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1篇
  103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红尾皇冠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红尾皇冠繁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难题,2005年在浙江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观赏鱼车间采用水族缸和室内水泥池进行了红尾皇冠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并进行了室外池塘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试验结果:红尾皇冠受精卵的适宜孵化水温为26~30℃,仔鱼在水泥池中经过1个月左右的培育,体长可达3 cm左右;室外池塘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可达90.10%,其中体长在9 cm以上的超过55%。试验结果证明,红尾皇冠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适合在室内可控条件下进行,而室外池塘适合于大规格鱼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2.
常熟市水体氮负荷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西  王延华  蔡祖聪  周伟  杨浩 《土壤》2018,50(4):674-680
为研究水环境变化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以常熟地区为例,利用ArcGIS10.0空间分析功能和SPSS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常熟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和水体总氮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常熟地区耕地和水域面积在持续缩减,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在增加;各土类状态指数(Di)大小依次为:建设用地林地草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占据的是耕地和水域,水域面积的缩减主要被耕地占用;耕地面积与水体总氮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959*,P0.05),说明种植型污染贡献比例在下降;林草地与水体总氮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建设用地与水体总氮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929*,P0.05),说明建设用地造成了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73.
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的沉积学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水库沉积物是有机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载体,与其他自然记录比较,它具有信息丰富、时间分辨率高、记录连续性好和覆盖面广等优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古环境/古气候的研究中,沉积物有机质分子的标志物研究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脂肪酸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与环境意义是目前研究热点。以沉积物为研究载体,采用文献荟萃的方法,探讨了脂肪酸及其单体碳同位素技术在有机质溯源、流域内植被的恢复和气候的反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脂类化合物在来源上存在重叠,脂肪酸的研究可以作为正构烷烃分子标志物研究的补充。与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联合应用,能够准确地对沉积有机质进行溯源,可以充分揭示保存在陆源脂肪酸中的气候环境信息,为指示气候和环境变化提供重要的线索。在重建区域性的气候和环境状况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该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黄精多糖脱除蛋白的最佳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蛋白脱除时间、三氯乙酸浓度、蛋白脱除温度、蛋白质浓度为自变量,以黄精多糖中蛋白脱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出黄精多糖蛋白脱除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白脱除时间40min、三氯乙酸浓度6%、蛋白脱除温度80℃、蛋白质浓度0.11mg/m L,在该条件下黄精多糖蛋白的脱除率为93.51%。  相似文献   
75.
国际水土保持研究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96—2015年水土保持文献数据为对象,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引文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以知识图谱的方式,梳理了国际水土保持研究的文献增量趋势、学科交叉和分布、作者和国家或地区的合作网络,以及水土保持研究的知识基础和热点关键词时间演进等内容。研究认为:国际水土保持研究文献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学科领域跨度较大,交叉融合较多;作者合作网络具有丰满的树状生长图结构,表现出较好的合作生态链;国家或地区合作网络紧密,部分国家或地区在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媒介联结作用;筛选的知识基础文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是水土保持研究的奠基性基础知识;突发性关键词的热点趋势变化为相关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及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6.
保水剂和聚天门冬氨酸复合材料对紫穗槐生长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保水剂和聚天门冬氨酸复合一体化使用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以盆栽紫穗槐幼苗为材料,通过6种复合配方测定紫穗槐的生长指标,应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因子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优复合配方以及探索其是否具有应用潜力。结果表明:最优复合配方为保水剂:聚天门冬氨酸=15:1,新梢直径、新梢高度、叶片数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11.5%、8.8%、7.8%、46.6%。经过因子分析,得出影响紫穗槐的第一因子为生长因子,第二因子为叶面积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1.75%,并对第一因子和第二因子的得分进行综合评判,得出保水剂和聚天门冬氨酸复合配方的生长效果优于对照,并明显优于聚天门冬氨酸(粉末)和聚天门冬氨酸(液体)复合配方的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77.
紫竹4种栽培类型出笋成竹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大径紫竹、一年紫、二年紫和三年紫等4种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栽培类型的出笋和成竹过程,比较了它们的出笋和高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紫竹4种栽培类型笋期为20~30天,其中大径紫竹出笋最早;高生长曲线基本为S形,高生长量与温度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8.
137Cs法估算宁镇山脉地区黄棕壤侵蚀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镇山脉地区的土壤主要是由下蜀黄土母质发育形成的黄棕壤,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植被覆盖坡坏严重,致使该地区长期以来遭受强烈的土壤侵蚀作用.137Cs示踪法是目前运用较多的一种有用工具,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估算中长期(50余年)以来的土壤侵蚀量.该研究采集了江苏省句容市某一小流域的土壤样品,利用137Cs技术首次确定了该地区土壤中的137Cs背景值为1 820 Bq/m2.并结合相关的非耕作土和耕作土的侵蚀模型,对该流域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该地区非耕作土壤侵蚀速率的大小依次为:次生林地稀疏马尾松林稀疏灌木林荒草地,耕作土壤侵蚀速率的大小依次为:菜地旱地水田.非耕作土的侵蚀强度多为轻度侵蚀,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耕作土的侵蚀强度为中度和强度侵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可以减轻土壤侵蚀速率.  相似文献   
79.
针对同步发电机模型参数中多个不可观测量的存在使得需要求解复杂的微分方程组对电机参数进行辨识,进而导致了辨识困难,提出了一种完全由可观测量表示的同步发电机辨识模型,即状态量均为由发电机出口电流、励磁电压、励磁电流以及功角,转速变量增量表示的可量测量,并基于该模型提出用直接积分最小二乘原理(DILS)来辨识发电机参数.这样既避免了复杂微分方程的求解过程,简化了参数辨识方法,又提高了辨识效率.辨识后,利用MATLAB进行算例仿真,通过实测曲线和辨识曲线的拟合表明了所采用的辨识模型与算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采用电Fenton法处理延长某油田采油废水时,各影响因素对废水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旨在为采油废水的处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先比较电Fenton法与Fenton法处理采油废水的效果,之后研究电流强度、H2O2质量浓度、H2O2与FeSO4物质的量之比、pH值和板间距等影响因素对采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比Fenton法相比,电Fenton法处理采油废水时的COD去除率明显提高;COD去除率随电流强度和H2O2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电流强度为1.5A、H2O2质量浓度为1 100mg/L时达到最大,之后继续增大电流强度和H2O2质量浓度则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当H2O2与Fe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1,30∶1,25∶1,20∶1时,随着FeSO4质量浓度的增大,COD去除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H2O2与FeSO4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25∶1,此时FeSO4的质量浓度为196.7mg/L。随着pH增加,COD去除率先增加后减小,最优pH值为3。随着板间距的减小,COD去除率先增加后减小,最佳板间距为10mm。【结论】获得了电Fenton法处理采油废水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