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3篇
  5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有效性,扶优扶强,避免重复检查,规范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产品实行免于政府部门实施的质量监督检查(以下简称免检)制度。免检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免于各地区、各部门、各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检查。第三条 免检产品的审定及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办法。第四条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管理全国产品免检工作,并定期公布开展免检…  相似文献   
12.
西藏林芝地区核桃表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核桃表型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西藏核桃的选育提供参考。依照核桃的性状调查方法,研究了林芝地区4个居群8个核桃家系:朗县(LX1-4)、米林县(ML7-8)、林芝县(LZ5-6)和2个铁核桃家系:波密县(BM9-10)的叶型、不同居群核桃表型特征以及坚果特征。结果表明:顶叶长与宽之比LX2最大,ML7最小;复叶长与宽比例LZ5最大,BM10最小;复叶最长的为ML7,最短者为BM10。坚果质量:BM>LX>ML>LZ;仁坚比:LX>ML>LZ>BM;壳厚:BM>LZ>ML>LX。坚果纵横径比值最大的为BM9,最小的为LX1。林芝地区朗县核桃可作为优良家系进行繁殖,波密的铁核桃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选种和育种的优先资源。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问题一直是阻碍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寻求能兼顾发展和保护双重目标的资源利用方式,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至关重要。以藏东南工布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利用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形式的分析,提出保护区资源的分类管理和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实施资源保护;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走社区共管的发展道路等藏东南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穗腐病在湖北省内有少量发生,为防止病害流行与危害扩大,有必要了解引起该病害的病原真菌及其特性。采集病害样本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通过形态学和ITS进行鉴定、分类,并开展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稻区穗腐病害病原真菌包括岭南聚孢霉(Clonostachy epichloe)(菌Ⅰ)、稻毛锥孢(Alternaria padwickii)(菌Ⅳ)和稻黑孢菌(Nigrospora oryzae)(菌Ⅴ)3类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类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极端低温(5℃)和极端高温(40℃)下3类菌的生长几乎停止;通过改变pH值(5.0~9.5)研究病菌生长的最佳酸碱环境,发现菌Ⅰ和菌Ⅳ培养基pH值的改变会影响菌落的生长,2类菌生长的最佳环境均偏碱,而菌Ⅴ的生长不受pH值的影响;3类菌PDA培养基中最适琼脂质量浓度不同,菌Ⅰ的最适琼脂质量浓度为20 g/L,菌Ⅳ为25 g/L,菌Ⅴ为10 g/L;菌Ⅰ生长最适宜的氮源为硝酸铵,菌Ⅳ为黄豆粉,菌Ⅴ为黄豆粉和甘氨酸,3类菌的最适碳源均是甘露醇。综上,湖北稻区穗腐病的病原具有多样性,其生物学特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猪链球菌2型昆明鼠动物病理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猪链球菌2型的病原特性、致病机理及对其疫苗与救治药物效果评价提供平台,选用20~25 g健康昆明鼠,以猪链球菌2型山东株为病原,以腹腔注射为感染途径,对猪链球菌2型昆明鼠病理模型进行了探讨(试验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结果表明,感染鼠能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且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与本动物猪类似。剖检后从脑、肺,以及胸腔、腹腔和心包积液中都可以分离出猪链球菌2型,分离菌株生物学特性与攻毒菌株一致。按Reed-Munch法计算此菌株对昆明鼠的半数致死量为7×108cfu。感染后2周的血清平均抗体水平为1∶64。这说明昆明鼠能够很好地用作猪链球菌2型的动物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16.
牦牛酒糟育肥技术主要是选择4~7岁、体重200kg以上的牦牛在出售或屠宰前,利用酒糟进行100d的科学异地舍饲育肥,以期提高牦牛的出栏率和经济效益。酒糟富含蛋白质、能量、菌体蛋白、B族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的作用。利用酒糟科学育肥牦牛,不仅风险小、周期短、成本低,而且增重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17.
橄榄蛏蚌性腺发育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林  李昊成  宋浪 《水产科学》2011,30(9):580-582
2008年8月—2009年10月,每月采集一批橄榄蛏蚌,分别进行可量性状的测定和年龄鉴定,并研究了其肥满度周年变化规律。为了揭示其繁殖特性,取繁殖季节性腺制作石蜡切片,经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并测量性腺细胞的直径。结果表明,橄榄蛏蚌的肥满度在每年的5月出现最高峰,且一年只有一个高峰,因而橄榄蛏蚌繁殖为一年产卵一次、繁殖一次。橄榄蛏蚌性腺细胞直径为49.3~70.2μm。随着水温的升高,橄榄蛏蚌的摄食活性增强。统计学数据分析表明,橄榄蛏蚌体质量与壳长、壳宽和壳高均呈指数关系,而后三者之间呈线性关系。对体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壳高,最小的指标为壳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后的生物标志基因,并对银花甘草汤进行成分鉴定及网络药理学研究,探究银花甘草汤防治PRRSV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收集PRRSV感染不同组织或机体的转录组数据,利用GEO2R在线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STRING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ytoNAC软件筛选核心蛋白,利用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感染后核心蛋白信号通路及生物学功能变化;选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析并鉴定银花甘草汤组成成分,结合SwissTargetPredication数据库进行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靶点预测,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银花甘草汤对PRRSV感染的防治机制。【结果】GEO数据库的5组基因芯片共鉴定出4 476个PRRSV感染后的差异表达基因,蛋白互作分析共筛选出164个核心蛋白。PRRSV感染后的主要基因特征变化为非常规核糖体蛋白S27a(RPS27A)、泛素A-52残基核糖体蛋白融合产物1(UBA52)和RPS家族,生物学功能变化为生物合成工艺和核糖体结构等...  相似文献   
19.
施用硅肥锌肥作基肥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本研究旨在探索水稻减药增效的有效生产措施,[方法]选址于湖北水稻稻瘟病常重发区咸宁市崇阳县原种场,以硅肥和锌肥作基肥,设置单位施用量不同的8个处理研究硅肥和锌肥对稻叶瘟、稻穗瘟的控制作用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不施硅肥锌肥作基肥的对照,各施用微肥处理对稻叶瘟和稻穗瘟的发生均有控制作用,混合施用硅肥锌肥作基肥(硅+锌(225 kg/hm2+ 15 kg/hm2))对稻叶瘟和稻穗瘟的控制作用最佳,防效分别达84.98%和75.65%,病指分别由21.70和15.05降至3.26和3.58;各微肥处理对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结论]综上,本研究说明科学的硅肥处理不仅可有效地减少稻瘟病的发生,而且具有增产作用,可以作为水稻生产中减药增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奇点分布法的轴流泵叶片翼型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将奇点分布法这一有优势的流体机械叶片翼型设计方法应用于轴流泵叶轮叶片设计,以平面势流理论及数值计算为基础,推导了基于适合轴流泵叶片翼型边界条件的漩涡密度函数的系统应用性计算公式,所获结果将准确确定各翼型骨线关键节点位置,它们形成的翼型骨线在满足给定设计点泵的性能参数的同时,还能形成要求的流动奇点与驻点,由此产生流动损失最小的叶片翼型。以该方法改型设计的一台轴流泵的型式试验表明,设计泵在设计点的效率由原来的78%提升到85%,特性曲线符合要求。该研究深化了轴流泵叶轮叶栅流动理论,将奇点分布理论转化为轴流泵叶轮翼型的实用设计方法,为设计技术人员提供了开发新产品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