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12 m大棚,采用四膜覆盖技术生产早春茬西瓜,最早可于5月初上市,收二茬瓜,667m2产量可达5 000 kg,产值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因其投资少,上市早,售价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年来在关中地区发展较快,成为当地瓜农增收的主要产业.为了促进这一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特将大棚四膜覆盖早春茬西瓜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2.
以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为诱变剂,分别采用浸种法和滴苗法处理西瓜种质M08的种子和幼苗,对M1和M2代群体单株叶、花、茎、果实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拍照、记录。在浸种法获得的749株M1代单株中共发现叶片黄化、叶片畸形、雄花簇生、瓜胎形状变异等15种突变类型,总突变率达到20.56%;通过滴苗法共成活689株M1代单株,包含10种变异类型,总变异率为19.30%。M2代种子库共收获443份材料,随机选取其中的132个家系进行表型观测,共得到叶片黄化、子叶连结、叶片畸形、叶缘内卷、茎并生、果皮条带变异、植株生长发育迟缓等13种变异类型,总突变率为5.21%。对叶色黄化转绿突变体M1-5家系的M2代群体单株进行表型观测及光合特性分析得出,在转绿前,光合色素含量较低,叶片呈黄色;在转绿后,光合色素含量大幅度提高,叶色由黄转绿,但仍低于正常M08叶片,随着光合色素的累积,黄化转绿突变体的光合能...  相似文献   
93.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西瓜测序基因组97103中共鉴定出96个bHLH家族成员,其中有94个可以被定位到西瓜的11条染色体上。通过基因结构和结构域序列保守性的预测,发现这些基因的序列长度和内含子数量变化很大,但bHLH结构域序列比较保守。用拟南芥中39条已知的bHLH蛋白序列和西瓜的96条bHLH蛋白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西瓜的bHLH家族可以进一步被分为11个亚族。运用荧光定量实时PCR技术,分析了该家族中21个基因在西瓜响应非生物胁迫时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8个基因受低温胁迫诱导表达,13个基因受ABA胁迫诱导表达,14个基因受盐胁迫诱导表达。ClabHLH41在3种胁迫下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说明其在低温、ABA和盐胁迫应答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杨建强  张显  张勇  马建祥  李好  张绩 《北方园艺》2015,(21):216-218
小麦-西瓜-棉花-蔬菜高效节能生态模式是根据我国农副产业区域结构调整而适时提出的。该生态模式的创新点是可将粮食作物的主导型与经济作物的高效型有机结合;生物互防及产生病虫害拮抗的作用非常明显;生态效果突出,能有效改良土壤及大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该模式的突出优势为在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生态技术合成使土地的基本肥力得到恢复及提升,进而使土地的利用更趋合理、充分、高效。该生态模式在多年推广"西农8号"、"红冠龙"、"农科大3号"、"农科大5号"、"农科大6号"等西瓜新品种栽培中得到完善,经多年、多点试验证明,该模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均十分显著,易为农民接受采用。  相似文献   
95.
不同刈割方式对苜蓿草粉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表明压扁刈割的苜蓿显著提高其粗蛋白质和胡萝卜素含量 ,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与未压扁刈割相比压扁刈割明显缩短干燥时间 ,减少叶片损失和牧草呼吸作用、光化学作用和酶活动损失 ,提高苜蓿草粉质量。压扁刈割显著优于未压扁刈割苜蓿 ,而与人工刈割苜蓿青草相比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6.
陕西关中地区大棚早春栽培中果型西瓜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陕西关中地区大棚早春栽培中果型西瓜品种,以超纯特大京欣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京欣4号、京欣7号和MJ08综合性状优于对照,适合陕西关中地区大棚早春栽培。  相似文献   
97.
砷的生物功能及营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砷的化学性质非常复杂,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态的化合物存在。砷的无机化合物有氧化物(As2O3)、硫化物(As2S3)及其盐类(砷酸铅等)。砷的氧化物和大部分盐类属高毒类化合物。常见的有机砷化合物主要有对氨基苯砷酸(阿散酸、AA制剂)、3-硝基-4羟基苯砷酸(洛克沙生)、对氨基苯砷酸钠等,这些都是常用的添加剂。1 砷的生物学功能  有关砷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特殊的作用未能被充分证实,因此对砷的功能还有争议。1.1 砷与磷酸脂的关系 砷与磷同属周期系第五类主族元素,性质相似,砷酸盐与同族的磷酸盐具有异质同晶现象,因此能组成类似的化合…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野生西瓜种质资源搜集整理、试验鉴定,研究其植物学性状和利用价值,初步得出:半野生型YL品系较原始野生类型M20品种更具有利用价值;野生西瓜资源在抗病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陕西关中地区冬、春少雪雨,空气干燥,日照充足,特别适宜发展日光温室冬春茬小西瓜生产.利用日光温搴栽培冬春茬小西瓜,最早可于4月下旬上市,收两茬瓜,667m2产量可达5000 kg,产值2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为了帮助瓜农提高栽培技术,增加收入,现将陕西关中地区日光温室冬春茬小西瓜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收获期及不同干燥方法对苜蓿草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系统地探索了苜蓿在制作草粉前的茎叶比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以及不同生育期(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和不同干燥方法(自然晒干、实验室烘箱65℃烘干和120℃高温干燥)对苜蓿草粉、苜蓿叶粉和苜蓿茎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的推迟,茎叶比例上升,导致苜蓿草粉、苜蓿叶粉和苜蓿茎粉的粗蛋白质(CP)和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上升(P<0.05),钙、磷、灰分变化差异不显著。从以上几种化学成分的分析来看,现蕾期收割苜蓿营养成分最好,其次是初花期、盛花期。2、高温脱水干燥显著地提高了苜蓿草粉、苜蓿叶粉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的含量,在现蕾期高温干燥的条件下,苜蓿草粉的蛋白含量达20.35%,苜蓿叶粉的蛋白含量达25.15%,胡萝卜素含量可达238.7mg/kg。高温脱水干燥虽然生产成本较高,但能够满足市场对蛋白质饲料的需求,尤其适合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