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以‘平陆尖枣’的19个实生后代为试材,对其主要枝干性状、叶片性状、针刺性状及果实性状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3个性状为二次枝节数、单果重、可滴定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小的2个性状为叶片宽、中心干针刺长度。实生后代中,大于50%的后代在枣头颜色、叶缘、叶片形状表现相同或相似。对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叶面积4个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均呈显著正相关;且果实纵径与果实横径呈显著正相关;叶面积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呈显著正相关。另外筛选出富含可溶性总糖的种质7个、富含可滴定酸的种质2个。  相似文献   
112.
介绍了李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3.
采用张家口地区1981~2000年间气象资料,应用基本统计量分析方法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月际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并应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进行突变性检验。结果表明:近20a张家口地区降水量变化趋势突变点是1984年,气温变化趋势突变点是1981年、1984年和1987年。  相似文献   
114.
总结了濉溪县发展劳务经济取得的经验,提出县级劳务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5.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农业是悠久而又现代化的产业,因此,农业增长既是人类的古老话题,也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温家宝总理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04年主要任务时说,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特别是“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承诺,更是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值得指出的是,在今年全国“两会”所收到的千余  相似文献   
116.
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和国际化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这一发展趋势,中国农业也必须积极参与,主动适应,走农业国际化的道路.中国农业如何在国际化的贸易中处于主动地位,笔者认为首先得过好两个“调整关”.……  相似文献   
117.
自2021年进入"无抗时代"后,畜禽生产面临的挑战有增无减。其中多样的应激源将使动物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的亚健康状态,包括抗生素在内的许多具有抗炎效果的药物大多残留严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植物提取物因其无毒副作用、低残留、无污染、可再生的独有优势,通过干预促炎性细胞因子关键信号通路和改善消化道菌群结构实现炎症控制,成为改善动物健康状况的优先选择。研究者通过早期基础研究筛选出包括迷迭香提取物、桑叶提取物和天然精油在内的一系列植物提取物对动物的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免疫应答和肠道健康方面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效缓解了动物生产中的各类应激,填补了禁抗后的抗生素优势空白,并且改善了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18.
处于高速生长的仔猪和功能有待发育的肠道之间矛盾始终存在,而饲料端禁抗之后仔猪肠道疾病频发、免疫应激、屏障功能损伤等问题更加严峻。在回顾仔猪肠道研究模型、研究技术和相关干预因素之后,运用营养策略改善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功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总结了肠道上皮细胞的发育规律和肠道类器官的最新进展,通过生化分析及分子生物学、高通量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关联分析等技术手段,以期为学者提供更高效的研究策略。仔猪肠道发育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代谢和应激因素,研究者通过基因转录调控、营养水平和微生物菌群-上皮细胞-免疫细胞互作等机制,探索了包括饲粮氨基酸、内源小分子代谢物、微量元素、免疫抑制剂及植物提取物等添加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9.
本试验在水培条件下,以LED红蓝光(红蓝光比例4∶1)为基础和对照,研究添加紫光、黄光、绿光组成的不同LED组合光质对叶用莴苣接种灰霉病菌后的病情指数以及接菌前后POD、PPO、PAL等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LED组合光质处理中,以添加紫光的LED红蓝紫处理最能降低莴苣灰霉病病情指数;防御酶活性上,红蓝光基础上添加紫光和黄光处理的POD、PAL、PPO、GLU活性较高,添加绿光、黄光处理的CHT活性较高。整体上看,在LED红蓝光基础上添加一定比例的紫光或黄光,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莴苣灰霉病的病情指数,还可以提高莴苣体内的防御酶活性。该结果可为莴苣生产中通过光环境控制来抑制灰霉病发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0.
确定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出苗率的最佳生物炭施用量,可为田间管理提供依据。以新疆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在生物炭施用量分别为0、10、50及100 t?hm-2条件下,开展了膜下滴灌田间小区试验,对比了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容重、温度、有机碳等理化性质和作物出苗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作物出苗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炭施用量增加显著降低了0~30 cm土层的容重,棉花和甜菜的土壤容重分别降低0~0.32和0.04~0.25 g?cm-3。与不施用处理比较,100 t?hm-2的生物炭施用量显著增加了棉花和甜菜不同生育期的5 cm地温,但10和50 t?hm-2的施用量只显著增加了棉花蕾期和铃期的5 cm地温。施用生物炭增加了棉花和甜菜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区分年份和生育期增幅相应为0.98~13.2和0.66~12.1 g?kg-1;苗期和收获期(不区分年份和作物)增幅分别为1.20~7.43和0.66~13.2 g?kg-1,苗期各施用量下有机碳均显著增加,部分施用量下收获期的有机碳显著增加。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棉花和甜菜的出苗率先增加后减小。出苗率大致随容重增加而增加,随土壤温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最适宜作物出苗的温度为22~26℃;出苗率随土壤有机碳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但高生物炭施用量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增加过高抑制了作物出苗。当生物炭施用量为10 t?hm-2时,棉花和甜菜的出苗率大于0.7,高于其他3种生物炭处理,因此推荐10 t?hm-2作为最优生物炭施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