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4篇
  15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不同光质膜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相同光强下不同光质对‘丰香’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绿膜、中性膜、黄膜、蓝膜、红膜下生长的果实依次越来越红、越来越暗。果实色度值以红膜下的最大, 其次为中性膜处理,黄膜比中性膜处理略小但差异不显著, 绿膜处理最小, 这与不同膜透射的红橙光比例一致。不同膜处理的果实抗坏血酸含量高低与不同膜透射的紫外光和蓝紫光成分比例一致, 与红光/蓝光比值相反。红膜下的草莓产量最高、果实最大、着色最好, 蓝膜下的草莓果实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固酸比均最高, 绿膜下产量最低、果实最小、着色差且含糖量最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镇长毛兔饲养迅速发展,新上的养兔场规模大、起点高,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在个别养兔场,由于一无经验,二是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不善,兔场内不断发生兔的毛球病,病兔表现出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的疾病症状,甚至造成死亡,造成一定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3.
论防蟹病     
我们从事鱼、鳖、虾、蟹的病害防治工作已 20多年。最近分析了近两年门诊病历,在我们诊治的 1483病例中,蟹病就有 1349例,占 91%,可见蟹病比较突出。因此,在养蟹生产中,应把蟹病的预防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与诸多养蟹户接触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搞好河蟹防病就必须解决防病认识不足、措施不力、方法不当的问题。   一、提高防病认识   目前不少养蟹户有三种模糊认识。一是发现塘内有死蟹才觉塘内有病;二是认为塘内少量死蟹是正常现象;三是认为能翻身有精神的蟹就没病。河蟹从病灶形成到死亡有个过程,有病不等于死蟹,…  相似文献   
14.
棉花群体光能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布圣 《江西棉花》1990,(3):1-5,19
  相似文献   
15.
“牛眼上膜”是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夏秋农忙季节,轻者双眼流泪,结膜暗红,视力障碍,重则失明,影响劳役。自1997年以来,笔者应用插枝方法试治耕牛149头,痊愈114头,占76.5%,好转28头,占18.8%,无效7头,仅占4.7%,且该法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等优点。现介绍如下,供与同仁们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旨在了解上海地区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VP1基因与致病性,采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出13株FCV,经RT-PCR和测序获得分离株VP1的基因序列,与参考株VP1基因进行同源性和遗传演化分析,对2株分离株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3株上海地区分离株VP1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互间相似性为74.3%~99.8%,与参考株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也较低,符合FCV易突变的特征;进化树分析表明,上海地区FCV流行株主要来自国内北方地区,少数毒株来自国外地区;通过对宿主临床症状、VP1进化树和VS-FCV特征性氨基酸位点进行分析,筛选出7株FCV强毒株;动物致病性试结果验表明,FCV-SH202101株和FCV-SH202113株可导致感染猫发病和死亡,潜伏期为1~2 d,接种后第3天即可检测到排毒,不同年龄段猫的病程不一致,可导致幼猫5 d后死亡,成年猫病程可持续11~18 d,2株分离株在致病性方面均符合VS-FCV特征。本研究丰富了中国FCV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为VS-FCV毒株的筛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为FCV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的规模化养猪企业中,很多并非原来就从事养猪生产,他们看好养猪生产的前景,并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但他们缺乏养猪经验,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违背行业规则的现象,即养殖企业的管理误区,这是整体规模化养殖企业成绩低下的重要原因。对于养殖的忽视和误解,从而出现了错误的决策,导致生产成绩低下。解读养殖企业管理的误区意义重大。本文对集团化养殖企业管理误区分析如下:1人员管理误区1.1对于场长和技术人员的考核过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贯流式水轮机中导叶与转轮轴向间距的合理取值,在保证其结构紧凑性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水力性能,在其他主要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试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导叶与转轮之间轴向间距s值为30, 40, 50, 60和70 mm 的微贯流式水轮机模型进行全流场数值计算,研究轴向间距对贯流式水轮机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轮机的水头随着轴向间距的增大而增加,水轮机的轴功率随着轴向间距的增大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综合各流量条件,水轮机通常在适中的轴向间距下取得较高的效率,该模型在s=40 mm时效率达到最高.选择适中的轴向间距可以改善转轮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和流态;过大的轴向间距会导致转轮进口发生负撞击,出现脱流现象;转轮出口的湍动能随着轴向间距的扩大而减小.在最优工况下,轴向间距从30 mm扩大至70 mm的过程中,转轮内部的水力损失逐渐增加,增加幅度达到15.6%,而出水管中的水力损失则减小了19.7%,总水力损失呈增加趋势.综合考虑,选用s=40 mm 作为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轮作区常年浅耕与不合理施肥导致的土壤犁底层增厚与土壤板结的问题,研究深耕(打破部分犁底层)与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土壤水分渗漏量、氮素淋溶量及氮素形态的影响,阐明稻田氮素淋溶量与耕作、施肥方式的响应机制,为稻田合理耕层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基于2015年安徽省舒城县设置两种耕作方式(旋耕12 cm、深翻20 cm)、3种等氮量施肥方式(仅施化肥处理T1、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T2、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处理T3)的田间定位试验,2019—2020年监测土壤容重与紧实度以及稻季水分渗漏与氮素淋溶量。(2)通过原状土柱模拟试验,研究深翻30 cm(打破犁底层)对稻田水分渗漏量的影响。【结果】(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深翻20 cm较旋耕12 cm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与紧实度,但没有显著增加水稻生育期的水分渗漏量,仅在分蘖期增加7.4%,孕穗期之后无显著影响。(2)土柱试验结果显示,深翻30 cm(打破犁底层)水分渗漏量较旋耕12 cm和深翻20 cm显著增加,淹水时分别增加19.0%与11.0%,非淹水时分别增加23.0%与21.5%。(3)田间试验水分渗漏液中的氮素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T3较T1和T2处理在水稻进入孕穗期后显著降低渗漏液中硝态氮的浓度;各施肥处理间铵态氮浓度差异不显著。(4)从整个水稻生育期看,两种耕作方式对氮素淋溶量影响不显著,而3种施肥方式下氮素淋溶量存在明显差异,T3处理降低了氮素淋溶量。深翻条件下T1、T2与T3处理氮素淋溶量分别为10.69、11.74和9.14 kg N·hm-2,旋耕条件下分别为9.83、11.21和8.58 kg N·hm-2。【结论】深翻20 cm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但不会增加土壤水分渗漏及氮素淋溶;相同耕作方式下,有机与无机肥配施不会增加土壤水分渗漏与氮素淋溶。因此,在长江中下游黏质且犁底层厚(如红黄壤型)的水稻土区,部分打破犁底层,有机与无机肥配施,可构建深厚肥沃的耕作层,且不会增加水分渗漏和氮素的淋溶。  相似文献   
20.
罗氏沼虾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海圣 《水利渔业》2003,23(3):58-59
从患病罗氏沼虾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学检查、生理生化性质测定,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人工注射感染健康虾,半致死剂量为3×105个/mL,证实温和气单胞菌为罗氏沼虾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病原菌对卡那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氯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氟嗪酸、壮观霉素、复达欣、头孢呋肟、菌必治、先锋霉素Ⅵ、头孢噻吩等14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