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5篇
  65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土壤—植物根系统的水分传输(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2.
通过2年的田间小区向日葵种植试验,分析了脱硫副产物改良苏打碱土对ESP、SAR、pH值和向日葵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脱硫产物改良苏打碱土的合理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研究设4个脱硫副产物水平(18750、22500、26250和30000kg/hm2)。研究结果表明:施加脱硫副产物后各处理的ESP、SAR和pH值都明显降低,向日葵产量明显提高;经过2年的改良后,耕作层土壤的ESP、pH和SAR分别小于15、8.5和13,向日葵产量达到1100kg/hm2;脱硫副产物存在利用效率问题,实际选用的脱硫副产物用量应在理论计算量的基础上乘以修正系数1.32;对于碱化度较高的土壤,应选用分批连续施用的方式,以避免形成盐害。  相似文献   
33.
日光温室黄瓜智能灌溉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日光温室中进行了不同灌溉土壤水分上、下限对黄瓜生长、生理指标、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的试验。在前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在结瓜期设置了3个处理,灌溉土壤水分分别控制在75%~85%FC、70%~80%FC、65%~75%FC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在结瓜期3种灌溉水平下的产量分别为:67.637、59.559、52.898 t/hm2,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2.03、21.53和20.42 kg/m3。不同的灌溉水平对黄瓜的产量有显著差异,而对水分利用效率并没有形成显著差异。综合考虑不同灌溉水平对黄瓜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认为结瓜期灌溉土壤水分保持在75%~85%FC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34.
土壤水分对草坪草蒸散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了土壤水分对草坪蒸散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条件能显著影响(P<0.1)草坪草的蒸散,供水多,蒸散量大,供水少,蒸散量小;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70%-85%时,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蒸散量最大,55%-70%,次之,40%-55%最低。草坪草叶面积指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5.
不同水分处理对番茄产量性状及其生理机制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分析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动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水分处理对番茄植株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其生理机制的效应,分析了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试验表明:(1)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深墒较稳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在整个生育期有下降趋势,胁迫处理更为明显,土壤含水率变幅为13%~21%;(2)土壤水分对营养生长为正效应,而对生殖生长影响不明显;(3)胁迫处理叶片的细胞液浓度高于高水分处理,而叶片气孔导度低于高水分处理;(4)番茄座果后保持土壤水分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0%,较适合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36.
杨培岭 《中国农村科技》2007,(3):F0003-F0003
东方2号杂交海带是利用长海带的雄配子体克隆与日本真海带的雌配子体克隆杂交获得的杂种优势,并利用RAPD、AFLP、SSR三种分子标记技术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鉴定。其形态特征为:孢子体形态一致,叶片宽大,色泽深褐,基部近圆形,纵沟明显,根系发达,抗强光  相似文献   
37.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资源短缺将是制约我国特别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就土地资源而言,幅员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将势必成为我国农业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之一。该文叙述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关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盐碱性影响的大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北京市大兴区北野厂灌区内3个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盐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再生水灌溉量占总灌水量的比例越高的区域,农田和农沟断面处的土壤浸提液的EC值越大,pH值则越小。农田和农沟断面处土壤浸提液的EC值均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直至保持某一定值,而pH值正好与此相反。此外,合理利用再生水灌溉以及制定科学的农业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  相似文献   
39.
【目的】土壤团聚体特征是反映土壤结构好坏的重要指标。探究脱硫副产物配合淋洗对碱化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可为评价改良后土壤结构状况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本文基于内蒙古河套灌区长期碱化土壤改良田间试验,分析了3种脱硫副产物施用量和3种淋洗量共9组处理下0-10,10-20, 20-40和40-60 cm深度土层的土壤干、湿筛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均重直径(GMD)、分形维数D、>0.25 mm的团聚体比重(DR0.25和WR0.25)等参数特征,以及土壤容重和饱和导水率。【结果】施用脱硫副产物配合淋洗的综合处理显著降低了0-60 cm土壤容重,并提高了饱和导水率Ksat以及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GMD 和MWD,其中高脱硫副产物施用量(14.5 t·hm-2)配合低水量淋洗处理(淋洗量为1.52×103 t·hm-2)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GMD和MW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整体上,单一处理(仅施用脱硫副产物或仅淋洗)对团聚体的影响不显著,但仅淋洗处理下团聚体分形维数D显著高于仅施用脱硫副产物处理。综合处理中高脱硫副产物使用量处理在0-60 cm土壤剖面的分形维数D值均小于其他处理。改良后的碱化土壤中水稳性团聚体GMD和MWD远小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多数碱化土壤团聚体参数与代换性钠含量、土壤碱化度(ESP)、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饱和导水率则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GMD,MWD和DR0.25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施用脱硫副产物配合淋洗的改良对0-40 cm深度碱化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有明显的提升,土壤结构改善明显;仅施用脱硫副产物改良可以维持团粒结构稳定性,而仅淋洗改良则不利于团聚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0.
植物根系的分形及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基于计算机图像技术和分形理论,建立了植物根系分形度量的计算机模型,实现了对植物根系生长过程发育形态的计算机模拟。应用上述模型计算植物根系的分形维数与实际度量的维数基本一致,构造模拟的根系形态与实物不仅具有相近的分形维数,而且形态也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