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7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64篇
  37篇
综合类   286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9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41.
果蝇卵巢管经固定和染色后的荧光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生物材料的荧光染色特性,开辟荧光组织学的新领域,以黑腹果蝇卵巢为实验材料,解剖取出雌果蝇的卵巢管,通过不固定直接压片、用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后压片及固定后再用不同染料染色后压片这3种方法处理后,分别在明场(白光)、绿色激发光、蓝色激发光和紫外激发光下观察、拍照。发现果蝇的卵巢管具有弱的自发荧光性,多聚甲醛可赋予卵巢管明显的荧光特性,固定后的标本经不同染料染色后荧光性分别出现不同的显著变化。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常规固定剂及染色剂可以分别赋予果蝇卵巢管中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各自不同的荧光特性,也可赋予细胞内不同物质成份以各自不同的荧光特性。不同固定、染色剂赋予生物组织细胞新荧光特性的研究在组织学中将会有重要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2.
不同成熟度的烟叶,其烟叶外观特征与烤后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烟叶外观特征适时采收,对确保烟叶成熟度具有重要意义。探明烟叶成熟过程中的外观特征变化规律,为烟叶采收时间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清甜香型烤烟品种云烟87、云烟121、AY17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打顶前4 d至打顶后11 d的下部叶、打顶后15~40 d的中部叶、打顶后40~65 d的上部叶表面颜色、主脉颜色、茸毛脱落程度、茎叶角度大小等外观特征进行观察测定,并对不同打顶后时间采收烟叶的烤后外观质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3个参试烤烟品种烟叶成熟过程中,下部叶打顶前叶尖、叶缘呈深绿色,叶面无黄色显现,茎叶夹角较小;打顶后叶尖、叶缘、叶面逐渐退绿变黄,主脉、支脉逐渐变白,茸毛逐渐脱落,随打顶后时间的推移,叶面变黄、主脉、支脉变白速度明显加快,叶面不同程度出现黄白斑块。2)中部叶打顶后15 d,叶尖、叶缘呈深绿色,叶面无黄色显现,主脉、支脉未变白,茎叶夹角较小;随打顶后时间的推移,叶面变黄60%左右,主脉、支脉变白2/3左右。3)上部叶打顶后40 d,叶尖、叶缘呈深绿色,叶面无黄色显现;随打顶后时间的推移,叶面变黄70%左右,主脉、支脉变白...  相似文献   
743.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大田棉花为对照(CK),与20年生扁桃树下间作棉花的产量、光合特性及土壤养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扁棉间作对棉花的产量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间作减少了单位面积株数、单位面积铃数和单株成铃数,进而影响到了子棉和皮棉的单位面积产量,扁桃树树冠内侧、树冠外侧2 m处的子棉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分别较对照递减了66.92%和42.78%.②扁棉间作改变了棉花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对照棉花的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都呈双峰曲线,而间作棉花的变化规律都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时间早晚与树影变化长度和方向有关.③扁棉间作降低了距离树干5 m处(垂直树冠外围附近)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含量,而对其他各处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大.说明扁棉间作系统中光合作用是决定棉花产量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44.
以二氢槲皮素的得率为指标,分别采用超声、微波和加热提取法(冷浸、温浸和回流等)从落叶松中提取二氢槲皮素。先后对提取溶剂的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共性因素及提取时间和能量强度等核心因素进行考察,3类方法中微波提取得率最高,可达0.116%,回流提取的累积得率可达微波法的95.9%,而超声提取的累积得率仅能达到微波法累积得率的55.2%。规模化生产可采用体积分数6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微波700 W提取2次,每次10 min或80℃回流提取3次,每次240 min。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尽管超声对植物细胞组织破壁或变形的机械效应较强,但二氢槲皮素的得率仍较微波和回流提取法低,二氢槲皮素的溶出主要是导致热效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745.
为了探讨西北旱区饲草作物节水灌溉新途径,在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干旱荒漠绿洲区大田进行了不同调亏灌溉模式下紫花苜蓿生长、作物系数及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茬不同调亏处理最终株高差异不显著,而返青期、分枝期土壤水分下限为55%田间持水量(θf)的水分亏缺有利于增加分枝数,而茎粗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的耗水强度总体趋势是随着供水量的增加而递增。作物系数(Kc)第一茬随生育阶段逐渐增大,全年Kc随茬次递减。第一茬土壤水分下限55%θf的控水处理,有利于后继茬次生长,保证全年总产量最高。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调亏灌溉是一种有效的灌溉方式,在民勤干旱缺水地区苜蓿第一茬土壤水分下限不应低于55%θf,第二、三茬土壤水分下限保持(55%~70%)θf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46.
