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SOE-PCR技术获得PstS基因全长并克隆到pColdⅠ,将重组表达载体pCold-PstS转化进BL21(DE3)后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PstS,将其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兔抗血清,提取鸡毒支原体总蛋白、膜蛋白和胞浆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分析PstS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stS基因长度为1 065 bp,其蛋白在氨基酸9~31之间存在跨膜区,pCold-PstS经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蛋白PstS(存在于细胞膜和胞浆中),其约43 ku并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PstS蛋白是鸡毒支原体膜表面的免疫原性蛋白,可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正你可能对不少植物的花、果、叶很熟悉,但这些植物的种子长啥样,你知道吗?种子是高等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繁殖传播单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以及中药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植物学严格意义上的种子,由成熟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来:卵受精后发育为胚、极核受精后发育为胚乳、珠被发育为种皮。有些植物,胚珠以外的组织也参与传播单位的形成,传播单位其实是果实  相似文献   
23.
24.
2017—2018年山东省奶牛场犊牛腹泻相关病毒病原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东省奶牛养殖场中引起犊牛腹泻相关病毒的流行情况,2017—2018年,在全省13个地区51家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采集624份犊牛腹泻病料样品,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肠道病毒(BEV)、牛冠状病毒(BCoV)和牛轮状病毒(BRV)PCR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以及显著性差异分析(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显示:BVDV、BEV、BCoV、BRV个体检出率分别为34.58%、11.78%、8.84%、17.70%,群体检出率分别为47.83%、38.89%、35.71%、33.33%,BVDV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病毒(P<0.01),且有流行加重趋势;鲁西北、鲁中、鲁西南、半岛地区4种病毒的检出率有差异,其中鲁中地区的BVDV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P<0.01)。结果表明,BVDV、BEV、BCoV、BRV 4种病原在山东省奶牛场中流行广泛,以BVDV流行最为严重,尤其是鲁中地区,且有流行加重趋势,成为导致奶牛场犊牛腹泻的主要病毒性因素,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与净化。本检测初步摸清了山东省不同地区引起奶牛犊牛腹泻相关病毒的感染情况,可为山东省制定奶牛腹泻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5.
牛支原体是一种主要引发牛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病原,鉴于其所致病例临床病变与我国已消灭疫病牛肺疫非常相似,该类疫病的快速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实验针对贵州省疑似牛肺炎病例进行快速病原检测与目的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从临床病例组织样本中扩增到大小约265 bp的TU基因目的片段,与预期结果相符;序列测定与分析显示,所扩增TU基因序列与牛支原体国内外分离株序列同源性高、亲缘关系近。实验结果表明,本次疫情为牛支原体感染所引起,为疫病防控提供了确切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pcDNA3.1-TBP30-Hsp70融合表达质粒对小鼠细胞免疫应答影响,本试验构建了绵羊肺炎支原体pcDNA3.1-TBP30-Hsp70融合表达质粒。用已构建的pMD19T-P30和pMD19-Hsp70质粒为模板,采用基因定点突变(SDM)原理设计引物,应用SOE-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定向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质粒pcDNA 3.1(+)-TBP30和融合重组质pcDNA3.1(+)-TBP30-Hsp70。使用pcDNA3.1-TBP30、pcDNA3.1-TBP30-Hsp70、pcDNA3.1(+)和Elution Buffer对小鼠进行免疫,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干扰素-γ(INF-γ)分泌水平。结果显示,pcDNA3.1-TBP30-Hsp70酶切后可见大小分别约为1 413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和5 400 bp的载体条带。与空白对照组和pcDNA3.1(+)组相比,免疫重组质粒组均可引起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NF-γ、IL-2和IL-4分泌水平的增强,与空白对照组和pcDNA3.1(+)组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而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pcDNA3.1-TBP30和pcDNA3.1-TBP30-Hsp70组小鼠血清IL-2、INF-γ和IL-4终分泌量增加,表明重组质粒组可刺激小鼠血清中IL-2、INF-γ和IL-4的变化,并且在时间上都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规律。本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DNA3.1(+)-TBP30-Hsp70免疫小鼠后,IL-2和INF-γ分泌水平的升高,增强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而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影响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分泌,从而提高机体细胞免疫能力;IL-4分泌水平升高,促进机体Th2向Th1分化,维持Th1的优势状态,增强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本试验结果为绵羊肺炎支原体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
杨美 《湖南农机》2004,(1):37-37
下坡时若一味依赖脚刹车的话,制动效果会大大减弱。这是因为刹车鼓动轮及刹车垫长时间和刹车闸瓦摩擦,产生热量传递给刹车油致使刹车油沸腾所引起的一种现象,称作减弱现象。当产生这种现象即刹车效果变弱时,应将车驶停路边至少休息10分钟。待摩擦热释放后,脚刹就会回复正常的制动效果。如果在下坡途中脚刹完全失灵,应果断地采用其他途径紧急刹车。操纵变速杆由高挡转为低挡,进行强制减速,最后运用手刹停车,不要上来就先拉手刹,车速未减时,手刹易拉断。假如上述方法不能凑效,最后的办法是利用路旁的护栏或树木与车侧擦撞而迫使车子停下。下坡…  相似文献   
28.
为了建立一种能在临床上快速鉴别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野毒和弱毒疫苗毒的检测方法,试验在对多株CSFV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后,选择特异保守区域设计2对引物构建CSFV强弱毒株双重RT-PCR方法,优化其退火温度,并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双重RT-PCR方法能从CSFV弱毒疫苗毒和临床野毒株基因组中扩增出大小分别为447 bp和343 bp的特异性基因片段;最佳退火温度为55℃;应用该方法分别对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弱毒疫苗毒、猪口蹄疫病毒(FMDV)灭活疫苗毒、猪乙型脑炎病毒(JEV)弱毒疫苗毒总RNA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灭活疫苗毒、猪细小病毒(PPV)灭活疫苗毒、猪圆环病毒(PCV)灭活疫苗毒的总DNA进行检测,均未见特异性条带,特异性好;对CSFV疫苗弱毒的最低RNA检出量为6.28 ng,敏感性高;对临床混合感染病料进行检测,能同时或单独检测到CSFV强毒和CSFV弱毒疫苗毒核酸。说明试验建立的双重RT-PCR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用于CSFV强弱毒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29.
不同硼水平对双低油菜华双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中油821(双高品种)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硼水平对甘蓝型双低油菜华双4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看出,两个油菜品种在缺硼条件下,施硼量从B 0.3 mg/kg增加到B 2.5 mg/kg时,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籽粒产量显著增加,但增加到B 5.0 mg/kg时,每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籽粒产量显著降低,硼过量影响产量建成。在硼缺乏和硼过量条件下,华双4号的减产程度均高于中油821,表明双低优质油菜华双4号对缺硼和硼过量的反应较常规双高油菜中油821敏感。硼缺乏或过量时,两个品种籽粒含油量和油酸含量均表现降低的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本试验的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硼肥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大于对品质的影响,而高产优质品种更应注重硼肥的合理施用;我国栽培油菜的土壤有效硼的适宜浓度可以提高至B 1.0 mg/kg,但硼肥的安全施用应当控制在土壤有效硼含量为B 2.5 mg/kg以下。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