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0篇
  4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明确云南不同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及种群间的差异,为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解析草地贪夜蛾的环境适应机理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法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保山市隆阳、昆明市石林、红河州开远4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进行分离培养,结合形态学及16S rDNA测序方法进行细菌种类鉴定。【结果】从云南4个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共分离获得27株形态、颜色和大小各异的细菌菌株,27株细菌菌株分属4门9科12属19种,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优势菌属为厚壁菌门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其中,澜沧、石林、开远和保山种群分别分离到3门4科6属8种共9株细菌、3门5科6属6种共6株细菌、2门3科4属5种共5株细菌和3门6科6属6种共7株细菌;4个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内均存在肠球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细菌;4个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705~1.277、0.969~1.381、0.615~0.635及0.602~0.753。【结论】云南4个不同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内可培养细菌较丰富,不同地理种群肠道细菌多样性存在差异,但优势菌均为厚壁菌门的肠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对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群落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通过对云南省弥渡县四季豆西花蓟马的危害情况进行研究,为四季豆西花蓟马的防治提供依据。为了更加了解西花蓟马在四季豆叶片上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8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回归方程对四季豆叶片上的西花蓟马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了花期和成熟期以及叶片在绿色和浅绿色两种生长情况时,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四季豆叶片上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型;成虫主要分布在四季豆上部,若虫分布在下部;若虫数量在各个时期均多于成虫数量,成熟期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普遍高于开花期叶片上的种群;绿色叶片上的种群数量要多于浅绿色叶片上的种群数量。四季豆西花蓟马呈聚集分布,在田间防治四季豆西花蓟马时,应该注意对若虫以及绿色叶片上的蓟马进行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33.
杨灵  王青秀  杨航  师泽晨  苏立恒  吴霆  林蠡  邹娟 《水产学报》2022,46(7):1235-1245
脆度是脆肉草鱼品质重要检测指标之一,过度脆化的脆肉草鱼会出现溶血、缺氧和一些器官的病变。为研发出一种检测脆肉草鱼脆度的方法,实验提出一种基于拉曼光谱技术检测脆肉草鱼脆度的方法。首先,通过对不同脆化时间的脆肉草鱼拉曼光谱进行PCA分析,结果显示,拉曼光谱能够应用于不同脆化时间脆肉草鱼脆度鉴别。肌肉总蛋白质结构中的α-螺旋随着脆化时间增加而减少,β-折叠随着脆化时间增加而增加,无规则卷曲在脆化初期变化较大,脆化后期变化不明显。其次,采用SG、SNV、MSC和Normalize这4种方法预处理拉曼光谱数据,发现Normalize的预处理效果最好,预测集RMSEP为2.33,R2P为0.73。再次,采用PLSR、SVR和BPNN方法建立脆肉草鱼脆度与拉曼光谱信息关系模型,预测集RMSEP分别为2.33、2.26和1.96,R2P分别为0.73、0.78和0.83,其中BPNN预测模型效果最好。研究表明,采用拉曼光谱技术和Normalize-BPNN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检测脆肉草鱼脆度。本研究将为脆肉草鱼脆度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4.
以串珠镰刀菌、瓜果腐霉等7种病原菌为供试真菌,用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对白丁香和大叶黄杨提取物的离体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O.1g/mL时,白丁香乙醇提取液对7种供试病原菌菌落和菌丝生长量的抑制作用强,抑菌率分别在60%和79%以上。大叶黄杨乙醇提取液对7种病原菌菌落和菌丝生长量的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分别在55%和58%以上。  相似文献   
35.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要作为一项工程来建设,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此项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安福是一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南方典型的山地丘陵县。在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中,为确保生物防火林带工程的顺利实施,安福县做到: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严格实施,有计划地逐步展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森林火灾发生的常规现象,认真分析,总结经验。目前安福县生物防火林带选用的主要树种是木荷以及油菜、桤木等抗火、耐火特强的植物,在森林边缘和大面积森林分隔处、在容易起火的田林…  相似文献   
36.
5龄饷食后分别给家蚕添食一定浓度的豆浆和蔗糖,以全叶清水添食为对照,调查家蚕在全叶和缺叶条件下添食对产茧量、茧质、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叶情况下,添食蔗糖没有明显增产效果,但可以提高茧质。在缺叶30%情况下,添食蔗糖的蚕茧产量比对照降低17.67%,但茧质没有降低,饲料效率提高17.65%,50kg 桑产茧提高17.19%。在缺叶在缺叶30%和40%情况下,添食豆浆,蚕茧产量比对照分别降低61.05%和78.24%,对蚕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均有良影响,但茧质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37.
以不同播种比例(2∶1、5∶2、3∶1、7∶2和4∶1,分别用1,2,3,4,5表示)及播种方式(间行和同行,以A、B表示)下的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和根茎型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Qingshui)混播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建植第2年混播草地草产量、相对密度(RD)、相对产量(RY)、相对产量总值(RYT)及竞争率(CR)进行研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揭示混播比例及播种方式对种间关系的影响,进而确定黄土高原区老芒麦和紫花苜蓿混播的最适混播比例及播种方式。结果表明:混播草地的年草产量在豆禾比1∶2同行混播组合下最高。RYT无论第1茬还是第2茬均以A3组合最高且RYT>1,混播的两种牧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竞争,存在生态位分离。灰色关联度分析得豆禾比1∶2同行混播下紫花苜蓿的综合种群优势较好;豆禾比1∶4间行混播下老芒麦综合种群优势较好。在黄土高原区紫花苜蓿和老芒麦1∶2同行混播较适宜。  相似文献   
38.
一株侵染草地贪夜蛾成虫的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一种全球性重大玉米害虫,于2019年入侵我国云南。2020年8月,从云南省大理弥渡西庄村玉米田采集被虫生真菌感染的草地贪夜蛾雌成虫,经在室内分离培养,结合病原菌分生孢子与菌丝等形态及ITS序列相似性分析,确定感染草地贪夜蛾成虫的真菌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编号为SHL-2020。经生物测定,该菌对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均具有较强的侵染致病作用。用该菌1×10~8个/mL分生孢子菌悬液接种处理后第7天时,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0.0%和86.7%。以上结果表明,从罹病草地贪夜蛾雌成虫上分离获得的球孢白僵菌SHL-2020菌株对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该研究为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方法:将金银花用50%乙醇提取,石油醚萃取后取水相,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建立小鼠尾静脉注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模型检测其对小鼠体内的保护率,并采用比色法研究其对细菌体内琥珀酸脱氢酶(SDH)比活性的影响。结果: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5.6 mg/mL和31.2 mg/mL,能降低小鼠人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金银花能极显著降低细菌体内SDH比活性(P<0.01)。结论: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作用,其抑菌作用是通过降低SDH比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0.
水稻冷害是一个长期威胁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概述了水稻冷害的危害性及冷害的类型和发生机理,并对国内外水稻耐寒育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详细回顾与总结,从几个方面重点阐述了中国水稻耐寒育种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结合水稻耐寒育种目前存在的局限探导了未来发展的策略,最后提出了今后在水稻耐寒育种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