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布鲁氏菌病是国家二类动物疫病,2004年将布病纳入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计划,每年5月和11月对乳用牛羊及重点地区牛羊进行两次集中监测,布病检测工作主要在兽医实验室完成。本文对适合兽医实验室操作的布鲁氏菌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2.
虫蚀严重影响大米的品质。目前一般使用目测方法检测虫蚀粒,人为因素太多。为此,给出一种基于形状特征的检测方法。首先,对虫蚀米粒图像按Freeman链码方向提取边缘点坐标;然后,求这些相邻点坐标的向量夹角,对得到的夹角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求出其均值、方差、三阶矩和熵值等特征;最后,利用这些特征值,运用Fisher分类器识别出虫蚀粒。实验表明,大米虫蚀粒的正确识别率为95.65%。  相似文献   
23.
为揭示滇青冈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研究了滇中地区滇青冈地上部挥发物对小麦种子及其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滇青冈茎叶的质量和其在空气中放置的时间对小麦种子萌发率,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其幼苗生长的部分指标(根长、苗高、根数目、幼苗鲜重和干重)都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滇青冈茎和叶在空气中放置时间的延长,其挥发物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其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不断减弱,而滇青冈茎叶质量的增加,其挥发物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其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未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
杨红卫 《湖南林业科技》2004,31(4):65-66,74
铁山库区环境治理影响深远。在对林业生态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认真调查基础上进行效益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工程实施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对比试验了北京新禾丰肥料和新疆垦区常规施肥在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式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新疆垦区,施用新禾丰肥料的膜下滴灌水稻在根系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收获产量以及主要产量构成因子均显著高于目前新疆常规施肥处理。此外,新禾丰肥料施肥量显著低于常规肥料用量,对土壤及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皱叶荚蒾(Viburnum rhytidophyllum)进行引种栽培试验,观察其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对观赏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皱叶荚蒾能够在华北石油任丘矿区正常生长、开花、结果;病虫害较少;移栽成活率高;在华北石油任丘矿区表现良好,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栽植应用。  相似文献   
27.
息县是河南省信阳市小麦主产区,为克服小麦的生长的不利因素,提高小麦单产与质量,不断探索 总结小麦栽培管理关键技术,为息县小麦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8.
新疆属于中国西北相对高寒地区,冬夏时间较长,春秋则较短,绵羊自然发情配种普遍在7~10月,一年一产。为了提高养羊效益,实现绵羊养殖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配合兵团《牛、羊繁育新技术示范与应用》课题的开展,笔者在绵羊非繁殖季节利用人工诱导技术对后备母羊进行人工配种,结果经技术处理后的母羊受胎率及繁育率等性能指标与繁殖季节比较效果较好,现就绵羊诱导发情繁育技术的示范情况报到如下:  相似文献   
29.
针对二维Otsu自适应阈值算法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采用二维直方图投影到对角线得到一维阈值的方法,消除二维自适应阈值算法中的冗余计算,从而提高了计算速度.为此,将该方法应用于粮食颗粒图像分割中.实验表明,该算法在计算时间上远小于原始二维Otsu算法.  相似文献   
30.
以地石榴为试材,采用乙醇回流法从地石榴雌雄植株中提取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以地石榴总黄酮提取率为指示,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地石榴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地石榴雄、雌植株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1.167%和1.147%,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值为0.84%。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较高,精密度好,可作为地石榴中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