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试材,于2006-2007年研究了常规措施下增施不同有机物对延边烟区烤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景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不同有机物可以使烟叶内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增加,类胡萝卜素类、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新植二烯等致香物质含量提高,尤以增施芝麻处理较高,致香物质总鼍达到1 154.66 μg/g.增施不同有机物处理相比较,以芝麻效果较好,其次为发酵后的豆浆,豆糁和小磨油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747.
丽水地区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丽水地区7个测站1971~2000年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研究了丽水地区的雷暴日数及其初、终日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0年来,丽水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较多,多年平均年雷暴日数7测站分布较均匀,年际变化大,年雷暴日数有减少的变化趋势;一年12个月都有可能出现雷暴,其中雷暴多集中出现在4~9月份,以7月份出现最多,1月份出现最少。  相似文献   
748.
通过对118个枣品种叶片、枣头、二次枝、枣吊、花等表型性状的调查研究,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明确各品种间的表型变异丰富度及遗传多样性。变异分析表明:各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94%~63.34%,平均变异系数为20.60%,各器官变异大小为花表型性状>叶片表型性状>枣头表型性状>枣吊表型性状>二次枝表型性状。在叶片描述型性状多样性分析中发现Shannon-wiener指数为0.76~1.70,Simpson指数为0.32~0.61,大小与Shannon-wiener指数排列一致,顺序为叶基形状>叶尖形状>叶片形状>叶缘形状>叶片光泽 >叶片颜色>叶片状态。相关性分析中得出多对极显著性相关关系,较为清晰地体现出各器官和各组织间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得出6个主成分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75.64%,说明该6个主成分能够代表118个枣品种的大部分信息;结合主成分特征向量绝对值大小发现叶片长、宽、叶面积、二次枝长节间度、枣吊叶片数、花序花朵数、花序数对枣种质资源具有较强的描述能力,可以作为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聚类分析将现有种质分为6个大类,同一类别共性明显,不同类别差异较大,除第6类山东大柿饼外其余类别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构成。  相似文献   
749.
施用生物质炭和生石灰对连作辣椒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生物质炭和生石灰对连作辣椒生长的影响,以辣椒为材料,采用大田方式,设置8个处理,即对照处理(不加任何生物质炭和生石灰的辣椒连作土,CK);单施生物质炭处理(1.5 kg·m-2,T2);生物质炭+生石灰处理(1.5 kg·m-2生物质炭+0.15 kg·m-2生石灰,T3;1.5 kg·m-2生物质炭+0.225 kg·m-2生石灰,T4;3.0 kg·m-2生物质炭+0.3 kg·m-2生石灰,T5);单施生石灰处理(0.15 kg·m-2生石灰,T6;0.225 kg·m-2生石灰,T7;0.3 kg·m-2生石灰,T8),研究各处理对连作辣椒生长指标、果实特征及产量疫病发病率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辣椒连作土壤中添加适量的生物质炭和生石灰能够显著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改善辣椒根际土壤环境。单施生石灰或生物质炭对辣椒的各项生长指标促进效果差异较大,而适量的组合施用生石灰和生物质炭处理(T4)的辣椒株高、茎粗以及壮苗指数总体上高于其他处理,对辣椒生长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单施生物质炭处理(T2)并不能显著增加辣椒植株的鲜重和干重,而单施生石灰处理后随着施用量的增加会表现出抑制作用。T4对辣椒植株鲜重和干重增加效果明显,定植90 d时,辣椒地上部干重和鲜重、辣椒根系干重和鲜重分别增加了21.34%、21.34%、14.40%、13.34%;同时,辣椒的单株产量和总产量较CK均增加了23.37%,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施用生物质炭和生石灰能够显著降低辣椒疫病的发生率,与CK相比,T5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最低,分别为8.33%和3.47,对病害的控制作用最显著。施用生石灰和生物质炭对辣椒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各处理对土壤pH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在6.3~6.8之间。本研究结果为缓解辣椒连作障碍及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50.
【目的】研究环剥后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改善枣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a生灰枣为对象,测定环剥后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含量的变化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1)灰枣环剥和对照的果实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其积累随着果实的发育总体呈上升趋势。环剥明显提高了灰枣果实果糖、葡萄糖和果实发育后期的蔗糖含量。果实成熟期蔗糖显著高于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灰枣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2)环剥有助于提高环剥口愈合前(7月15日)果实内中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的活性。果实全红期至实成熟,环剥处理果实的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是环剥处理果实蔗糖含量高与对照的主要原因。【结论】环剥有利于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SSs活性对环剥处理果实的蔗糖代谢起主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