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三叶瓜(Cucumis melo L. var. flexuosus Naud.)属于葫芦科甜瓜属甜瓜种,一年生攀缘或匍匐状草本植物,别名三叶梢瓜、白皮菜瓜,是连云港市农科院经过多年提纯复壮的苏北地区优良地方白皮梢瓜品种,在连云港地区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徐淮地区农家主栽白皮梢瓜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具商品性佳、综合性状优等特点,目前广泛种植于苏、鲁、皖地区,适宜早春大棚和春、秋露地栽培。现将三叶瓜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2.
正为提高花生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收入,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引进了大量国内外种质资源,开展了高产、优质、多抗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进行杂交育种及品种改良工作,经过多年定向培育,选育出了高产抗逆花生新品种苏花1号。该品种于2015年12月29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苏鉴花生201502)。1苏花1号的选育1.1亲本的选择以冀花4号为母本,与丰花1号进行有性杂交  相似文献   
23.
[目的]优化玉木耳原生质体制备条件,获得高质量、高产量的原生质体,为后续玉木耳遗传育种、优良性状筛选和品种改良提供良好的试验材料.[方法]以玉木耳原生质体产量为考察指标,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建立原生质体制备回归方程,探究玉木耳原生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玉木耳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条件为:酶解时间3 h、酶解液浓度2.0%、酶解温度35℃.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原生质体制备影响程度的排序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液浓度,酶解温度与酶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原生质体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酶解时间与酶解液浓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P<0.05).响应面试验优化后,获得玉木耳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为:酶解液浓度2.0%、酶解时间3.4 h、酶解温度35℃,此条件下玉木耳原生质体的平均产量为17.5×106 CFU/mL,与理论产量(17.77×106 CFU/mL)偏差小.[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可确立玉木耳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获得较理想的原生质体产量.  相似文献   
24.
玉木耳转录组测序及褐变相关基因的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分子水平研究玉木耳褐变的机理,对褐变和未褐变的玉木耳子实体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共筛选到5915个差异基因,其中有924个Unigene上调表达,有4991个Unigene下调表达。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细胞及代谢过程、单一有机体、细胞和细胞组分、细胞器和大分子复合体、结合作用和催化活性。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富集程度比较显著的通路包括翻译通路、信号转导途径、内分泌系统、折叠排序及退化、运输和分解代谢通路。挑选与组织褐变相关的差异基因进行qRT-PCR表达模式验证,获得的结果与表达谱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5.
基于RAPD分子标记技术,通过计算遗传相似系数、UPGMA聚类、主成分分析,研究了10株供试杏鲍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筛选出的8条谱带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合计扩增出47个位点,其中36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为77%,遗传相似系数在0.556~1.000。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0.62水平上被聚为1类,在0.68水平上可分为3个类群。RAPD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说明RAPD技术能够作为快速鉴别杏鲍菇菌株亲缘关系的一种方法,有利于对杏鲍菇种质资源管理、优良品种选育等。  相似文献   
26.
 ‘连葱9 号’洋葱是以‘9701’不育株为母本,韩国高球形洋葱‘9953’为父本杂交,从其 分离后代中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日照、中熟类型,鳞茎圆球形,球形指数0.85,平均单球 质量362 g,外皮金黄色,内部鳞片白色,产量90 000 kg · hm-2,抗病性强。适宜黄淮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27.
克隆获得了玉木耳络氨酸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Actyr.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cDNA序列为1113 bp,编码37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41.11 kDa,等电点为7.64.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其定位于细胞质.qRT-PCR分析结果表明:Actyr基因的表达量在菌丝生长时期最低;随着玉木耳的生长发育,其表达量不断上升;到子实体直径为3 cm时,Actyr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究低能离子束注入猴头菇的生物学效应,筛选优质猴头菇菌株,采用N+注入技术诱变猴头菇孢子,通过研究存活率、突变率确定最佳注入剂量,并分别以菌丝形态特征、菌丝生长速率、菌丝液体发酵生物量对突变菌株进行筛选。试验确定了最佳N+注入剂量为12×1016 ions·cm-2,注入能量为15 keV,筛选出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猴头菇菌株H1215,其生长速率及液体发酵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5.30%和30.67%,为基于低能离子束的猴头菇诱变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