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41.
正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深对沿湖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江苏省、市各级地方政府投巨资开展了关闭污染企业、农村河道清淤、太湖水体清淤、人工打捞蓝藻、放养水葫芦等工程项目,希望通过这些措施阻隔和切断太湖藻类生长所需营养盐的供应链,在短时间内扭转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深的局面,历经数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治理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权威部门的监测数据来  相似文献   
42.
连作地土壤处理对三七根腐病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三七连作地根腐病控制技术。应用现有农药按一定比例组配,对连作土壤和三七种苗进行盆栽和田间试验。复配剂Ⅱ型盆栽处理、田间试验和大田示范对三七苗期根腐病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80.68%、80.42%和62.28%。复配剂Ⅱ型处理连作土壤对三七苗期根腐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小麦、碗豆、油菜和三七等作物的调查采样和鉴定,初步明确了为害文山州冬季作物的蓟马种类有黄蓟马、八节黄蓟马和烟蓟马等6种,为进一步开展蓟马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中粳早丰9号是武进市稻麦育种场1983年用常规复合杂交的方法,经8代系统选育,于1987年育成。1997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在淮北、苏中稻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该品种1995年参加江苏省中粳淮北组中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8.7kg,糙米亩产541.6kg,分别比对照泗稻9号增产10.9%和14.0%,米质为本届中间试验唯一无心腹白品种。1996年在继续参加中间试验的同时,被推荐提前参加生产试验。1995~1996两年中间试验平均亩产633.5kg,比对照增产1…  相似文献   
45.
用50%消菌灵600、750、900g/hm2、和20%三环唑1500g/hm2防治水稻稻瘟病,药后14天调查防效分别为88.73%、86.67%、89.93%、88.57%。  相似文献   
46.
农产品加工是农业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农产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1.我国农产品精深加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能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的地位,是对生产、贸易和就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首要行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体现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国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作为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对象,无论是对解决“三农”问题,还是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英语水平已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接受社会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就我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高校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9.
苯醚甲环唑在三七中的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GC-ECD)检测,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在三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 及三七茎叶对其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三七植株中的半衰期为12.3~12.8 d;叶面施药后,其可被三七茎叶吸收并迅速向下传导至根部,且主要集中在须根中。苯醚甲环唑在三七不同部位之间的最终残留量存在差异,依次为花>须根>块根。于三七病害发病初期 (通常在三七开花前的营养生长期)施用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用量为有效成分67.5 g/hm2, 施药4次,间隔期为7 d,距最后1次施药后间隔28 d收获的三七块根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RQ)仅为0.21%,处于安全水 平。建议在使用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防治三七上的病害时,用药量为有效成分67.5 g/hm2, 最多施用3次,安全间隔期为28 d。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通过对三七免耕种植的定位研究,探讨三七根腐病发病过程中的菌群变化及其与三七根腐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三七根际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及种群结构均随着季节气温而变化,其消涨变化规律与三七根腐病高发期吻合,是诱发三七根腐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三七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中厌氧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的增加及其种群数量比例变化有密切的关联性,这三类菌群的数量及其比例变化是诱导三七根腐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土壤温度与根腐发病率没有直接的关联作用,但是温度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并导致三七根腐病的发生发展;根际土壤中好氧细菌数与厌氧细菌数比例及真菌与细菌总数比值可作为三七根腐发病及病害防治的预期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