期、花期天数年份间的变化,以及有效积温与始花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蔷薇科、忍冬科树木始花期有效积温存在极显著差异,木犀科树木差异不明显;同一科内不同种(品种)间始花期有效积温差异显著;蔷薇科、木犀科树木的花期天数在不同年份间没有显著差异,忍冬科树木花期天数不同年份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科的树木始花期对年份间生态因子变化的敏感程度有差异,木犀科树木始花期年份间的变化较蔷薇科、忍冬科树木相对稳定。同一科内不同种(品种)间始花期性状变异幅度较大。不同科的树木花期天数年份间的稳定性有差异,蔷薇科、木犀科树木花期天数年份间的变化较忍冬科树木相对稳定。用有效积温预测园林树木进入始花期的早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河北、山西、北京、甘肃和内蒙古收集的24份华北落叶松种源为试材,在河北围场、河北赤城和山西静乐3个试验点进行了区域化试验,并应用AMMI模型对试验林的生长进行了分析,以期选育生长量大且适生性好的华北落叶松优良种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种源株高和地径均与环境存在互作效应,山西浑源(13号)、围场1~9(19号)和围场8~74(24号)为高产稳产种源,北京种源(6号)和围场7~46(23号)为高产种源,但稳产性略差。综合生长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考虑,这5个种源均适合在3个试验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扦插繁殖多用木质化嫩枝作插条。但插条离体扦插,易失水萎蔫致死。欲使插条成活,保持高的温度环境固然很重要,然而插条离体,营养来源切断,再加之采取遮荫措施,光合作用受限,插条体内营养入不敷  相似文献   
18.
家榆和金叶榆光合·蒸腾及荧光参数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家榆和金叶榆抗旱能力的差异。[方法]设置4个土壤水分梯度,用2年生家榆和金叶榆幼苗进行盆栽控水试验,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作用荧光测量系统测定试验苗的光合、蒸腾和荧光参数。[结果]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家榆和金叶榆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均呈下降趋势;水分胁迫程度越高,金叶榆光合速率比家榆下降的幅度越小;在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金叶榆的蒸腾速率、非光化学猝灭明显低于家榆,叶片气孔导度、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化学猝灭则明显高于家榆。[结论]在干旱条件下,金叶榆的抗干旱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家榆更强,适应重度干旱环境的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19.
为给木槿的资源开发及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对13个家系木槿的繁殖特性、生长特性和开花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家系种子千粒重、发芽率以及家系子代扦插生根率、生根数、株高、基径、开花株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进行家系选择有效。开花株率与基径间,生根率与基径间以及生根率与发芽率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其他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对发芽率进行家系选择其效果优于对千粒重、发芽势和扦插生根率的家系选择;对扦插生根率进行单株选择的效果优于家系选择;无论是家系选择还是单株选择,对株高的选择效果均优于对基径的选择;无论是株高还是基径,单株选择的效果都优于家系选择。通过多指标聚类分析,将7个家系分成3类,并分类描述了各类家系的生殖、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20.
油松26个种源苗期生长及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油松优良种源,调查了26个种源1年生和2年生苗的株高和地径,1年生苗的根长、侧根数、根茎鲜干质量,以及苗期的光合参数。分析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将2年生苗高和地径作为指标进行油松不同种源苗期生长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年生和2年生苗的株高和地径在26个种源间均差异显著,1年生苗的茎鲜质量和根干质量差异显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气孔导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和地径的隶属函数值高于当地种子园种源(平泉)的5个种源分别是内蒙古宁城、辽宁北票、山西隰县、山西和顺和河北围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